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朴槿惠访朝与时任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合影。
朴正熙(中)及家人。右上为朴槿惠。
2006年5月,朴槿惠在为同僚助选时遇袭,脸部被划伤。
今年12月12日,朴槿惠收到选民送的鲇鱼和章鱼特产。
曾代行5年“第一夫人”职责
8月20日,60岁的朴槿惠被选举为执政党新国家党的总统候选人,从此她踏上了成为韩国首位女总统的不平凡之路。此前,她曾两次表示要参选总统,但均未成功。其中,在2007年的党内预选中她未能战胜对手李明博,后者最终以49%的得票率当选韩国第17届总统。
朴槿惠1952年2月2日出生于韩国大邱,是已故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由于至今未婚,也没有孩子,而且性格坚定冷静,被称为“冰公主”。1974年毕业于韩国西江大学电子工程系。1979年,父亲死后她选择了远离政治。1997年,朴槿惠宣布重返政坛,次年当选国会议员。此后,她连续5次当选国会议员,获称“选举女王”。2004年3月,朴槿惠当选大国家党(后改名为新国家党)党魁。2012年7月,朴槿惠宣布将参加韩国第18届总统大选。
朴正熙是韩国最具有争议的总统之一。1961年5月16日,朴正熙以政变方式推翻李承晚政权。韩国民众普遍认为朴正熙是不折不扣的独裁者,他排除异己,培植特务机构,甚至通过规定总统终身制的《复活宪法》。与此同时,民众又感念朴正熙带领韩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腾飞。1974年8月15日,韩国政府在国立剧场举行韩国光复29周年纪念活动。当朴正熙致辞的时候,妻子陆英修被朝鲜人文世光开枪射杀。
当时刚大学毕业、正在法国留学的朴槿惠紧急中断学业回国。从此,“第一女儿”开始代行“第一夫人”的职责,时常陪伴朴正熙出席一些重要活动,初展政治家风采。她表现得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赢得了韩国人民的好感,从此在政坛时常露面,当时她只有22岁。
5年后的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在家中被其卫队长车智澈枪杀。2006年5月20日,朴槿惠在首尔帮助一名大国家党候选人竞选首尔市长时,遭暴力袭击,她的右脸被文具刀割伤,伤口长达11厘米,医生为她缝了17针。
访朝时受到金正日“特别关照”
2002年5月,为竞选总统而退出大国家党的朴槿惠,以平民身份赴平壤访问朝鲜,受到时任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接见。在抵达平壤后的第二天晚上,时年60岁的金正日来到朴槿惠下榻的宾馆,与她进行了约1个小时的谈话,然后又花约2个小时与她共进晚餐。用朴槿惠的话说,那“虽然是初次见面,但也许是父辈之间的历史缘故,我们之间所谈的一切都非常坦率,开诚布公”。
金正日听取了朴槿惠有关设置朝韩离散家属常设见面场所、寻找朝鲜战争期间失踪者、邀请朝鲜足球队访韩等方面的建议。当年5月14日,朴槿惠带着金正日有关同意朝韩专家组成调查团,就朝鲜金刚山水库进行实地调查、通过红十字会途径寻找解决战争失踪者等方面的承诺,穿越极为敏感的板门店韩朝军事分界线回到了韩国。这使得朴槿惠非常感激,自称体会到了金正日的“特别关照”。她事后说,在访问期间曾多次“鼻子发酸,热泪盈眶”。朴槿惠一直在个人网站上标榜“爱国爱族”,此次平壤之行给她增加了不少政治分数。
《中国哲学史》是她的“生命灯塔”
朴槿惠精通英语和汉语,这使她在处理外交事务时具有一定的优势。2011年11月,作为新国家党前代表朴槿惠应邀访华,显示出“流利顺畅”的汉语实力。此外,朴槿惠还喜欢中国哲学,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史》。”
对韩国而言,说到韩中关系,基本上离不开韩美同盟关系。由于李明博政府外交政策被指责为偏向韩美同盟,而相对疏忽和中国的关系,今后韩国将如何在中美两强国之间“定位”是新一届政府要面临的重大课题。在韩中关系上,朴槿惠要在韩美同盟的基础上加强韩中关系。她表示:“将进一步发展韩美同盟并推动韩中伙伴关系更上一层楼。同时将以‘信赖外交’为基础进一步增进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外交悬案。”
关于韩朝关系,朴槿惠在宣布参选时表示,如果当选她将努力推进朝鲜半岛“信任进程”。2011年,朴槿惠曾发表题为《面向新的朝鲜半岛》的文章,表明了自己对统一、外交、安保政策的构想。
朴槿惠在文中指出,韩国统一、外交以及安保政策的关键是“信赖外交”和“均衡政策”。所谓“信赖外交”是指“根据国际规范,履行韩朝互相期待的事情”,而“均衡政策”则是指改善那些应该改善的东西,把南北关系引向正常轨道。
朴槿惠批判了前政府的对朝“阳光政策”与现政府的对朝强硬政策。她说:“历届韩国政府均往返于软硬两种基调开展对朝政策,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变化。韩国应该重新制定对朝政策。”她解释称,均衡政策并不单纯是采取强硬或柔和的立场,而是指韩国和朝鲜之间安保与交流合作的均衡。 据《中国日报》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