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体验挂炉烤鸭
“蒙眼切菊花豆腐”让市民惊叹
千龙网北京12月22日讯(记者 安力)都知道全聚德是京城数得着的餐饮老字号,然而“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经典诠释出自谁人,您知道吗?今天上午,参加“大栅栏琉璃厂老字号体验日”活动的市民走进全聚德和平门店,听历史故事、看老照片、学传奇厨艺,与这家驰名中外的老字号来了个零距离接触。
全聚德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迄今已有148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全聚德的发展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精辟诠释也正出自周总理之口,如今它已经成为全聚德这块金字招牌的座右铭。而和平门店这个最大的单体烤鸭店也是在周总理的提议下兴建的,建成后曾主要用于承接各大外事活动,因此,这里留下了百余位各国首脑政要和大使们的签名。
听完全聚德的发展介绍,便进入到趣味十足的现场体验环节。市民们首先观看了“蒙眼切菊花豆腐”绝活儿——三位师傅都用红布蒙上双眼,然后运刀如飞,不一会就将一块约6公分长、4公分宽的嫩豆腐切成了一朵花瓣细如发丝的菊花。“真了不起,太厉害了!”市民们一边惊叹,一边赶紧用相机、手机拍照。
你相信吗,这朵朵如菊花般的豆腐是蒙着眼睛切出来的
“做菊花豆腐讲究的是刀口均匀,连而不断,切出的丝要又细又长,这样才能体现出菊花的飘逸感。每块豆腐要切上6、70刀才能变成一朵菊花,凭的完全是手感。”厨师小张告诉记者说,他今年25岁,但在全聚德已经工作了7年,“要练成这手功夫至少得两年以上。”
随后,市民们来到“鸭班”参观果木烤鸭的制作,两眼砖砌的炉灶里,火烧得正旺,一只只肥硕的鸭子正挂在炉里烘烤着。掌灶的师傅手提一根长杆将每只鸭子挑起在明火上转动烘烤,再挂回原处,每只烤鸭要经过数次翻烤才能上桌。一位小伙子上手拿起烤杆试了试,“真沉!”,师傅笑着说,这根杆加上那头挂着的鸭子,少说也得有十几斤呢,一般人根本拿不稳,更别说还得让鸭子在火上均匀受热了。
小朋友学做面点“小鸭酥”
烤鸭师傅要不停地用烤杆将鸭子在火上转动使其均匀受热
最后,市民们品尝了正宗的全聚德烤鸭,观摩了烤鸭的三种不同片法:杏仁片、柳叶条、皮肉分吃。市民王阿姨说:“以前光吃道全聚德的鸭子香,但真不知道全聚德还有这么多故事以及它背后包含的饮食文化,今天真是开了眼界了。”王阿姨进而说,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全聚德文化中蕴含着“北京精神”的深刻内含,应该让更多的北京人体验、了解,让它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来源:千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