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衡水1月22日电(刘金英 王永宏 扈炜)今日获悉,一部“家谱”式的大型史志书籍《武强姓氏与村庄》,由政协武强县委员会出版。该书570页,35万字,涉及对全县238个村、158个姓氏古往今来的考证,受到县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称赞该书是“一本很有研究和收藏价值的史志书籍,是一本以寻根形式凝聚民心的百科全书。”在衡水市,该书是第一本县级对“姓氏村庄”进行全面考证的文史书籍。
大型史志书籍《武强姓氏与村庄》出版。刘金英 摄
庞大的民间工程
此书由曾主编过衡水市第一本村志——《郭家院村志》的退休干部侯金栋主编,他从2008年萌发了编写一本有关县域内村庄与姓氏的书籍,通过该书进一步丰富民间传统文化,凝聚百姓爱家乡、爱祖国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力量。此意得到一向十分重视文史工作的武强县政协主席许汝棣的首肯,并得到国月华、贾文灿、李福林、李永杰、郭书荣、张占勤、张凤雨、张民政等百名老干部和多年来研究张氏族谱的张士德的一致赞成,并纷纷和侯金栋一起投入到这项艰巨而又有意义的活动之中。然而,真正运作起来并不容易。一是在武强县2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能从民间找到作为文字“依据”东西很少。二是农村中“知情”老年人越来越少。三是民间的古碑、墓志、家谱之类的资料,经战火和洪水灾害毁坏的很多。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侯金栋同志牵头,老同学、老同事、老教师和众多的离退休老干部,以及在职在岗的机关干部和乡村中热心群众纷纷参与,没有报酬,都是自愿,凭的是一颗爱土爱乡之心。据统计,参与调查的人员可达千人以上。尤其是侯金栋同志,不畏艰辛,常常是近则骑自行车,远则租车或找有车的同志义务帮忙。风风雨雨,几乎跑遍了所有的村庄。白天调查走访,晚上整理资料。为查阅一部家谱,为抄录一则碑文,为走访一位知情的老人,有时要跑上两三趟。2012春天他在北京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之后,只修养了一个月就又紧张的投入到基层调查和整理书稿之中。
侯金栋的义举,感动了许多人士。有的一起进村去走访;有的主动出车帮忙;孙新城、耿同锁等还捐赠资金相助;在成书的各个环节,方志专家——衡水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武铁良及武强县地方志办公室积极给予指导和完善;在书成初稿之后,几名编委坐下来反复推敲、反复修改,最后由武强县润旺达总经理张博旺、衡水朗瑞尔实业公司董事长李忠敏、武强县通达汽修厂厂长栗书达、武强县永兴印刷厂厂长许大虎慷慨解囊付梓……众人拾柴,群策群力,历经前前后后四年的奋力拼搏,终于使这部不同寻常的志书问世。
极大的文史价值
《武强姓氏与村庄》,分为姓氏综述、名门望族、姓氏分布、姓氏支派、现代落藉、村庄概述、古墓探幽等章节,每个章节,都围绕武强县县域内的姓氏及村庄进行全方位的挖掘和展示,如在“姓氏综述”就分为“县域姓氏知多少、先古诸姓谁来早、明清迁民分几批、祖宗原是哪方人、立村姓氏哪去了、姓氏分布绕疑云”等多方面的内容;“名门望族”分为“源远流长林东李、仕宦绵绵武强孙、功高位显说刘姓、惊天动地一张门、一代文宗欧阳氏、世世功名贾家人、辛姓一族多忠烈、贺家后发北代村、李家村小族不小、名副其实大韩村、南郭发祥郭家院、北郭崛起堤南村”等;“村庄概述”则分为“县辖村庄消长、村庄名称浅析、村庄结构变迁、村庄划入徙出、村庄分分合合、村庄名称演变”等;“现代落籍”则把县域内近代外前来、和外迁出的各个姓氏人员姓名、居住地址及工作职务进行了考证和登录;“古墓探幽”则对“名人名墓、祖母立祖之墓、一坟多祖之墓、兄弟分别立祖之墓”等进行了详尽的考证。
《武强姓氏与村庄》涵盖浅析各村、各姓、各个宗族,各村、各姓、各个宗族并涉及许多古往今来的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充满了真实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一定的现实意义
《武强姓氏与村庄》一书对各个村、各个姓氏从古至今的“寻根”,有的是对古碑、墓志的考证,有的是有关志书的记载,有的是残留在民间少量家谱的见证,更多的则是村上的垂垂老者对旧时家谱、碑文的记忆和过去参加亲族“吃会”和祭祀活动的印记。资料十分弥足珍贵。许多年轻的同志看来书稿后激动的感言:“说真的,我们祖祖辈辈的生活在武强,过去并不清楚何年何月、又从何处迁徙而来,这本书恰好回答了我们的困惑。”宗族繁衍,人口流徙,特别是近代的战争、灾荒和近年来的改革开放,大量的武强人走出家乡,到外地创业安家。在编写《武强姓氏与村庄》的过程中,通过逐村诸姓的走访和挖掘,比较详尽的收录了居住在各地的武强籍人士,他们有的是不同级别的领导干部,有的是科技、教育工作者,有的是学者、作家、诗人,有的是普通公务员或职工,依托《武强姓氏与村庄》形成了一个人才网络,对开展招商引资等联谊活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联络图”。正如企业家张博旺所说:“书中把在全国各地的武强人都写了进去,可增进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构通,对我们企业的外联和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武强姓氏与村庄》一书,不仅把古代的武强籍清官、乡贤、义士及有声望名儒、艺人收录在各个姓氏的脉络之中,而且把抗战年代涌现出的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和解放后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道德楷模及各界名人也尽量的收录其中,如十五大党代表汤培茵、全国劳动模范李会明、汶川地震“河北省进川救灾第一人”的陈巧荣、28年义务管理公厕,被评为“2011年度感动河北十大新闻人物”的许久志、在民间奋斗14年挖掘整理鼓谱300多套的张栓紧等等,使该书在荣乡树典、尊老敬祖、和亲睦族、崇贤厚德中弘扬正气,起到了为建设“生态武强、文化武强、和谐武强”增砖添瓦的作用。
关键词:衡水,家谱,武强,姓氏,村庄
(来源: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