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高楼风景(随笔)--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闲话高楼风景(随笔)

2012年12月01日02:50        手机看新闻

  大院里那栋大楼,已经结构封顶,大概模样已经呈现。我们每天晨练到楼下,总要站立一会儿,仰望它的工程进度,议论与它有关的种种话题。从它打地基开始,眼看它一层层往上盖,历经冬春夏秋,整整3个寒暑。可以说,我们是看着它长高的,它的每一个进步,我们都看在眼里。它高180米、32层,是我们院的最高建筑。

  作为高层楼宇,它在我们这一片,其实算不了什么,国贸大厦、京广中心、央视大楼等,都比它个儿高。高得被人视为摩天大楼的,在世界上也多得不计其数。入了前77名的至高者,在建的是1200米高、200层,它在阿联酋迪拜。已建成的也在迪拜,叫哈利塔,818米高、162层。这前77名中,最矮的也有320米高。让我们自豪的是,在建的摩天大楼最多的是中国,而天津又是其中最多的城市,有14座!不久前还有消息称,湖南长沙正在建世界第一高楼,比迪拜哈利塔还高10米。如此看来,我们院里的这座高楼,只是很小的“小巫”!

  建筑艺术发展到今天,继承国家和民族的传统特色,只是一个方面的思维,突破传统,追求新怪异,乃是今天建筑学家的新思路。融力学和美学于一体,尝试新的款式和格调,已成为一种新潮。而展示国力和富有,表现建筑科技水平,则是一种集体的心理。我国为什么在建的摩天大楼那么多,或许也有这种心理在。让我不解的是,在前述的77座摩天大楼中,发达国家最多的欧洲,除了俄罗斯莫斯科有一座在建外,竟无一国有高楼入列。

  旅者观光,乐看各式高大的楼宇,也乐看低矮的茅草屋或木屋,那是比较人类创造的不同文明。高楼和草屋,各自蕴含着许多信息,历史的、生活的、科学的,它们又都饱含着智慧。不同阶段的智慧,折射着时代的进步进程。我们观赏各式各样的楼宇,也是在领略人类的各色智慧。

  高楼会不会越盖越高?它没有极限吗?比长沙第一高楼还高的楼也许还会有,但难道还会有1500米、2000米甚至3000米高的高楼吗?我心存疑问。一味地追求高,是否也是一个误区?其一,是否有那个必要;其二,其技术难题是否都能克服。就像100米短跑速度,最终总有人类难以突破的极限。

  高楼越盖越多是城市建设的最佳选择吗?高楼有许多优越处,占地少、容人多,在城市建设中是首选之项。但密到几无空隙,开门见楼,楼楼紧挨,甚至前后左右都是楼,视野受限,住户也会感到堵得慌。香港是世界上高楼大厦最多的城市,排名第二的纽约有5000幢摩天大楼,而香港的高楼大厦则有7000多幢。有人说,绝大部分香港人生活在半空中,这话很形象,也很可怜。

  在许多人眼里,高楼林立是一种美丽风景,但长期生活于其中的一些人,或许又会感到闷得慌。高楼噪音、飘尘污染、电磁辐射等,都远比低层大。因而许多人都千方百计到远郊农村,去买低矮的别墅住。就如一句名言:“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种心理和现象,反映了人们对高楼认识的变化,或者说是对那种半空生活的审美疲劳!高楼为许多人所向往,高楼又成为许多人的无奈选择。生活就是这样,充满着哲学的意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