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辉
自1月14日起,宁波有媒体向市民征集最反感的十句官话套话,通过整理和网民投票,排出了十句市民最讨厌的官话套话,并转交浙江省宁波市“三思三创”领导小组办公室。(1月22日《现代金报》)
市民最讨厌的十句官话套话,经投票评出并转交官方,套用几句“最讨厌”的官话套话——不知领导是否会“高度重视”、“亲自批示”?不知各级是否会“深刻领会”、“狠抓落实”?此刻官方最需要明白的是,征集“最反感的十句官话套话”只是一个形式,事实上,所有的官话套话都令人反感招人讨厌,官方倘若只盯着“十句”,忽视了“十句”背后强大的民意指向,那便辜负此次活动了。
官话套话看起来郑重其事,听起来有板有眼,其实脱离实际、废话连篇,但对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毫无意义。这样的话语,自然没人喜欢,只限于在官场中自娱自乐、自欺欺人。
征集或转交市民反感的官话套话,事实上,媒体聚焦的绝非简单化的“最反感”“最讨厌”,而是整个官话套话的“话语体系”本身。因为,最反感最讨厌官话套话容易征集、评选,官话套话“话语体系”的转变、革新却异常艰难——官员缺乏有意义的信息,发言自然空洞乏味;官员不能深入百姓,发言自然高高在上;官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发言自然回避粉饰……
面对媒体的希冀、民众的诉求,各地各级干部如何对待官话套话,是一件很值得关注的事情。如果一些地方只是口头重视,背后依然抱着官话套话不放,这种口头表态就是最可怕的官话套话,即使表面上回避了最讨厌的十句官话套话,也会有新的十句最令人反感官话套话出现。因而,唯有将接受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内化为一种需求、动力,真正做到转变作风,这才能根除令人讨厌的官话套话的根源。官话套话,没有“最讨厌”,而是都讨厌。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