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曲彦霖 孙淑玉
qlwbqyl@vip.163.com
春节期间,不少爱热闹的市民买来烟花爆竹,“嘭嘭”蹿上天的烟花给人带来不少乐趣。可花大价钱买来的烟花,放完后剩下的纸壳处理却成了难题。走街串巷的小贩、回收站都不收,楼下的垃圾桶又装不下,一来二去,这烟花纸壳就成了“烫手的山芋”。记者走访各小区发现,不少烟花纸壳都被“冷落”在门口,或扔到了垃圾箱外,给环卫没少“添堵”。
金沟寨小区外,物业正忙着清理烟花纸壳。 记者 孙淑玉 摄
现场>> 垃圾桶旁堆起空烟花纸壳
25日,在金沟寨小区地埋式垃圾桶旁,一堆燃放后的烟花纸壳和一编织袋红鞭炮屑堆了满满一地。由于部分烟花纸壳体积较大,垃圾桶根本装不下。早上10点多,一位身穿物业服的工作人员在清理空烟花纸壳,在不远处的空地上,一堆放完了的烟花纸壳正等着“被安置”。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早上开始他就没闲着,光清扫地上的鞭炮纸屑和放在路边的烟花纸壳就累得一头汗。
看着烟花纸壳是一个个空圆筒粘在一起,提起来却不轻快。尽管分量不轻,却没有人愿意回收。物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纸壳下尽是泥,桶上还有胶,以前还能卖点钱,可这两年就没人收了,所以很多人都直接扔了。
受“冷落”的烟花纸壳不在少数。随后记者来到兴隆街,一条小路上躺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空炮筒,旁边的一处小广场上铺着一片“红毯”,和几个零星的小烟花纸壳。一位居民经过时差点被绊倒,这位居民说,不知是谁家的,大伙都只等小区物业来清理。
居民>> 存着占地方,白送都没人收
不是不想卖,而是没人收。市民李先生是个爱热闹的人,过节买了四五个烟花,可没想到的是,对剩下烟花筒的处理犯了愁。看到有小贩走巷串街,他就赶忙上前询问,可人家一摆手:不收!
本以为过年期间不收,想等过完十五再问问,李先生费了好大劲儿把烟花纸壳挪到小棚外,认真地存起来,不料正月十五过后,小区里回收废品的小贩陆续经过,根本没人收。“放在门口挡道也不是个事儿啊。”李先生寻思直接送给小贩,没曾想,即使是免费赠送小贩们依然不收。
25日,记者在华茂街前后看到4个小贩,记者上前询问,听说要卖烟花纸壳,小贩们都直摇头。“去年收的人就少,今年干脆就没有了。这东西没人要,别费劲了,还不如直接扔了。”一位收废品的小贩干脆地说。
回收站>> 都降价了,回收根本不划算
在金沟寨一处废品回收站外,成堆的礼品盒挤满了前来送货的小车。上午9点左右,陆续有市民打来电话询问纸壳的回收价格。听记者询问烟花纸壳,废品站老板袁女士连连摆手,“纸壳都卖不上价,谁还费那事?”袁女士说,去年还零散收点烟花纸壳,将泥土、火药残渣等除去,勉强混着卖点还行,今年随着废纸壳降价,回收根本不划算。
向阳社区一家废品收购站老板告诉记者,往年硬纸壳、包装盒等纸壳能卖到6毛钱左右,今年回收价格仅4毛钱,只有报纸等回收价格略高。“降价后就更挑了,没人费那事。”这家老板告诉记者,往年还有回收站收烟花纸壳,这两年几乎没人愿意沾手。烟花纸壳上的土处理起来特别麻烦,大的废品回收站根本不爱要。
环卫>> 好在烟花纸壳能焚烧,不然更麻烦
记者在华茂、兴隆、金沟寨等老社区走访发现,尽管不少环卫工和物业工作人员一早就忙活着处理,但小广场和部分居民楼下仍散落着不少残渣。
记者联系到烟台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春节期间每天产生的烟花爆竹垃圾有150多吨,其中初八、初九企业燃放的“开门炮”和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每天产生的烟花爆竹垃圾能达到约200吨。
对于市民丢弃烟花爆竹垃圾,目前主要是进行焚烧和填埋处理。这位工作人员无奈地说,“烟花纸壳相对好处理,要不就更麻烦了。”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