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宁晋县纪昌庄村职教分校揭牌仪式。省考试院驻村工作组 摄
河北省考试院驻村工作组在宁晋一中举办高考志愿咨询会现场。省考试院驻村工作组 摄
村老卫生室。省考试院驻村工作组 摄
焕然一新的纪昌庄村委会。省考试院驻村工作组 摄
长城网11月19日讯(张社旗 郭红杰)今年2月份,邢台市宁晋县纪昌庄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的驻村工作组成员。这次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的工作组人员来这里是响应省里的号召,对纪昌庄村进行帮扶。
驻村的9个月里,工作组成员围绕省委确定的“五个目标”、“六项任务”千方百计地为当地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并且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的水电和出行问题。
高度重视深入调研重实际
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帮扶工作受到了省教育考试院李石院长的高度重视,不仅专门成立了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还深入帮扶村实地考察,听取民意。
通过一次一次的走访调研,工作组结合纪昌庄村村民“用水难、出行难、用电难,缺教育投入,缺文娱设施,缺致富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帮扶内容,首先对特困家庭进行了帮扶,一进村就带着米、面、油看望了6户当地特困家庭。之后工作组建立了特困户单独联络制度,责任到个人,每人包几户,定期走访了解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更重要的是,工作组成员为11户有特殊困难的家庭申请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并已经获批。
求实创新稳妥扎实做工作
纪昌庄村由三个连体村组成,有近8000人口,这三个村子道路通行条件极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平常晴天还可以,到了雨天都是积水泥坑,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面对这种情况,工作组先是召开会议制定工作方案,同时积极与省交通厅等相关部门就立项、资金进行沟通。之后省教育考试院出资30万硬化了约5040 m2的道路硬化面积,并争取了交通厅增加30万修路资金,工程待开始,加上村内道路硬化等项目,道路工程建设资金共计80多万元。通过“村村通”工程和“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将纪昌庄村的土路变成了通畅的直达路,不仅方便本村村民,也促进了本村与外界的沟通联系,对纪昌庄村未来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好处。
水和电一直是困扰纪昌庄村村民的问题,工作组成员到达这里以后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农电网改造,解决用电问题,并建设引石津灌渠水利工程,解决村里浇地难问题。通过工作组成员的努力争取,宁晋县供电局已把纪昌庄中村纳入农电网改造计划,用电扩容将增至400千伏安,增加变压器两台,更换线路2KM,共投资60万元,增容项目将于十一月底完成,增容后的电量完全能够满足纪昌庄中村乡亲们日常生产生活所需。另一方面,工作组经过走访了解,将“引石津灌渠的水灌溉工程”当成了帮扶任务,决定帮乡亲们完成这个两辈人都没实现的心愿。为此,工作组成员积极与水利厅及灌区管理局进行接洽,汇报帮扶村百姓所思、所想,“引水灌溉”项目得到了水利厅领导的大力支持。水利厅位铁强副厅长多次过问,石津灌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史存生亲自到现场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调研。
解决了水电,工作组成员开始着手村民的生活休闲娱乐问题。工作组首先对村委会进行了改造,更换了门窗、铺了地砖、吊了顶,安装了空调,院子里也进行了硬化,改造农村危房10户。工作组还争取了县财政拨款10万元和邢台市工行支援的办公桌椅80套,用于开办“农村党员活动之家”和村民活动中心购置了体育健身器材,建设了村文化健身广场。然后,工作组争取了5万元资金对村里的卫生室进行了升级改造,达到设置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统一标识及建筑面积60平方米的标准,独门独院的“达标”卫生室,给村民们看病抓药提供了方便和保障,得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另外,工作组成员购买了新的扩音设备,使村“两委”的声音,覆盖全村的每一个角落;完善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建立了村子自己的书屋。
其次,工作组利用村里铸造业的优势,自主研发了三台可移动自卸式垃圾箱,还购置了一台铲车、一台垃圾清扫车,用上了行走式道路清扫机,建立起一支稳定的环卫保洁队伍,负责路面清洁、绿化维护、村容村貌整洁等工作,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观。由于村里原有自来水管道老化,老百姓饮水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工作组提议对村里的自来水管道进行重新铺设,由教育考试院出资6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对全村进行每户100元的补贴,充分调动了受益农民的积极性。安装变频增压器和消毒设备,实现一户一表,使全村吃上放心水、自来水。
发挥优势围绕难点兴教育
“知识就是力量”,省教育考试院工作组成员到纪昌庄村后利用自身优势,在召集村、乡、教育局、县职教中心等单位参加的“科技扶贫”专题研讨会,就科技扶贫的师资、教材、场地、设备及实习基地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敲定了“开办纪昌庄职教分校,在纪昌庄中村招100名涉农专业学生”的“送教下乡”方案,分校地点就设在纪昌庄中学校园内。
为了让这项国家政策真正惠及农民,推动“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深入实施,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学员参加学习不但不需缴纳学费,每人每年还将获得1500元补助,三年学业结束,学员还将获得中专毕业证书。首届学员108名乡亲已经开始了为期三年“边务农、边学习”的全新生活,学习为其量身打造的涉农课程。另外,工作组邀请专家教授到校园对学员们进行培训。
除了“送教下乡”方案,工作组还利用自身工作优势,召开高考填报志愿咨询大会,为农村的考生出谋划策,以免盲目报考。可以说,咨询大会为农村的考生提供了一个了解院校和专业的平台,为农村的考生指明了未来的道路。
为了改善纪昌庄学区中小学的旧校舍问题,工作组人员经过与教育厅等相关部门的积极沟通,就纪昌庄乡中学、小学校舍改造进行现场调研,并研究通过了纪昌庄乡中小学校舍改建工程报告。工程将分两期进行施工建设,一期工程建设纪昌庄乡中学的宿舍楼、食堂、教学楼,三座建筑预计投资340万元。另外,准备将目前的纪昌庄乡小学整体迁入中学校园,原有小学将被改建成一座高标准的省级示范幼儿园,预计投资97万元。现在项目正在进行招投标,即将开工建设,年内完成。
一诺三评维稳举措促和谐
工作组深入到乡里和各村的“一诺三评”活动中,通过参与开展的这项活动,使农村干部压力倍增、动力迸发,实现了农村干部的规范化管理,加强了对农村干部的评价和监督,规范了农村干部的施政行为,提高了农村干部的为民意识,增强了服务本领。
工作组驻村期间,能够按照省委的“三同”要求,不给村民增负担、添麻烦。严格遵守了各项纪律、制度,认真完成了民情日志、驻村日志等各类规定事项。
在驻村的这段日子里,工作组成员已经把自己当做了纪昌庄人,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和乡亲们联系,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多做贡献。
关键词:造福,当地,百姓
(来源: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