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群在美国蒙大拿州的牧场吃草 本版图片GJ
■如今西部牛仔已改变传统放牧方式
提起美国西部牛仔,人们往往想到骑马持枪、脚踩皮靴、穿粗布衣服的彪悍形象。如今的牛仔多已没有这些显著外貌特征,放牧方式更是与前辈大不相同。
过去的牛仔饲养牲畜的方式相对简单、原始、效率低,容易破坏自然环境;如今的牛仔注重可持续发展,把牧场打造成一个欣欣向荣的生态环境,同时从牧场挖掘出更多价值。
用新理念经营牧场
扎卡里·琼斯是蒙大拿州图多特牧场第五代主人,很小就学会骑马、套牛、扎围栏这些祖辈传下来的放牧技能。与祖辈不同的是,琼斯对经营牧场有一套新理念。
按传统放牧方式,牧人任由牛群吃草。这导致一片片草场被啃秃,需要购买大量干草喂牛。琼斯不是这样。他用便携式电子围栏把牛圈在一片地方吃草,等草减少到一定数量时,就移除围栏,把牛赶到另一片地方,让被啃过的草场生养休息一年或更久。琼斯手中有一张图表,显示牛群今后7个月吃草的地点。
便携式电子围栏在这种新的放牧方式中发挥重要作用。琼斯一个人花几小时就可架设1英里(1.6公里)长电子围栏,而同样长度的老式围栏需要数名劳动力花几天时间才能完成。
琼斯的放牧方式叫“整体管理”。牧业研究者托德·格雷厄姆最近几年在美国西部旅行,看到新一代牧场管理者的成长。“他们年轻,二三十岁,不受旧模式束缚。”
琼斯说,新的放牧理念把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看成合作对象,而不是需要征服的对手,通过合作获得更好结果。
琼斯去蒙大拿州立大学读书前,父亲比尔对他说:“你不一定要弄个牧场管理的学位,但是你一定要带回一个开放的头脑,愿意尝试新事物,挑战没有意义的传统。”
“我父亲凭借经验指导,许多老办法不再行得通。”琼斯说。
25年前,图多特牧场牛群数量饱和,加上贷款利率和能源价格高,牧场欠债将近60万美元。如今,牧场草料供给量增加两倍,植物品种增加,湿地环境改善,更多野生动物在这里安家,牧场走出债务危机,一片繁荣景象。
“我们好像有了三个牧场。”琼斯说。
一只鹰似乎感觉到牧场环境的改善,在一片湿地旁边的树上安家,不久生儿育女。
创立品牌开拓市场
吉姆·豪厄尔与妻子达妮埃拉在落基山西麓经营一家牧场,同样采用“整体管理”方式放牧。豪厄尔与朋友共同创办小型智库“萨沃里研究所”,从事牧场管理方面的研究并提供建议。
上世纪90年代,牧场植物品种不多,主要是蒲公英、雀麦草和肯塔基蓝草,如今这里生长着17种本地多年生植物,为牛群提供充足饲料。
“我们养的牛比过去多50%,”豪厄尔告诉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如何管理牛群是关键,它们既可以毁坏牧场,也可以滋养牧场。”
用“整体管理”放牧,牛生长得更自然,吃得更好,肉质佳,营养价值高。虽然售价较高,但仍受到消费者青睐。
J·巴·L牧场占地3万英亩,位于蒙大拿州美丽的森特尼尔河谷,黄石公园西北,主人是石油大亨约翰·D·洛克菲勒的曾孙女杜拉尼。南达科他州人布赖恩·厄林受雇管理牧场。
厄林像图多特牧场主人琼斯一样采用“整体管理”方式放牧,他和杜拉尼共同创建牛肉品牌“黄石草饲”。品牌创立之初,一些人不相信顾客愿意多花不少钱购买“纯天然”牛肉。
事实证明,顾客愿意为真正优质的产品买单。如今,整个北落基山脉地区的餐馆和烧烤爱好者都认可“黄石草饲”品牌,蒙大拿大学食堂为数以千计学生提供这个品牌的牛肉。去年,用这个品牌牛肉制作的菜肴卖出23万份。
杜拉尼说:“我们用过去不曾用的方式做事,结果开辟出一条保护土地的新路……很多人谈论可持续发展,我们已经付诸行动。”
杜拉尼热衷宣传在庄稼和牲畜生产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一些人认为她敢于“尝鲜”是因为她是洛克菲勒后人,有足够资金承受风险。
杜拉尼承认自己条件优越,但是她说:“我这样做没打算拿钱打水漂。”
容忍猛兽平衡生态
牛群受到狼和熊等猛兽袭击时,厄林不会轻易出手干预。他说,这些猛兽的存在可以控制鹿等食草动物的数量,保证牛群获得足够草料。
“我们可以容忍到一定程度,”厄林说,“我们想维持与狼相互尊重的关系,只要它们不过分侵扰,我们就不会把它们怎么样。”
J·巴·L牧场是度假牧场,经常接待想体验牛仔生活的游客,所得收入不菲。牧场把猛兽的存在作为招徕游客的一大卖点,以此证明牧场天然,充满野趣,能体验到真正的牛仔生活。
牧场今年夏天接待了不少高端客户,包括第三次到访的沃尔沃公司一名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亲朋好友。
来自纽约市的律师杰罗姆·康格莱斯带着十几岁的儿子亚当来牧场,和厄林一起骑马赶牛。亚当说,在牧场能看到很多东西,这里是“真正的西部”。
不少游客来牧场前,脑子里满是西部片中生存环境险恶的荒野景象,来到牧场后发现满目青葱,顿感心旷神怡。
“客户最初来我们这里是冲着(西部牧场)这个背景和可以骑马,”牧场管理者厄林说:“其实这里远不止这些。我敢说90%的游客离去时感动得想哭……人们都渴望触碰到一些真实的东西,这种渴望难以言传。”
如今的“牛仔”不再单纯靠卖牛肉赚钱。像J·巴·L牧场一样,图多特牧场也在发展旅游业,让游客可以狩猎、钓鱼。
“老式放牧正在给新模式让路,”蒙大拿州牧业研究者比尔·布赖恩说,“过去发展牧业的重点是以牺牲其他一切为代价生产牛肉。其实,生产牛肉与保护环境不冲突。”
养 牛获意外收获
牧场主琼斯与萨沃里研究所创建人之一豪厄尔共同成立草地有限责任公司,吸引外部投资,进一步挖掘牧场价值。
草地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人包括康涅狄格州智库资本研究所创建人兼所长约翰·富勒顿、绿色对冲基金经理拉里·伦特。
青草在他们眼中无异于黄金。富勒顿认为,牧场建立起的生态系统是比其他大多数金融财富更值钱的财富,“凭借这笔财富,我们可以赚到大笔钱”。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创建人、亿万富翁特德·特纳也加入到牧场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大约25年前他刚到蒙大拿州开发牧场时,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建设,只是想有一大片地方养犎牛,又叫北美野牛。他把家畜牛迁出牧场,引入犎牛。犎牛体型庞大,且耐热耐旱、耐粗饲,很有经济价值。
“我想在牧场看到它们的身影,后来才认识到迁入它们的意义。”特纳说。
牧场在卖给特纳前曾经因为过度放牧变得贫瘠,改为犎牛栖息地后逐渐恢复生机。不过,特纳和牧场管理者随后意识到,对犎牛的生长同样要适当控制,否则牧场环境可能再度恶化。他们控制犎牛数量的方法是引入狼和熊,增加牧场的生物多样性。
特纳眼下是美国第二大土地所有人,名下牧场分布在5个州,栖息着5.5万头犎牛,最大一家牧场“FlyingD”位于蒙大拿州博兹曼附近,仿佛一个巨大的野生动物园,动物种类繁多,从狼、熊到各种鹿应有尽有,十多种濒危动植物在特纳的牧场焕发生机。
如今,犎牛肉经特纳的连锁餐馆和食品店推广,出现在众多美国家庭的餐桌上;特纳的牧场成为私人牧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牧场总经理拉斯·米勒说:“特德(·特纳)认为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不矛盾,他由衷希望通过我们的犎牛行动证明,赚钱的同时可以维持健康的生态环境,给那些看起来无法并存的本地野生动物提供家园。”
特纳濒危物种基金会主席迈克·菲利普斯认为,如果足够多土地所有者参与到可持续发展进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将实现前所未有的进步”。 欧飒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