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滨 画
东莞市教育局今年取消高三寒假补课 高三学生将迎来“史上最长寒假” 学生反应褒贬不一
还有几天,高三学生将迎来22天不补课的“史上最长的寒假”。对于东莞市教育局今年取消高三寒假补课,东莞中学资深教师“@容易生气的驴”发微博赞成此举,不料一石激起千层浪,高三学生“不领情”,纷纷转发、评论表示取消补课“很失望”,对不补课感到“彷徨”,认为放假太久会变蠢,大声呐喊“求补课”。其中,高三学生“@小靓欣豪”还发数千字的长微博,表示东莞高三不补课会拉低全市的高考成绩,并且讥讽“@容易生气的驴”为了多放假不补课“很可笑”。对于有学生愿意甚至盼望补课的现象,“@容易生气的驴”认为“不是一代人上进心和求知欲的体现”。市教育局回应,今年寒假全省高三都不补课,学生不必担心叫停补课会拉低东莞高考成绩。
文/记者周伟良、喻莉萍、周睿鸣、陈臣
微博引争议:
取消高三补课学生“很失望”
东莞市教育局近日公布了东莞中小学校放假时间,高三学生将从1月27日开始寒假的幸福生活,22天不补课的假期堪称“史上最长高三寒假”。
高三寒假取消补课的消息一经传出,东莞中学一名有着20年教龄的资深教师“@容易生气的驴”当即发微博表达“狂喜之情”:“今天又传来全市高三寒假彻底不补课的新消息。从长远来看,少补课或不补课更符合教育规律,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所以无论今年取消补课出于何种原因,都是好事。”
“@容易生气的驴”称,毫不掩饰地说,得知寒假不补课的消息后,他的心情可以用“狂喜”来形容,既为自己,也为高三的孩子们。
微博发布不到一个小时,即有超过100名学生转发和评论,但出乎“@容易生气的驴”意料的是,来自高三学生的九成半以上的评论或转发都对寒假不补课表示失望。
部门回应:
全省高三寒假都不补课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东莞全面叫停全市高三学生寒假补课的做法是按照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实施的。对于有学生担心“东莞叫停补课会拉低东莞高考成绩”的问题,该负责人回应称:“今年寒假全省高三都不补课,不存在‘不公平’的问题,学生不需要担心。”
今年,根据市教育局日前公布的中小学寒假放假安排,全市普高、中职学校寒假从1月27日开始,下学期在2月18日正式上课,共放假22天,对于今年的高三学生来说,寒假多放了一个星期。
市教育局称,叫停高三寒假补课是为了留给学生更充裕的休息时间和调节时间。对于部分学生和老师反映的“不补课不安心”的问题,市教育相关负责人表示,学习关键靠自己,放假在家一样可以复习,而且能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进行更有自主性和针对性的学习。
反思:
学生求补课缺乏上进心
对于赞成取消高三补课引起学生非议,让“@容易生气的驴”出乎意料。“@容易生气的驴”分析,学生热衷补课,是因为坐在教室里补课,有上课铃、睡觉铃、起床铃的提醒,有班主任板着脸孔的巡视,有任课老师的随时答疑“点拨”,孩子们才感觉到踏实和安全。对于有学生愿意甚至盼望补课的现象,“@容易生气的驴”认为“不是一代人上进心和求知欲的体现”。“@容易生气的驴”说,高三学生离不开补课,不补课就恐惧心慌,这不但不能证明补课的合理性,反而恰恰是教育实践模式与教育价值追求所造成的恶果。
各方观点
补课派
不补课会变蠢
针对此事,东莞的一名高三学生“@小靓欣豪”发表了数千字的长微博《读后感》,“@小靓欣豪”认为,如果全广东省高三不补课,那确实是一种进步,但如果只是东莞,高考成绩会倒退。
网友“@袁佳小怡怡”认为,一生只有一次高考,事关学生的前途和命运,高三补课与否要按学生的意愿。“@袁佳小怡怡”表示:“强烈要求补课!”有学生认为,高三补课与否都要学习,与其在家学习,不如在学校集体学习。一网友称,在家的效率略比在学校低,而且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在家没人玩回学校可以跟同学玩。还有学生认为“因为不补课,待在家会越来越蠢。”
拒补派
一定要老师守着读书?
尽管很多学生为寒假补课彷徨和呐喊,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大惊小怪,学校不补课在家也可以学习。一名网友说:“去年这个时候他也很不厚道地认为补课好哇,至少能认真复习,但是现在我才知道,学会自己学习能学得更好更快。” 该网友认为,表面上看补课有用,实际上不过是出现安慰剂效应而已。“补课有没有用,有多大用途,过来人都清楚得很。”
另一名网友则对有同学为取消补课而失望甚至愤怒表示很“失望”。该网友说:“不会吧,我勒个去,难道一定要老师守着读书?”网友甚至质疑现在的学生能力:“在家就不会学习的?”
老师有话说:假期补课钱少负担重
实际上,除了“@容易生气的驴”在微博上明确赞成寒假不补课,还有很多“沉默的大多数”教师也赞成取消补课。东莞不少民办学校都要补课,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直言,高三补课时间太长了,一个寒假20多天,补课却占去了一大半。
既然不许收学生钱补课,那补课费从何而来?
据知情人士透露,有些地方政府每年会拨出一笔经费给学校作为补课费,但补课却是上级教育部门明文禁止的事情。
也有些学校从日常的办学经费中挤出部分钱去给老师当补课费,但往往杯水车薪,大多老师都不希望为了一点小钱去增加假期负担。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