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12月20日讯(季然 刘金英 张瑞超 张东振)在衡水市武强县街关镇北关村村西的天平沟内,常常看到几个人在密密的树林中,或浇水,或除草,或修剪,或在树行之间栽种新的树苗。20日笔者在武强县采访了解到,他们就是被誉为“绿化愚公”的吴会昌老人的儿子吴西春、吴西瑞、吴西镯、吴西峰。他们正在凝心聚力地继续绿化天平沟6里绿色长廊。
在天平沟管理树木。金英 摄
日前,老三吴西镯代表全家人出席武强县第三届道德模范表彰大会,被表彰为“武强县十大文明市民”。他说:“我们要拿出父亲那种执着的劲头,像愚公那样,把天平沟绿化好。”
古老的天平沟从北关村西擦身而过,天平沟是连接石津渠和滏阳河的渠道。石津渠的水每年在这里流过几次,没水的时候,河套处的土壤也是湿润的。然而渠岸两侧多年来一直是光秃秃的。“在这里种树,条件可是得天独厚啊!”早年当过木匠的北关村民吴会昌,曾亲手处理过不下几百立方米木材,为人们打造农具和家具。不植树造林,木材从哪里来啊。当时已经63岁的吴会昌感慨万分:“没树了,子孙以后怎么办?现在国家正提倡绿化祖国,我要当个种树模范。”他说:“愚公能移山,我要像愚公那样,非把天平沟绿化好。”于是,从1989年春天开始,在征得水务部门的同意之后,他自己跑到20公里外的饶阳县去买树苗,当年就在天平沟种下了1000多棵杨柳树。育苗、剪枝、培土,春来秋往,老人的植树活动从未间断。
2003年8月,武强县政府给老人发放了林权证,老人对林木的所有权和林地的使用权有了法律保护,林地使用期为20年。同时,县水利局也与老人签了“堤防绿化合同书”。这样一来,吴会昌老人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在他的带动下,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全家20多口人都加入了护树的行列。吴会昌除了带领全家人积极植树外,还跑到沟渠南边的村子去动员村民:“我给你们树苗,你们来绿化吧。”年复一年,以往光秃秃的天平沟,渐渐地披上了绿色的衣衫。
时光荏苒,眼看着树苗长成了碗口粗的大树。1993年的一天夜晚,40多棵大树不翼而飞,老人心疼得睡不着觉。为护树,吴会昌把四个儿子分成两组,两人一夜,到沟渠值班,一年四季不断人。就这样边植树、边护树,20多年里在天平沟内先后植树两万余株,在武强县西部原野中打造出了一个2.5公里长、50多米宽的“绿色长廊”。
2011年,吴会昌老人不幸去世。作为儿子的吴西镯和大哥吴西春、二哥吴西瑞、弟弟吴西峰在悲痛之余,毅然从父亲手里接过了在天平沟植树造林的重担,继续带领全家人一如既往地开展植树、护树活动。每逢到了植树季节就继续栽种一些新的树木;平时则坚持给树木锄草、剪枝、培土,精心管护各种树木茁壮成长。
现在,吴西镯一家在天平沟种植的树木有毛白杨、钻天杨、龙须柳、金丝柳等多个品种,一株株,一行行,成为这一带生态环境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关键词:衡水,绿化,植树
(来源: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