下一代航母浮出水面 美俄未來航母會是啥模樣?--24小時滾動新聞--人民網
人民網>>24小時滾動新聞

下一代航母浮出水面 美俄未來航母會是啥模樣?

2012年12月22日07:04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美國最新“福特”級航母示意圖

“美國”級大型兩棲攻擊艦

  俄羅斯軍工專家宣稱的未來航母可能搭載空天戰機,這意味著科幻電影裡的場景變為現實。

  航母是國之重器,技術復雜,造價高昂,發展航母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目前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等國家擁有航母,中國是第10個航母擁有國。日本、印度以及越南等國也在為步入航母國做著各種努力。

  但是,截至目前,世界上能自行設計、建造現代化大型航母及全系列多種型號艦載飛機的國家,隻有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實際上都已開始發展新一級航空母艦。

  綜合《光明日報》、新華軍事報道

  新一輪

  “航母熱”

  為艦載機設計航母

  讓航母適合艦載機

  談到未來航母,讓我們先從艦載機說起。進入21世紀,艦載飛機的發展形成新一輪熱潮。美英法俄等國有多型艦載飛機正處於預研、設計、生產、升級等不同階段,涵蓋多用途戰斗機、攻擊機、預警機、電子戰飛機等多種類型。

  今年11月26日,世界上第一種無人戰機X-47B驗証機進駐“杜魯門”號航母,進行為期3周的測試。美海軍計劃讓X-47B與新型航母“福特”級首艦“福特”號同時服役。搭載X-47B后,10萬噸級航母載機總數可達150架。

  去年10月26日,美國第五代戰機F-35B在“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首艦“黃蜂”號上完成了為期3周的海上測試。“黃蜂”號排水量4萬噸,艦長257.3米,飛行甲板長250米,寬32.3米,約相當於中小型航母。為滿足F-35B起降要求,“黃蜂”號起降甲板鋪設了陶瓷和鋁絲編織結構的熱離子涂層,提高了甲板耐熱性、耐蝕性。兩架F-35B完成了72架次起降,總飛行時間28個小時。此次測試是F-35B上艦三階段測試計劃的第一步,第二階段測試將於2013年展開。

  值得關注的還有,今年1月27日,日本海上自衛隊新一級直升機驅逐艦22DDH開工建造。該艦長248米,寬38米,滿載排水量2.7萬噸,飛行甲板直通,表面鋪設耐高溫層,最大起飛質量30噸,而F-35B的最大起飛質量為27噸。

  22DDH安裝了現代大型航母使用的舷側升降機,而不是以往“日向”級採用的影響固定翼艦載機起降的舷內升降機。22DDH最多可搭載8架F-35B,與小型航母無異。這是日本為今后設計建造真正意義上的航母做技術和使用經驗儲備。6月29日,日本防衛省宣布,已就購買首批F-35飛機與美國簽訂了合同,2016年前交付,購買總數達42架。

  新型航母尚未建成,艦載飛機測試加速,從中折射出的深層次信息很豐富。可以確定的是,新型艦載飛機將帶來未來航母作戰使用方式乃至戰爭模式的改變,拓展新的戰略思維空間,並對未來航母發展理念和設計產生深遠的影響。

  這同時讓人思考一個問題:是為艦載飛機設計航母,還是讓航母適合艦載飛機?雖然兩個問題密不可分,但也可以看出一條清晰脈絡,就是航母的發展要受艦載飛機發展的牽引。航母基本功能是作為飛機搭載平台,其作戰效能通過艦載飛機實現。

  “21世紀航母”:美國“福特”級新一代航母

  美國最新一級航母首艦“福特”號已於2008年9月開工,計劃於2015年服役。次艦“肯尼迪”號於2011年2月開工。“福特”級將取代“尼米茲”級和“企業”號,是當之無愧的“21世紀航母”。

  從“福特”號的一些技術特征,可以窺見未來航母發展的主要趨勢:

  第一是無人戰機上艦。無人戰機大大增加了航母的打擊能力和距離。無人戰機將改變未來海空作戰模式,並對世界軍事戰略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美國海軍在加速研制、試驗和部署艦載無人作戰空中系統,無人戰機在艦載飛機中所佔比重將持續上升。

  第二是艦載飛機隱身化。F-35C、F-35B等按隱身要求研制的飛機將成為21世紀艦載飛機的主流。F-35是史上第一種量產服役的隱身艦載機,標志著美國海軍航空兵進入隱身時代。“福特”級搭載F-35C后,在高強度作戰中,可在5∼7個晝夜內每天出動220架次﹔在中等強度作戰中,可在30個晝夜內每天出動180架次,打擊1500個目標。

  第三是電磁彈射。航母執行任務的多樣性是通過種類型號眾多的艦載飛機實現的。保証艦載飛機出動頻率和架次是提高航母戰斗性能的關鍵,這對起飛彈射器提出了較高要求。電磁彈射器推力輸出可以精確控制,能交替彈射幾噸到幾十噸的無人機或有人機。“福特”號安裝的4部電磁彈射器日均彈射160架次,峰值達270架次,這是傳統蒸汽彈射器無法做到的。

  第四是新概念武器。航母是高價值武器平台,“福特”號的造價就近150億美元,而變軌及分導式反艦彈道導彈和超高聲速反艦巡航導彈給航母帶來極大威脅,除依賴編隊艦艇和艦載飛機外,航母本艦反導能力必須更強,這隻有通過新概念武器才能實現,如電磁軌道炮、激光武器、高能射線武器等。電磁軌道炮射速達2.5公裡/秒的炮彈可摧毀340公裡遠的來襲目標,防御半徑大大超過現有近防系統。

  “美國”級兩棲攻擊艦=中小型航母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美國海軍現役航母全部是排水量在8萬噸以上的大型航母,但其新一級“美國”級大型兩棲攻擊艦“美國”號已經於今年6月下水,排水量4.5萬噸、搭載F-35B的兩棲攻擊艦,無異於中小型航母。

  F-35B上艦使數量眾多、功能多樣、造價相對低廉、部署靈活的兩棲攻擊艦可以替代航母,作為機動靈活的戰役和戰術級遠程打擊力量和前沿部署兵力。通過這樣的“高低搭配”策略,美國海軍兵力構成更為合理。

  “能在所有戰場空間執行任務”

  俄羅斯未來航母或搭載空天戰機

  2011年10月,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總裁羅曼·特洛琴科表示,俄未來航母技術方案已經確定,排水量8萬噸,2018年開工,2023年建成。今年2月9日,俄前海軍司令弗拉基米爾·維索斯基表示,2014年前將完成新型航母研制,2020年后開工建造。

  維索斯基聲稱,新型航母將“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航母,將會“超越現有航母一步”,既不會是“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的改進型,也不會是“企業”號,更不會是“明斯克”號、“基輔”號那樣的航母。

  維索斯基透露,傳統意義上的航母隻能在空中或低軌太空戰場空間執行任務,而新型航母將“能在所有戰場空間執行任務”,“我們將前進一大步”,“新型航母主要搭載空天飛行器,因為制天權和制空權實際上決定了制海權。”

  軍事專家判斷,“能在所有戰場空間執行任務”,可能體現在航母將搭載空天飛機。

  去年2月,俄羅斯軍事空間事務負責人宣布,為應對美國空天飛機——X-37B的挑戰,俄羅斯正在發展一種小型、機動性強、可重復使用的空天飛機。早在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實施過“螺旋”計劃,研制了單座軍用空天飛機,可作為航天轟炸機、偵察平台、天載武器平台、截擊機,制造了軌道驗証機並進行了多次飛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空天戰機上艦,是航母平台“質”的飛躍,稱得上“超越現有航母一步”。俄(蘇)制武器系統設計的大膽創新和獨樹一幟已成傳統,俄羅斯是否會造出人類史上第一艘“航天母艦”,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廣州日報)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