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保定11月28日电(刘艳英 丁学超 李艮春)新打配套机井49眼,铺设管道13.45千米;硬化街道20多万平米;新建(改建)卫生室3700多平米;电力拉容4460KVA,新建(改建)线路169.46千米……易县驻村工作组扑下身子,扎扎实实办实事、解难题,把党的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9个月来,易县确定的总投资4200多万元的855个帮扶项目,现已全部完成。
基层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易县按“班子软弱涣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稳定任务繁重”三种类型,确定了48个帮扶村,855个帮扶项目,抽调了90名干部进村帮扶,造福桑梓,用扎扎实实的工作举措诠释了真帮实扶、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
办实事解难题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不出村就能赶大集、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干净水、种的苗木不再愁销路……半年来,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地变化,我们的生活更幸福了,这多亏了驻村工作组的帮助呀。”燕子村年过八旬的老汉陈玉森高兴地说。
2月10日,省审计厅驻村工作组入驻易县燕子村,按照“群众呼声就是我们干事的方向”的思路,把党的惠民政策与该村实际结合起来,在全面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确定符合实际的帮扶工作计划,以强班子、提升班子战斗力为抓手,通过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树立村干部的威信,协助村班子健全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指导帮助村两委干部解决群众反映的老大难问题。
据了解,燕子村有832人,近年来,村里饮用水井一到旱季,水位下降严重,而且由于水井浅,饮用水有时达不到卫生标准。工作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协调省发改委、水利厅等部门跑计划争资金,投资10万元,打深水井1眼,并进行主管道的挖沟、铺设,实现自来水入户,确保了村民饮水安全。同时,工作组还帮助村里立集市方便村民进行商品交易;按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要求,投资10万元,新建80平米卫生室;按照电力部门的施工规划,新增变压器2台,更换线杆107根及全部输电线路、电表、表箱,建成了标准化电气村。
在易县,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成为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的重中之重。各驻村工作组深入开展“十问十访”活动,在全面掌握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谋划实施水利、电力、卫生、交通、农牧等帮扶项目855个,为帮扶村解决难题280个,帮扶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高,大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抓产业上项目加快群众致富步伐
“工作组给我们带来了农科院的专家,带来了新技术和新思路,我种的中药材长势更好了,销路更畅了,收入也更高了。”东柳泉村中药材种植户王振龙高兴地说。
塘湖镇东柳泉村有种植中草药的传统,但一直以来,由于种植规模不大,品种单一等原因,经济收入低。省粮食产业集团驻东柳泉村工作组针对该村实际情况积极争取林业部门项目支持,发展中草药种植300亩,投资初加工设备1套,年底实现增收达150多万元。
像东柳泉村一样,各驻村工作组围绕促进经济发展这一根本任务,立足帮扶村实际,积极帮助村民找门路、上产业,加快致富增收步伐。
省审计厅驻五道河村工作组依托国家4A级景区清西陵帮助村两委打造百亩板栗基地;
保定市住建局驻源泉村工作组立足该村铜雕企业多、铜雕艺人多的优势,帮助联系外地企业安排300多名青壮年艺人务工学习,并帮助村两委编制了建设铜雕产业园区的计划书。
保定市委组织部协调帮扶资金300多万元帮助白水港村发展板栗、薄皮核桃、菱枣2550亩,栽植药材500亩,建规模化养猪场1个,发展散养柴鸡10000只;
易县工商局驻皮岗村工作组根据种、养和加工大户的意愿,帮助养猪、养鸡、干果药材和农副产品分拣销售等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并申请了注册商标……
活动中,各驻村工作组共谋划实施旱作农业项目2个,生猪养殖项目4个,林业项目9个;谋划发展旅游致富产业5个,手工产业4个。
化解矛盾排查隐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两年前,我们村有姐弟两家因果园承包发生纠纷,村里和乡里多次调解都没有化解。县法院驻村工作组了解情况后,先后7次到两家谈心做思想工作,通过走司法程序解决了两家的纠纷,双方当事人都特别满意,两家也恢复了以往的关系。现在村里邻里关系可和睦了。”易县西山北乡远台村支书杨大勇娓娓道来。
易县把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同维护农村稳定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各驻村工作组全面落实“三抓一保”措施,坚持早排查早发现,对存在的隐患建立工作台帐。该县活动办挂帐监督,办结销号,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群众普遍关注,影响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帮助村里通过办实事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活动中,各驻村工作组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1起,解决信访问题8起,整治治安问题3起。
关键词:易县,基层建设年,保定
(来源: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