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一高内藏肥料厂 6000师生受粉尘噪音呛扰6年--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鲁山县一高内藏肥料厂 6000师生受粉尘噪音呛扰6年

2012年11月19日14:03    来源:大河网    手机看新闻

网友“ddhj”在大河论坛发的照片上,肥料厂车间内尘雾弥漫。(网友“ddhj”/摄)

肥料厂办公楼离鲁山一高教师公寓,最近处不足20米。

11月16日,肥料厂原料区,地面上落满树叶。工人们说,工厂一周前已经停产。

停产一周的车间内,50多岁的工人缓步走过带起的尘浪,在阳光下飞腾。

肥料厂库房内,一人多高的成品垛延伸了30多米。

鲁山一高校园内,类似的建设场景随处可见,饱受6年粉尘噪音呛扰的校园,建设步伐非常缓慢。6000师生学习工作之所,更不知何时能恢复明媚和清净。

  论坛投诉帖:鲁山县污染企业藏身校园 师生深受其害

  核心提示:

  河南省鲁山县一高新校区内,有一个占地约20亩的肥料厂。6年来,肥料厂运料出货的车穿梭校园,生产时产生的噪音粉尘,让近6000名师生苦不堪言。

  肥料厂负责人陈某说,8年前,他租国营养牛场土地建厂,此后两年,该地块划建学校。学校一来,就让他搬厂,校方和教育部门只字不提搬迁费用。他的工厂虽无环评手续,但并无污染,鲁山县环保局出具的“无三废排放证明”为证。

  鲁山环保局否认开具证明,称肥料厂属未批先建,至今不搬就为向政府要钱,但违法工厂为何8年来一直生产,环保局未予说明。鲁山县教育部门则拒绝回复此事。

  大河网记者 尚国傲 /文图

  爆料:校园内藏肥料厂 污染严重师生遭罪

  11月6日晚,网友“ddhj”在大河论坛发帖,投诉鲁山县一高校园内藏着化肥厂,生产时产生大量粉尘和噪音,污染严重,师生深受其害。

  帖子中附有两张照片,分别是成产时车间内外尘雾弥漫的情景。

  现场:占地约20亩日产20吨 车间停产一周 过人带起尘浪

  11月16日上午11时许,大河网记者来到鲁山县一高新校区。肥料厂位于校园东北角,从校门口到肥料厂约400米距离,需穿过校园一段约300米长的水泥路和百余米的砂土路。

  这家办公楼外墙上刷着“钙镁磷钾多元素矿物质肥料厂”字样的工厂,占地约20亩,生产车间位于院子西北角,占地约3亩。院内其他区域,遍植杨树。当日,肥料厂并没生产,十几名工人穿梭在破旧的厂房里,拾掇损坏的设备零件。

  库房内,码着一垛垛一人多高的肥料,绵延有30多米。七八种肥料中,有的包装老旧,落满粉尘,有的包装崭新。

  现场负责人高先生说,肥料厂的原料是矿石,十七八个工人一天能生产20吨成品,过去一段时间一直是时产时停,这次停产是一周前。

  在车间和库房里转了不到10分钟,大河网记者出来时,眼睛喉咙发涩,眉毛、头发和鞋上,蒙了厚厚一层灰白粉尘。

  教师:运输车辆穿梭校园隐患大 粉尘呛得不敢开窗

  鲁山一高总务处副主任曹石见介绍,鲁山县一高新校区占地500亩,属政府划拨性质,部分土地是原来鲁山县畜牧局下属的养牛场的土地,其他土地是养牛场周边的空闲地。

  “2006年奠基,当年就有部分师生入驻。现在师生近6000人。”曹石见说,从学校奠基到现在,肥料厂一直在生产,师生饱受粉尘噪音危害,平时运料送货的拖拉机和机动三轮车,也都从校园里穿过,安全隐患很大。

  教师王三伟住在教师公寓,这幢楼最近处离肥料厂车间直线距离不足50米。

  “楼下停个车,不到两天,就能蒙上白乎乎一层粉尘。”王三伟说,平时在家都不敢开窗,有时候肥料厂还在夜里生产,扰得他们都睡不安生。

  肥料厂:建厂在先建校在后 虽无环评但无污染

  肥料厂负责人陈永年说,肥料厂现在所用的土地,原来是个沙砖厂,砖厂老板从养牛场租的地,之后连厂房打包转租给他。转租时,养牛场和他签有转租协议,并延长租期至2031年。

  肥料厂投产不久,该地块被鲁山县政府划拨给了鲁山一高建新校区。

  “我先建厂,高中后去。如果说有噪音污染,我们可以到离厂房最近的教师宿舍楼实地测量;我们用了布袋除尘,也没有粉尘污染。”陈永年承认,肥料厂至今没有经过环评,但鲁山县环保局曾给他出具了“无三废排放”的证明,所以肥料厂也一直能够继续生产。大河网记者并未见到这份证明。

  “到去年三四月份,鲁山县教体局和鲁山一高找了一家评估机构,评估出肥料厂搬迁需搬迁费将近280万元。”陈永年说,但这笔费用到现在全无眉目,如果搬迁费到位,他愿意搬走。

  环保局:非法建厂迟迟不搬就为要钱

  鲁山县环保局环境监察中队中队长李延杰是环保局驻场人员,11月19日,他在电话中否认该局曾给肥料厂出具“无三废排放”证明。

  他说,肥料厂2004年筹建,05年投产,当时就被认定为未批先建违法建设,陈永年因此还和环保局打过官司,但其败诉了。鲁山一高搬过去后,双方矛盾不断,鲁山县相关部门曾答应给予他部分搬迁补偿,现在陈拒绝搬迁并进行生产,就是为了要钱。

  但一个违法企业为何8年间能一直生产,李延杰并未回复,只说他是2007年才负责该企业的环境监察工作的。

  11月19日上午10时许,大河网记者联系鲁山县教体局,该局办公室李女士说,她向领导汇报后给予答复,但至发稿时,大河网未得回复。

(来源:大河网)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