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的光鲜难掩中国足球基础薄弱的现实。
日前,贝克汉姆即将出任中超联赛国际形象大使的消息引发热议。按照国人的习惯,一般不会拂人美意,但此次舆论几乎众口一词地提出了质疑的声音。有人调侃道,以小贝的形象魅力,何必跟中国足球牵上关系,当心“晚节不保”。
话虽然有些偏激,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问题。在地产资本的强势介入下,中超球员的身价和薪资水涨船高,展现出一片繁荣;但在内里,足球基础薄弱、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却是愈演愈烈。
中国足球,正像节衣缩食购买奢侈品的穷人一样,想挣面子却亏了里子。
大腕“镶边”争摆阔
要论花钱大方,中国足球不落人后。
去年是中超军备竞赛最为激烈的一年,恒大、申花、贵州等豪门球队,动辄拿出上亿资金来招兵买马。阿内尔卡、德罗巴、巴里奥斯这些名头响亮的外援球员,甚至会放弃在欧洲踢球的机会,纷纷来到中国淘金。他们的到来,也拉高了国内球员的身价,于汉超的转会费超过了3000万人民币。这笔钱放到欧洲,也能买一个足够实用的二流球星了。
教练的日子过得更是滋润,恒大主帅里皮的个人年薪达到了800万欧元,位列全球第三;中国队主帅卡马乔的年薪也排在了世界教练的第九位。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中国足协居然还忘记了这是一份要交税的合同,赞助方大连万达不肯补交税款,高达上千万人民币的差额都需要足协自己掏腰包解决。
球员和教练都要顶级的,如今代言人同样要向世界级靠拢。贝克汉姆绝对称得上是世界上人气最旺的足球明星之一,在央视IMG公司的撮合下,他基本确定成为中超联赛国际形象大使。据说这不需要花费太多钱,但以中国足球如今的形象,还真对不起贝大使这张脸。
新华社对此进行评价说,众多高薪出现,并不代表“劳苦大众”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国字号球队连战连败,青少年培养成为无源之水,这都让中超在世界足坛难逃“暴发户”、“世界球星养老院”的形象。
看来,一两个大腕“镶边”,只能装点一下门面。要想成为真正的高门显贵,还得有真正的积淀才行。
草根球队日子难熬
中国足球正面临着严重的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现象,跟阔佬们一掷千金相比,更多球队的处境让人唏嘘。
22日中午,一条微博再次引发热议。微博中称,新疆全运队结束了在广州的集训之后返乡,结果没有买到足够的座票,部分人需要站49小时火车回家,而足协官员却坐飞机先走了。
随后,该微博表示收到了足协方面的解释:“由于目前足协没有得到西域集团的继续赞助,没有资金为球员购买机票;且目前在春运高峰期间,无法为全体队员购买卧铺或硬座票,只能购买站票返回;同车的有教练及党委书记等足协领导。”但新疆队队内人士立即予以反驳,表示并无领导随行,并认为这是足协在找借口推卸责任。
专业队尚且如此,业余队的境遇就更加可想而知了。2013年足协杯还有一个多月开战,仍然欢迎业余球队的积极参与,但新颁布的《2013中国足协杯规程》中提高了场地条件及安保方面的要求标准,球队必须在通过足协资格审查后方能参赛。
按照新标准,一场比赛的场租加安保费将多达十余万元,这对那些平时踢球基本靠队员自筹队费的业余球队来说,几乎就是天文数字,他们很难承受。沈阳某业余球队甚至已经产生了弃权的打算:“我们这样的业余球队,平时踢球基本就是在学校的场地,费用也很低,但今年只能去铁西体育场和沈阳体育学院这样的中超、中甲联赛场地才能参加足协杯,可那里的场地费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咋分“蛋糕”要有计划
现在的中国足球,就像大学食堂里的饭菜,面上漂着几片油花肥肉,往下一探还是清汤寡水。
虽然有实力企业玩命砸钱,但这些钱都用在了什么地方、是否用得合理值得商榷。以万达投入的资金为例,相当一部分经由足协之手给了卡马乔。按照效果来看,几乎已经是打了水漂。即便是应用到“希望之星”计划的那部分,也带着“掐尖”的意思。对于长期无序发展的青少年培训体系而言,可谓杯水车薪。一些职业俱乐部缺乏长远计划,虽然投入不少但不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梯队人才匮乏,只能四处买人度日,做不了长久买卖。另外由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中西部很多足球苗子得不到更高水平的舞台,导致人才流失严重。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多投入一些钱到职业联赛里造势,并非是坏事。但重要的是,不能仅仅寄希望于用“眼球”来拯救足球,更应当趁着这个时机,合理切分“蛋糕”,避免资源的浪费。以英国为例,英超是商业化程度最高的职业联赛,但他们的各级联赛同样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英国的业余足球队都是以社区为组织的,无论大小都在英足总的管理之下,要求比较严格,运转也相当健康。多年的积淀,让很多业余的小球会也拥有自己的主场、较为稳定的阵容和训练体系,即便是碰上强队也能过过招。上个月,在英格兰足总杯第四轮比赛中,一支名叫卢顿的业余球队便客场淘汰了英超球队诺维奇,挺进16强,成为24年来首支淘汰英超球队的业余队。
看看,这才叫真正的底蕴。 (本报综合消息)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