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2月24日电(记者晏国政 刘怀丕)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75岁的贾阿丙回忆说,晋阳古城的西、北两段城墙在上世纪70年轮廓非常清晰,平整城墙时还发现了大量木炭。
始建于公元前497年的晋阳古城距今已2500多年,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赵氏起家的地方。在唐朝是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齐名的北都。它经历了春秋初建、北朝繁荣、唐代鼎盛,在宋初遭火焚水淹后尘封于地下。
晋阳古城遗址现位于古城营村,没有被城镇建设破坏,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基址构造,被誉为中国版的“庞贝古城。”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与晋阳关系密切。汉文帝刘恒称帝前在晋阳城治理代国16年,“正是在晋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汉文帝才能治理好全国,可以说这一盛世孕育于晋阳。”山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德一说,为了纪念这位明君,晋阳城一直建有供奉汉文帝的龙天庙,最近该庙又得到了修复。
唐帝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帝国的皇帝就是从晋阳起兵征战,建立了统一全国的基业。唐朝皇帝把晋阳视为龙兴之地,非常注重晋阳城的经营。
唐代扩建晋阳新城,把历代老城包罗在内,形成东、西、中三城格局,横跨汾河。新城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4公里多,成为当时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座大都会城市。大诗人李白还曾写诗赞誉它的重要战略位置和宏大气象。
公元979年,因害怕这里再起割据政权,宋朝皇帝放火焚烧了晋阳城。一年后,又引水灌淹,晋阳城彻底被毁。但此后1000年,古城遗址基本没有遭到破坏,城墙、街道、宫殿的基址等得以保存。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常一民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盛唐时的大都会城市包括长安、洛阳等,都已叠压在现代城市之下。只有晋阳古城遗址没有被覆盖,基本保存了唐代遗址的全貌,可以完整地展示唐代都城布局。
2010年,晋阳古城遗址获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去年底,晋阳古城保护性规划方案出台,明确提出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晋阳古城遗址公园,形成以文化、旅游、休闲等新型产业为主导,生态环境优越、景观特色鲜明的晋阳生态文化新区。
古城营村位于保护范围的核心区,按规定不能进行重大建设,村民们为保护晋阳古城做出了巨大牺牲。眼看着周边的村庄在城镇化过程中富了起来,古城营人希望晋阳古城遗址公园早日建成。
“古城营以前是富村,这几年因不能进行大的建设变成了穷村,等晋阳古城遗址公园建起来,我们村搞旅游产业,还会富起来、美起来。”贾阿丙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