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市司法局挂职干部周蔚充分发挥司法干部优势,给村、组干部和村民上法律知识课10余次,帮助解决涉法问题12起,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百余起。这是周蔚(右)挂职时走访村民高家喜。
↑市人防办与白马社区党总支联合举办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联动会。图为挂职干部张晨曦(右)在为社区党员介绍长沙市“金满地”大型人防工程。
编者按
“到基层去经风雨,在实践中长才干。”2009年,市委实施干部队伍建设“五百工程”,其中从市直单位选派了99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挂职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或村级工作指导员,任期三年。三年来,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干部在广袤的农村播撒希望、锤炼自我、推动发展。如今,三年即将过去,他们在基层经历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在此,特整理部分挂职干部的“个人感言”和“民情日记”,与读者分享。
个人感言
责任是最好的教科书
讲述人:刘虎(原市中心医院干部,挂职宁乡县灰汤镇双建村第一书记)
近日,我有幸通过全市竞争性选拔担任了雨花区井湾子街道工委副书记。这次同时入围的到村挂职干部共有5个,大家有个共同的心声,就是非常感激此前市委安排我们到村里锻炼,因为这三年,我们才有底气担起更大的担子。
3年前刚到村上任,镇党委就明确,第一书记要承担第一责任。我原是医院干部,领域陌生,身份转换,脑子有些发懵。但既然来了,就容不得迟疑。
双建村是2005年由三个村合并而成的。很长一段时间,村干部仍按原来的“老村”各管各事,群众也只认“老领导”,互不来神,村级建设难以开展。责任在肩,首要的就是合班子、聚民心。为此,我们反复研究,决定打破原有格局,重新调整村干部联系区域和工作分工,随即组织了一次全面的“民情大走访”。虽是一个村,但因历史原因,村干部对各家各户并不熟悉。通过大走访,拉近了干群距离,掌握了村情民意,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村干部的全局观、影响力大为增强。
到村一年后,灰汤镇党委还安排我负责镇里的城管、卫生、旅游等工作。我坚持诚心学、踏实干,也都得到了各方肯定。三年下来,我最深的体会是:责任是最好的教科书。肩头有责任,心中就有动力,手里就有办法,能力素质也就会随之提升。
同事们都说我“简直换了个人”
讲述人:刘伊岱(市人社局干部,挂职望城区黄金园村村级工作指导员)
我1986年出生,是个典型的“三门”干部。怀着锻炼自己的目的,我主动报名成为“五百工程”到村挂职干部中的一员。
作为城里长大的女孩子,到乡下就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住村的当晚,我真的感受到了什么叫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和让人提心吊胆的“静”,几乎一夜没合眼。
三年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坚强了很多。去年8月的一天,我骑电摩去替村民办事,中途电瓶坏了。我硬是推着电摩走了5里路。在乡下过了个夏天,我变黑了很多,大家都喊我“黑玫瑰”,而且我全身都起了痱子。这事要在以前,我不知道会有多急。而现在,我心里装着的已不只是这些。以前要在公共场合发言,如同要我的命,经常紧张到双腿哆嗦,说话结巴,全身冒汗。到村上后,无论是处理突发事件还是在村民大会上讲话或是向领导汇报工作,都必须迎上去。我偶尔回到单位,同事们都说我“脱胎换骨”了,简直换了个人。
三年里,要说最大的欣慰,就是能和村民打成一片。刚开始,村民看到我的稚嫩,故意笑我是书记家的儿媳,把我羞得满脸通红。3年里,我走东家,串西家,唠家常,开玩笑,办正事,调纠纷,胆子大了,底气足了,随时可以跟群众坐在一起了。
个人困难事小,村里的事为大
讲述人:郭仁安(市交通局干部,挂职宁乡县上流村第一书记)
2009年9月15日,我到宁乡西南边界的青山桥镇上流村挂职。一路走来,虽有不少困难和磕绊,但也从中收获了很多很多。
交通不便是我到村后遇上的第一个问题。从长沙市区到上流村有3个多小时车程。村里每天只有两班车到市区,错过了就要转车,稍一折腾就是大半天。想起原来在机关上班的方便,不免有些心酸。但考虑到自己既然是来搞服务、练本领的,也就没有理由计较这些。
相比交通,如何尽快融入村级工作,才是我的头等大事。刚到村,镇领导安排我住镇上,我婉谢了。我先是住在村干部家,后来又从村里的情况考虑,这样住着不利于公平公正地开展工作,便又果断地租住到一普通村民家。虽然每月要花800元租金,条件也相对艰苦,但更方便和群众接触。村民乐意到我这里来反映情况,我也尽力去帮助他们。交往中,我逐渐掌握了实情、赢得了信赖,村里的工作也就越来越顺。硬化村组公路时,村民纷纷响应、积极筹资投劳,一些工作认真负责、热心办事的老同志还自发地来替我们搞协调、出主意、抓监管,既大大减轻了村支两委的压力,又实现了建设资金的效益最大化。
最让人感动的是,三年挂职工作即将结束,村民代表纷纷向市、县组织部门请求,要留“郭书记”在村里再干几年。听到这样朴实的话语,我感到,有时候“付出”比“得到”更让人快乐。
你为群众转圈,群众才会给你画圈
讲述人:周蔚(市司法局干部,挂职浏阳市金云村第一书记)
刚到金云村,我看到的是村民不信任的目光。也难怪,一个没经验、没资源的小女子,能有多大能耐?当时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村里干成点事。
因职业关系,到村后我最先关注的是金云小学。这里设施简陋,师资薄弱,更让人心忧的是100多名留守儿童。由于管护不严,这些孩子大多身心发育有问题,厌学、逃学现象严重。为此,我请来“娘家人”——工读学校的老师来村支教。农闲日,学校专家给家长们作家庭教育讲座;操场上,心理老师带孩子们做游戏,平时顽劣的小朋友也变得听话起来。接下来,我先后组织“五老”人员进行一对一帮带,联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结对帮扶,联系机关、企业为学校添置100余套课桌椅和5万余元文体用品,通过媒体募集20余万元建立爱心基金,让村民看到了我的诚意,振作了发展的信心。从未干过农活的我还带头扎进工地,和村民一道整修山塘、拉通公路,一件件村民期盼的事渐渐干成了……
到村挂职确实困难很多,特别是对于一个年轻女性。由于劳累奔波,我曾两次意外流产。然而这些困难一旦过去,长留心底的就是快乐和欣慰。今年8月,村民们得知组织上来村对我进行任期考察,大家一早来到村部,等了两三个小时。他们说:“周书记为我们这么操心,我们只想来帮她说几句话,表达感谢……”这种温暖和甜蜜,是只有通过艰苦付出后才能感受到的。三年的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你为群众转圈,群众才会给你画圈。”
民情日记
欠妻子一个结婚纪念日
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 阴天-小雨
又是一个忙碌的日子。上午到市里协调敬老院事宜,中午回村接待客商;下午跑村部和文化广场的事,顺道回局里汇报了近段工作,晚上8点赶回。一天两次往返村里市里,总觉得有事,要回家看看,但还是忍住了。“情系菁华”爱心港湾即将启动,事太多。半路上妻来电话,得知我在回村途中,默默地就挂了。11点回宿舍,靠在床头翻看手机里妻和女儿的照片,才突然想起今天是5月12日,结婚纪念日。当年和妻子约定,无论怎样忙,每年的这天都要一起过。而今天,我竟给忘了!
正愧疚不已时,妻发来短信:“家始终是你最温馨的港湾!”一瞬间,眼泪夺眶而出。自挂职以来,抚育女儿、照顾父母等大小事务,都是妻子柔弱的肩膀扛着,没让我操心。妻始终鼓励我安心基层,放心工作。我知道,女儿生病时、房子装修时,我不在,她也从不说什么。但,不说不等于没有期待。我要记住:我欠妻子一个结婚纪念日。
王伟(市公安局干部,挂职宁乡县菁华铺村第一书记)
我和村民过大年
2010年2月16日(大年初三) 星期三 阴
回顾这几天,感觉这个春节过得最有意义。
大年三十,我早早来到卢俊红家,和他一起做年饭、拉家常。正聊得开心,卢俊红家里来了群客人,都是打工归来的村民。我趁机宣传村里的发展计划,大家都很振奋。有个小伙子说,要是村口那座桥能修好,我出1000元。我说君子一言啊,他说绝不赖账!
正月初一,和村干部一道带着慰问金和“党员爱心联系卡” 去给聂有根老人拜年。聂老不计报酬、热心公益,把老年协会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我们把真诚的祝福送给这位优秀的老党员。之后又到敬老院和低保户家庭慰问,回村部已是深夜十点。
三天来,我走访慰问了120多名困难群众、老党员、老教师和平时难以见到的外出经商务工村民,心里洋溢着激动和责任。有人关切地问我怎么不回家过年,我笑着说:中央领导每逢春节都深入基层,同老百姓一起过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嘛。我决定这三年留在村里和村民一起过大年。
杨永亮(原市总工会干部,挂职浏阳市书香村第一书记)
第一次村民组长会
今晚是我到村以来第一次参加村民组长会,内容是评低保。首次与组长们见面,我作了个自我介绍,朱书记说我是民政干部,还要我传达一下“权威”的低保政策。掌声中,我的脸红到耳根。
黑板上写着150多户申报低保的户主姓名,而全村只有79个指标。组长会的任务,就是要在困难户中选出最困难的。
朱书记介绍完每个家庭的情况,大家就迫不及待地议论。有为本组村民争取的,有揭批好吃懒做想吃低保的,有说吃过三年低保就要取消的……
见议得差不多了,朱书记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他提出:凡赌博、好吃懒做、不参加公益活动的,都不评,要确保评给那些因客观原因确实困难的。有了这个“门槛”,名单终于顺利地确定下来。之后又布置了晚稻收割、油菜种植及申报国家森林公园等事项。
开完会已是深夜,大家在满天星光下散去。而我在对会议的一幕幕回忆中久久难眠……
李娜(市民政局湖南革命烈士陵园干部,挂职宁乡县香山冲村第一书记)
【链接·心语】
张晨曦(市人防办干部,挂职宁乡县白马社区第一书记):在基层当干部,要用责任感、慈悲心去面对群众、关心群众。居高临下,就算给钱给物也没人买账。
周煜人(市委组织部干部,挂职望城区黄花岭村第一书记):立业必先“立志”,富民必先“富脑”。如果再干三年,重点还是教育、培训,再教育、再培训,让村里“长”出更多致富带富的引路人。
邹嗣娟(市检察院干部,挂职长沙县古楼新村第一书记):开心的事情还是挺多啊。比如走在路上,听到村民隔老远喊:“邹书记,到我家来坐坐!”呵呵,心里一下就乐开了花。
罗拾平(原市委党校教师,挂职长沙县三合村第一书记):从优秀村干部的身上,我明白“好干部”的形象,就是从不用“不”去拒绝老百姓的要求。
江敦明(原市商务局干部,挂职浏阳市李畋村第一书记):什么叫“脚步为亲”?你不走进村民家里,就无法走进村民心里。
李甜芬(市政府办公厅干部,挂职浏阳市观前村第一书记):公正心是凝聚群众的粘合剂,责任心是争取各方支持的强心剂,在村里干事就要保证这两味药剂量充足。
周浩(市委610办干部,挂职浏阳市永和村第一书记):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股向上向善的热望。工作中我感到,通过创先争优等方式来激发村民的这股热望,村里的事情就会好办得多。
肖勇(市委组织部干部,挂职望城区格塘村第一书记):看到乡亲困难就心酸,听到乡亲赞扬就惭愧,时常感到自己干得不好、干得不够,或许这就是群众观点吧。
叶国东(市安监局干部,挂职宁乡县双龙村第一书记):在农村做工作,大道理要讲到田地里钱包里,这样才能讲到村民的心坎里。
吴虎(市人社局干部,挂职宁乡县蔸子潭村第一书记):说大白天要去走访村民的人,一定是没搞过农村工作。不是农闲,谁白天在家啊,只有晚上,人家才有时间听你讲,才会跟你掏心窝子。
陈哲(市水务局干部,挂职宁乡县山林街村第一书记):指手划脚在基层工作中是行不通的,群众的眼光是杆秤,要想取信于民,必须扎起袖子办实事。
本版文字整理/记者 邱钊 通讯员 刘怀彧 何晓芳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