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东门商业步行街仿古建筑与现代商厦结合成为一大特色
东门到夜晚仍然人头攒动
珠三角步行街
寻踪 2
深圳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慧慧 陈骁鹏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东门步行街是深圳历史最为悠久的商业区。早年东门商业街主要是小摊小贩在经营,经营的商品也是以低档为主。而今,东门商业街已经成为集购物、休闲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新型步行街。东门老街,是现代化深圳的历史见证,是深圳杂合商业文化的样本,甚至还是深圳的根。
地位:
商家必争之地
东门商业步行街区,北至立新路,南至深南路,东到东门中路,西至新园路,总建筑面积达80万平方米,日均人流量50万人次,年营业额超过200亿。数以万计的商铺密布其间,各式各样的建筑比肩林立。长期以来,“东门”已成为深圳商贸业的一面旗帜。从凌晨至午夜,这里始终是人声鼎沸,万头攒动,成就了这个深圳人气最旺的传统商业区。因此老东门历来就是商家必争之地,众多的商家为老东门独特的商业魅力所吸引,形成了东门买卖两旺的局面。
处于罗湖区中心地段的东门步行街,离罗湖口岸、深圳火车站仅一公里,从建设路可以直通东门步行街的南入口。从香港过来的客人都喜欢到东门购物。据调查,到东门观光购物的顾客中有35%是香港人,他们传统的购物习惯和较强消费能力以及对东门物美价廉商品的情有独钟,成为东门极具实力的消费群体。2004年12月,深圳地铁通车,老街站出入口直接接驳东门步行街区多个入口。“地铁一响,黄金万两”,东门商业从此如虎添翼。
值得一提的是,罗湖区政府允许香港人在东门个体经营商铺,促进了大量香港人投资东门商铺,提高了东门商铺价值,并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随着通关越来越便利,港人来深购物有增无减,使之成为东门经济发展的动力。
目前,在老街混合了几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吸引学生仔的小商品店铺,所卖的都非名牌;第二层次是以外贸、批发为特征的比如白马服装;第三层次就是以茂业百货、太阳百货、天虹商场为代表的高端品牌商业。由此老街面向广大工薪阶层和旅游者形成了高、中、低档次相结合的混合式商业格局。
现状:山寨低端吸引后生仔女
狭窄的风情小街、陈旧的岭南角楼、熙熙攘攘的岭南墟市。东门老街还有一特别景致:由各个小铺面组成的宝华楼,堪称一绝。人在楼中行,闷热难当,极易中暑。逛街的女人,总是将手袋小心抱在怀里,生怕被人偷去。
100元钱在深圳其他地方的用途或许很少,但在东门老街却会很“经用”。在白马选购服装,在宝华楼挑选小饰品;在麦当劳吃快餐,在华城喝牛杂汤。杨小姐在东门一家酒楼上班,她说自己买衣服一般都在东门。“这里门店和种类非常多,价格也不高,还可以还价。我们这些普通的消费者可以承受得起。”当记者问及其对东门的印象时,她说:“人多、车多,现在交通比以前更拥挤了,如果不是商场价格战,很多人都不想来这里,特别是有钱人。”
工作刚两年的朱磊告诉记者,以前上学的时候经常到东门老街来,除了购买电影光碟外,还会到球衣专卖店添购球衣,加印背号或名字也只要三分钟,但这全都是仿冒的,而且球衣全都不会加印NIKE或ADIDAS等商标图样,走在路上一看便知是假货。
忧患: 档次和停车问题亟待改变
东门商业步行街区管理办公室主任万里江告诉记者,目前,东门老街由于历史原因和自身环境质量的老化,也存在着规划和建筑无序、市政设施、公共空间严重缺乏、违章建筑错落其间、商业业态不健全、小摊小贩随处可见的现象,形成了“脏、乱、差”和治安隐患的焦点地区。种种弊端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与深圳总体形象形成巨大反差,因此“老东门”已经到了非改造不可的地步。
此外,万里江也指出,东门步行街还存在车辆“进来难、停不住、出去难”的问题,东门步行街的车位不足,而且还没有旅游大巴的停车位。
档案
东门老街形成于明代中期,又叫“深圳旧墟”,地处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以北,以现今的东门中路、人民北路、解放路、湖贝路等。民国期间形成“深圳新墟”。1950年,改墟为镇,深圳老街正处在深圳镇的中心。先有深圳墟,后又成了深圳镇,今天的深圳市就是由此而得名。
张慧慧、陈骁鹏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