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运动危险慎玩!--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极限运动危险慎玩!

2012年11月17日14:56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文/非鱼 图/全景

  成功挑战3.9万米高空跳伞的奥地利人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就是2007年强行从当时号称“世界第一高楼(508米)”的中国台湾101大楼一跃而下,挑战低空跳伞活动的那个人,也是在背后捆绑碳纤维翅膀以滑翔方式飞越英吉利海峡的“第一飞人”。今年10月15日,他又从距地面高度约3.9万米的氦气球携带的太空舱上跳下,并成功着陆,创造了世界最高跳伞纪录,再次名声大噪。

  尽管鲍姆加特纳有着2500次的跳伞经验,他的这次超音速高空跳伞挑战仍让全世界无数人心悸。当然,这就是极限运动的魅力———玩的就是心跳。但向往极限运动的你,还是应该了解一下这些运动有多危险,未经专业训练,切勿轻易尝试。

  ●高空跳伞风险高

  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这次的3.9万米高空跳伞,下落速度最高已达到每小时1342公里,因此他也被称为“首位超音速自由落体的跳伞运动员”。他当时是乘坐一个巨大氦气球上的封闭飞行舱升空,再穿着装有降落伞和供氧装置的多功能跳伞服从高空跳下的,他说:“刚跳离飞行器时,我的身体便失去了控制,没有办法保持平衡。在打开降落伞之前,我经历了数分钟的自由落体飞行。”这个过程中,如果他出现任何意外,都只有一个结局———死亡。因为高空跳伞本身就是一项高风险运动。

  首先,在高空低气压环境下,高空跳伞运动员都会出现一种叫做“平转”的情况,也就是在水平面上不停旋转。想象一下,如果跳伞运动员不能控制身体的水平旋转,那么他可能会被转得失去意识,同时血液也会向他的四肢和大脑冲去,甚至可能会冲到眼睛里,导致暂时性失明。更糟糕的情况是,一旦血冲上大脑,可能会导致脑出血或者凝血。

  其次,鲍姆加特纳当时身穿的特制的多功能高空跳伞服还在测试阶段。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密切关注这一高空跳伞计划,是因为他们希望研制出未来火箭飞船上的逃离系统,让那些职业宇航员们用来“太空逃生”。这种服装必须要有抗压、供氧、保温等多种功能。因为高空空气稀薄,气压极低,如果没有保护措施,人体内的血液在那样的高空很容易形成泡沫,又叫“血液沸腾”,而一个小小的泡沫已足以阻止血液流入主动脉,这也是致命的危险。当人体快速下降到一定高度时,突然的减压也可能使肺部急速胀大,直至破裂。1960年,另一位挑战者约瑟·W·基廷格从31133米高空跳下时,曾由于手套增压失败,导致着陆后整个手肿了两倍。而且在空中每上升1000米高度,温度会下降6℃,也就是说,在3.9万米高空,温度大概是零下23℃。当他快速下跌时,他还可能会经历零下56℃的低温。这样低的温度下,他可能无法维持自己的正常体温,如果体温下降到28℃的话,他就可能会失去意识;当体温低于21℃的话,便可能导致死亡。

  还有,整个下降过程中,不能排除遇上飞鸟、悬浮物等意外,如果不小心撞上,也很容易导致他的保护装置甚至跳伞装置出现故障。他与空气之间的摩擦碰撞,其实也有可能会给他的装备加压导致损坏。

  上述种种可能,随便哪一个都可能让鲍姆加特纳跳伞“失败”。

  类似的极限运动都属于这种高风险活动。因此,大多数的保险公司的“除外责任”条款中,都会注明:被保险人从事潜水、滑水、跳伞、攀岩、探险活动、武术比赛、摔跤比赛、特技表演、赛马、赛车等高风险运动都不在保险赔付范围。

  ●挑战极限请慎重

  极限运动目前仍然属于“贵族”活动,因为它需要强大的高科技技术支持、专业的体能训练。已有无数前辈,因为只是跟随着业余团队,抱着侥幸心理尝试极限运动而丧命。

  以低空跳伞为例。参加跳伞俱乐部时,俱乐部的教练一定会告诉你,没有经过基本培训的初学者,绝不可能让你独自上天试跳。在进行培训之前,你必须还要经过严格的体检,证明你的身体条件符合极限运动的要求。因为低空跳伞其危险性比高空跳伞还要高,由于距离有限,从起跳到打开伞包的时间只有5秒钟,没有经过正确训练,你很难及时在空中调整姿势和动作。就算是具备了丰富的高空跳伞经验的人,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2004年10月5日,来自澳大利亚的低空跳伞专家罗兰德·辛普森从上海金茂大厦345米处的起跳点跳下,就因为降落伞意外地没能在第一时间打开,当降落伞最终打开时,辛普森离地面已经很近了,最终他没能降落在指定的草坪上,而是被风吹到裙楼平台上,严重摔伤。

  高空飞越也是极限运动中的一种,1997年港星柯受良曾驾驶跑车成功飞越黄河,让不少国人竞相模仿。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高空飞越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有科技保障———柯受良飞越黄河时那辆跑车功率是加大了的,可以在短时间内加速到150公里。为防止车体意外受损发生爆炸,车上还装有3 秒自动熄火装置。车内还有完整的电脑系统和自动操作装置,可以应付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

  蹦极也是近来新兴的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极限活动,很多人都乐意尝试。人们从几十米往下跳,甚至从几百米往下跳,似乎相当享受在空中那几秒钟的“自由落体”感觉。其实蹦极的危险相当于一个人驾驶着时速160公里的汽车奔驰,从医学角度看,对人体同样存在多种潜在威胁:比如下落过程中,视网膜下毛细血管容易破裂,造成暂时性失明;高速下落过程中如果不小心碰到任何障碍物,或者被绑在脚上的绳子打到,轻者会造成骨折、四肢麻痹,重者会形成永久性伤残……

  最近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因为卡梅隆的新片《洞穴》上映,一项名为“蓝洞探险”的极限运动又牵动了全世界众多极限高手的神经。殊不知这项运动早被人称为“当今世界最危险的极限运动”。加勒比海巴哈马群岛拥有近千个未被人类“征服”的蓝洞,据巴哈马海事部门统计,平均每年都有20个冒险家丧生于这里的蓝洞探险,大部分人都是因迷路而死。据说在巴哈马蓝洞探险的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探索神秘水底洞穴的同时,也要寻找丧命其中的潜水员尸体。这并不是强制规定,但潜水者都会这样做,因为他们都做好了让后人来替自己收尸的准备。而《洞穴》摄影师之一的韦斯利·斯基勒斯去年也死于在佛罗里达的一次蓝洞探险中。

  勇敢的人们还在不断地开发更刺激的极限运动,比如火山滑板、鳄鱼蹦极、悬崖跳水、火车漫游等。但一定要记住一句话:极限运动不仅是勇敢者的游戏,还需要强者的智慧。挑战之前,请慎重!

  ●高危活动为何受宠?

  既然如此危险,为何类似这种高空跳伞的极限运动仍有无数人跃跃欲试?有社会学家分析,这可能是人类的本能所致,人们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更加渴望回归自然,挑战自我,还原自己身为大自然一员的本性。因此,有人愿意“玩命”。

  信息爆炸的时代,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空间却越来越小……人们更加需要寻求刺激、发泄压力、释放能量,另一方面,他们对于一般的感官刺激、享受,早已习以为常,于是开始追求更为强烈的刺激。与传统体育项目(包括奥运会项目)相比,极限运动更富有超越身心极限的自我挑战性、观赏刺激性、高科技渗透性以及商业运作性。

  可以看到,当今的极限运动,已慢慢走出传统的体育场馆,迈向荒野,挑战最原始的生存状态。极限运动也有了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极限运动,单指各个大型极限运动会中包含的成形的项目,比如极限摩托车、极限轮滑等,其中小轮车竞速已经成为奥运项目,滑雪板U型池也是正式的冬奥项目;广义的极限运动则包括一些挑战性高的非奥运非世界运动会项目,比如蹦极、攀岩、悬崖跳水等。

  极限运动除了追求竞技体育超越自我生理极限“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外,更强调参与和勇敢精神,追求在跨越心理障碍时所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同时,它还体现了人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已被世界各国誉为“未来体育运动”。

  非鱼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