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一米八的个子,敦厚实在,三十来岁的沈继军,干劲十足。他从无到有,用短短近四年时间在随州第三旧砖瓦厂建起了鄂西北一百万吨复合肥生产基地,公司资产规模达到2.7亿元。“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2012年,他当选“湖北省十大青年创业人物”。“看到国家的三农政策越来越好,我就想建一座现代化的肥料生产工厂,让农民兄弟用上放心肥、丰收肥、环保肥”,沈继军2008年开始投身三农,起家创业做肥料。2009年,正式成立湖北三得利肥业有限公司,他希望“农户得实惠,经销商得效益,公司得发展”。
创业之初,敢想敢为的他坚持高起点,科技兴企,兴建鄂西北第一条双高塔造粒生产线和双烘双冷造粒生产线,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他还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展开校企合作研发项目;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同研发并投产了控失复合肥、超级水稻专用肥;与南京农科院合作,在全国著名叶面肥专家邵建华教授的指导下,研发了大田作物及果蔬叶面肥。“肥料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没有十几二十年的沉淀,企业很难做大。”沈继军坦言,公司四年发展为现有规模,也遇到过许多困难。“农民最怕的是假肥,随州的肥料曾经在市场上受负面影响比较多。我们的品牌又比较新,很多人都不知道,也不敢用。”为了消除农民的疑虑,突破销售障碍,他想了很多办法。“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假肥,你们的肥比山东肥在价位上要便宜,是不是假冒产品?”
2010年5月底,沈继军带队在安徽太和镇的村庄推广肥料,当地习惯用山东肥,对他的肥料知之甚少,围观的群众议论纷纷,种田大户潘慧志就带头向他发问。“没有比较就没有区别,你可以对比着来用”,沈继军对自己的产品很自信,他指着身后的测土配方车说,“我们带来的测土车对你们当地的土壤进行了测试,土壤缺氮比较严重,磷元素也缺乏。我们公司有26-16-6含量的红锦天复合肥很适合你们的土壤。”
打量着红锦天肥料包装袋,潘慧志和在场的村民将信将疑。“你可以先付半吨的钱买一吨我们的肥料先试着用用”,沈继军的话让潘慧志动了心,当即购买了一吨推荐的红锦天小麦肥。
2011年6月,潘慧志专程来到随州,激动地告诉沈继军:“以前用山东肥,亩产1040斤,没想到使用了你们的肥料后,亩产达到了1180斤。村子里人现在都要用你们的肥呐!我不光要再用你们的肥,还要做你们的经销商呢!”
2011年10月8日,沈继军公司举办的洽谈合作会上,潘慧志一人就签订了3500吨肥料的订货合同。“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在随县安居镇蔬菜基地三得利肥料试验田,蔬菜生长茂盛;曾都区府河镇50亩水稻专用肥试验田,水稻不倒伏,结出的稻米颗粒饱满,平均每亩增产15%左右。辛勤播撒的种子总能赢来丰收的果实。
“我们在公路边做肥料试验田,免费提供农作物种子和肥料,收成归负责耕种的农民”,从2010年开始,沈继军在湖北、河南、甘肃、安徽、云南、陕西、江西等多个省进行试验田示范种植,点燃星星之火。2013年,他打算在全国做5000块示范试验田,展开产品推广的燎原之势。
贵州平坝县夏云镇不识字的老农黎如信,曾拿着他公司产品的包装袋到农资经销店说:“还是这个袋子上有像红太阳图的肥料好使,用着放心,我还要买这种袋子的肥料。”
2012年12月18日,三得利的百万吨复合肥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全国各地近千名农户代表和经销商云集,参会洽谈,当天签下8.5万吨的订单,收款1.8亿元。 (李婷)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