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泰安2月18日讯(记者 白雪) 民间有“正月理发死舅舅”的忌讳,不过泰城理发店年后开业以来,普遍生意不错,顾客以年轻人居多。民俗专家称,“正月理发死舅舅”是对“思旧”、“思舅”的误传,没有科学依据。
正月初八,泰城的理发店大多开业,来理发的人不少,大多得排队。在文化路一家理发店,两位女士在烫发,还有三四位等待剪发。理发师说,初六开始营业,来理发的大多是年轻人,几乎没来过老人和孩子。
在龙潭路一家理发店,28岁的林先生说,他正月初九上班,头发长了来剪剪,“新年开始上班,干净利索点见同事,我从不迷信‘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年轻人没那么多讲究。”
“理发店原有七个理发师,现在仅剩两个值班。理发烫发的人多,从早忙到晚,不少顾客得等半个小时。”理发师王先生说。
泰山学院汉语言文学院民俗专家李建说,正月不能理发在民间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清军入关后汉人以“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明朝的思念,意为“思旧”;有的说是一个理发匠贫穷买不起礼品,每年正月都为舅舅剃发,舅舅死后他很思念舅舅,民间就有了“剃发思舅”的说法。
李建说,民俗文化一个主要特征是口耳相传,在传习过程中产生变异,会与原意相差甚远。“正月理发死舅舅”是民俗文化的变异,“死舅”实际上是对“思旧”、“思舅”的一种误传,没有一点科学依据。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