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

2013年02月26日07:17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凯西·科恩 著

  安燕玲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6

  处理戏弄嘲笑(2)

  有效处理嘲笑

  孩子被嘲笑时,你很想替他打抱不平。看到孩子被别人嘲笑后这么痛苦,你自然想竭尽全力去制止。但是你的介入不仅没解决任何问题,同时,也没有教给孩子以后如何应对别人的嘲笑。毕竟,被嘲笑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其实,很多应对嘲笑的方法可以在家里学习和练习。你们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一个扮演“嘲笑者”,一个扮演“被嘲笑者”。练习下面的方法,要记住:让孩子练习不同的方法,因为如果一种方法使用得太频繁,就不起作用了。你需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1.一笑了之。教给孩子看到嘲笑当中幽默的一面,反过来让嘲笑他的孩子感到嘲笑别人的行为很愚蠢。这并不是说让孩子反过来嘲笑对方,去激怒他。而是把嘲笑别人看做是愚蠢的行为,削弱“嘲笑者”的力量。让“嘲笑者”看到嘲笑并不能使你的孩子难过。

  2.走开。在回应完嘲笑之后,孩子们经常会忘记应该立刻走开。他们往往还在等待对方的回应,但是这样做会让嘲笑继续进行下去,而不能让对方立刻停止嘲笑。提醒孩子:在反击之后,必须走开。这样他就能掌控沟通的主动权。

  3.学习“有步骤地忽略对方”。这种回应方式与简单的不去理睬对方不太一样。“有步骤地忽略对方”需要做另外一件事情。例如:如果孩子在教室受到嘲笑,不能走开,那他可以找来笔和纸,写些东西。一边写一边想一想避免嘲笑的小提醒:“保持我的幽默感。”

  4.问一个不相干的问题。这个方法不能经常使用。但是你一旦使用,效果会很显著。十一岁的萨拉在遇到男生故意问她穿胸罩的事情时,就用了这个方法。她转向这群男生,若无其事地问道“你们知道现在几点了?”然后走开。这群男生对她的问题感到很惊讶,停止了对她的嘲笑,她也就趁机走开了。

  5.结交合得来的朋友。你一定听说过“人多势众”这个词。如果你和一个朋友在一起,嘲笑者一般不太会想要嘲笑你。如果你和一群朋友在一起,他们就更不可能嘲笑你了。鼓励孩子结交朋友,特别是当周围有爱嘲笑人的孩子时。

  6.避开嘲笑你的人。很显然,你应该避开嘲笑你的人。但是有的孩子会试图直接嘲笑对方,或者刺激对方,结果招来更多的嘲笑。教导孩子避开嘲笑他的人。鼓励他结交正直的、有“好朋友”特质的孩子。

  7.承认错误,继续生活。当孩子在学校的运动会上或者课堂回答问题犯错的时候,这个方法特别有用。提醒孩子:每个人都可能犯错,错误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孩子可以用这样的话来回应错误:“你说得对,我搞砸了。我下次会做好的。”

  8.说出事实。如果有人挑衅你的孩子,告诉孩子不要批评,只要指出对方做了什么干扰他的事情,不要说:“住手!你让我很烦!”而要说:“你在踢我的椅子。”不带批评地说出事实,就给了对方一个面子,让他停止再踢椅子。

  9.给他“难看的脸色”。你需要坐在镜子前,和孩子一起练习怎么做“难看的脸色”。有的孩子有天使一般的面孔,很难想象他们能摆出一副“难看的脸色”!但是对于不善言辞或者不喜欢用言语反击的孩子,冷笑或者“难看的脸色”能和语言一样产生威力。关键都在于用什么姿态来表达。和孩子一起想出一种能体现他自信的姿态,多鼓励他所付出的努力。

  10.直接面对别人的窃窃私语。背后议论之所以能中伤别人,是因为它是偷偷摸摸拐弯抹角进行的。可以通过“你有什么想和我说的吗?”来直接挑战这种行为。不允许对方没有澄清事实,在背后议论。喜欢背后议论人的孩子之所以这么做,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没有人会挑明他们在做什么。直接面对他们的行为,不要带任何情绪,通常能有效制止这种行为的继续发生。

  11.学习一些反击对方的话语。对于小一点的孩子,你需要教给他如何反击“嘲笑者”。而大一点的孩子,通常能马上想出反击的话语。记住:有的孩子本身就不是“会反击”的孩子。如果这类型的孩子与“嘲笑者”对抗的话,他们注定会失败。所以,对于这种孩子,重要的是要学会“反击之后,马上走开”。其他比较胆小的孩子可以使用给他“难看的脸色”或者“和朋友在一起”的方法。如果孩子对反击对方感到不自在的话,那就不要让他反击。要研究孩子的个性,找到最适合他的方法。

  反击的话语:

  “就因为我不高兴,你就幸灾乐祸吗?”

  “哦,我还有什么好说的,该说的你都说了。”

  “你在开玩笑,是吧?”

  “随便你。”

  12.寻找有成人的地方。被嘲笑的时候,滥告状通常是不可取的办法。我不会鼓励孩子去告状,除非孩子身心都受到伤害和威胁。告状的孩子通常会成为嘲笑的目标。但是,有个合理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去寻找有成人的地方。例如:在操场上玩的时候,通常会有一个成人在看管,可以让孩子在看管老师附近玩耍。如果有成人在场,“嘲笑者”很少会嘲笑其他孩子,并且他们也不会把你的孩子看成是告状的人。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