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者,何处安放他们的晚年--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失独者,何处安放他们的晚年

2013年02月28日01:59    来源:长沙晚报    手机看新闻

记者 胡媛媛

  春节过后的长沙,一群特殊的网友会聚在一起,他们时而说说笑笑,时而抱头痛哭。他们是一群失独父母。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人生至痛。而如果是唯一的孩子过早离世,这种痛更是无以复加。

  他们暮年丧子,不能再生育,不仅要独自面对精神的空虚、养老的压力,有的更面临着窘迫的经济困境。在“积谷防饥、养儿防老”的老话面前,被称为“失独者”的他们只有一声叹息:临终之时,陪在他们身边的会是谁?能有谁?

  有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百万个失独家庭。在湖南,在册的“失独家庭”已近2万人,其中长沙2321个。当失独人群养老成为逼近眼前的社会问题,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面临拷问:如何探寻出一条自救和他救的结合之路,让失独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暮年失子

  生命轨道从此转变方向

  郭红(化名)的家位于八一路旁一处老旧楼栋中,走进阴暗湿冷的楼洞,身子猛然一凉。

  为了躲避熟人,62岁的郭红已甚少走出家门,偶尔外出买个菜,有人不经意问起她的孩子,她便说:“女儿在国外。”说完,匆匆回家,关上门直流眼泪。

  19年前21岁的女儿患红斑狼疮去世,生命在最灿烂的时候戛然而止。在这个孤单冷清的家里,郭红从日日饮泣到无奈接受现实,可只要听到女儿名字还是落泪:“孩子刚走的那几年,总是不由自主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中,想得多了有时也会梦见她,但更多时候越想越伤心,越想越难以入睡。”

  生活也变了,女儿走后,丈夫很快与郭红离异。原本三口之家一起逛的商场,她再未踏足;原本爱聚爱笑的她,开始逃避亲友同事,“听同龄人讲述起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就会钻心地疼,什么饺子、汤圆以前都是喜欢吃的,现在也基本不吃了。”为了不让郭红睹物伤心,亲人们将女儿的照片和物品都带走了。一个人的家虽被郭红收拾得很整洁,可大多数时间里,她都是呆坐在沙发上,茫然看着窗外。

  “想过年纪再大点怎么过吗?”许久,郭红才轻轻回答:“不敢想,也不愿想。”

  如果时间能够倒退,家住定王台的李月(化名)多么希望跳过2004年5月那一天。

  在那天前,29岁的儿子一直是李月的骄傲,在工厂工作的小伙子开朗热情、人缘极佳,见过的人都说李月养了一个好儿子。可就在那个清晨,儿子爬起床接电话时,猝然倒地再没有醒来。“我想跟他一起走,可舍不得我的小孙孙。”儿子走后很长一段时间,李月夜夜站在湘江边,哭到眼泪都流不出来,亲人们总是远远尾随,担心她突然想不开。

  日子还得继续,慢慢平静的李月却再走不出伤痛:不希望别人来家中探望,只要听见有人谈论儿女就马上走开,即便是在反复沟通后接受了记者采访,她也只愿在社区小花园中略坐一坐。“不要透露我的名字。”李月说,她看不得别人的同情,每次面对那些眼神总会难过好多天。

  微薄的退休金如今支撑着李月的生计,可对患有哮喘、心脏病多病缠身的她来说,这些远远不够。而她最担心的则是:如果有天病得爬不起,在身边照顾的能有谁?

  不久前,一段名为《空巢一生》的中国失独家庭调查视频,短时间内就在互联网上获得数以百万计的点击率。更多的郭红、李月在视频中真实展现着孤独、悲凉的生命状态,也开始让人们意识到:对于暮年丧失独生儿女的人而言,生命轨道从此转变方向,养老、病护以及经济困窘等巨石,正阻隔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抱团取暖

  自我寻觅的养老之路

  生活没有按下停止键,但按下了静音键,孩子走了,连同那种叫天伦之乐的美好也一并消失了。遭遇人生变故的失独者一部分选择“隐形”生活,在暗室中悲泣,节日与他们无关,笑声与他们无缘。而另一部分人则在悲痛中自救:通过组建公益机构或QQ群、微博群等寻找到同命运人,以求心灵的慰藉,一起抱团取暖、跨越悲伤。

  这绝对是一场不同寻常的“网友见面”,春节过后的长沙,一群失独父母相约而聚。在“同是天涯沦落人”面前,他们时而说说笑笑,时而抱头痛哭,倾诉之后大家才觉得心里轻松了一些。

  “我们是两面人,在别人面前,总会显得坚强,但回到家中,深夜合上眼后,却默默哭泣。只有面对群里的兄弟姐妹,我们才能毫无顾忌地倾吐。”邵阳人老戴,2012年以“木棉花”的网名创建了湖南失独联盟,至今已有28名网友加入其中。他们中不少人网名带着失子的悲伤,同样的命运也让他们愿意彼此袒露心扉。

  “18岁爱子的突然离世,让我意识到在湖南甚至全国,还有很多这样的家庭,我们需要一个逃离世俗却又能安放心灵的家园。”对入群的每一个失独者,老戴会主动找他们聊天,一开始对方往往刻意回避往事,时间长了,失子之痛、生活之惑倾泻而出。

  “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伤心欲绝的故事,孩子离去后他们更饱受精神寂寞。QQ诉说成为一个释放的出口,过来人的开导比其他人怜悯式的劝慰,效果要好一些。”老戴说,湖南失独联盟的本质不仅仅是心理抚慰,他更希望通过失独家庭的“群聚”让更多人走出阴霾、积极向上。如今,群友中结为好友的不少,谁有困难大家都愿出点子、搭帮手,来到对方所在的城市,也总会想着见个面、聊一聊。

  在武汉,由失独家庭组成的公益组织“连心家园”,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帮助失独者走出痛苦,还成立歌唱队、舞蹈队等,并组织大家为社会奉献爱心。重庆亦在政府支持下,组建了10余个失独家庭联谊会,定期开展集体活动。而不少地方的“失独家园”则以网络形式出现,这里成为失独者相互倾诉、交流的精神家园。

  抱团取暖,无疑成为不少失独者自我寻觅的养老方式——在这里,他们可获得精神层面的暂时慰藉。“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留在时光里……”在加入失独群半年后,网友“心下雪”说,虽然听到这首歌时还是会流泪,但至少知道可以在哪获得些许抚慰。

  救助机制

  谁能给予他们物质精神赡养

  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最主要、最传统的养老方式,失独则意味着这一养老方式的失去。

  正如有失独者感慨:“QQ群是温暖的,却又是能力有限的。”抱团取暖作为一种自救,并不能深层次解决失独家庭的困境。真正了解他们的现实需求,给予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实现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帮扶力量的整合才是当务之急。

  早在2007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财政部已决定,对失独家庭中母亲年满49岁的每月给予不低于100元的扶助金,2012年1月1日起,这一标准又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35元。湖南目前按国家标准执行,长沙市芙蓉区和岳麓区等从2008年开始已提高扶助标准至每人每月400元。

  与此同时,帮扶失独者的志愿者团队逐渐涌现,2011年4月,湖南关心失独者QQ群成立,欲向失独者提供一对一帮助。长沙市雨花区推出“温心计划”公益行动,走进失独家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尽可能提供精神与物质帮扶。

  失独家庭正获得越来越多关注,可面对其现实需求,似乎还有许多难题待解。

  省政协委员、长沙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刘激扬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失独父母年龄在50岁上下,其中不少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癌症、瘫痪等重大疾病,因为承受不了丧子之痛,有的长期患有不同程度忧郁症。而在饱受身心痛苦的同时,一些失独者因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而经济困难,甚至要依靠低保生活。“目前的社保医疗政策、养老服务体系,并未针对失独群体给予特定或细化保障,这使得失独者在年高体弱后、养老就医时变得彷徨无助。经济困顿者感受则更为明显,毕竟现有补贴金额能发挥的帮扶作用很有限。”

  长沙“和文化研究会”志愿者邹春华已连续4年帮扶失独人群,在她看来,相比物质抚慰,对于失独老人的精神和情感赡养更是迫在眉睫。“失独家庭门难进,心门更难以打开,普通人一句不经意的话语或许会引来他们的怒目相对或者失声痛哭。”为了让一位失独者接受自己,邹春华曾四次登门。而她接触的这一群体中有的为躲避世俗人伦几易其家,更多的面对别人善意询问隐痛作答:“怎么都没有见过你们的孩子?”“他在外工作,很少回来。”“有没有孙子啊?”“他们丁克”……

  “很多失独者不愿接触社会,他们的心理变得脆弱敏感,甚至自我封闭。而目前,社会对于失独群体的心理救助机制和专业心理疏导机构几乎没有。”邹春华感慨。

  想领养一个孩子,却无奈于手续繁杂;年纪大了的失独父母入住养老院或住院,常遭遇需要子女签字的尴尬……不少人告诉记者,在失去独子后,对于世俗的名利与金钱,他们早已置之度外,但现实中面临的困顿总让他们担心:垂垂老矣时,究竟该何处安享晚年?

  专家建言

  设立失独养老院抚慰心灵

  完整的家庭,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容商榷的核心价值,而该价值一旦失去,脆弱与无助就无可避免依附在失独者心上。当下失独家庭养老成为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在刚结束不久的湖南省“两会”上,“关注失独”频频引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声。

  “省政府应尽快出台《湖南省失独家庭养老扶助制度的意见》,完善失独家庭养老扶助体系!” 刘激扬建议,湖南应在国家现有规定上提高对失独家庭的补助标准,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如果女方年满49岁,父母双方每人每月300元,女方年满60岁,父母双方每人每月600元。同时在给予日常补助之余,还为失独家庭一次性补助1至2万元。”此外她认为,政府可出资为失独父母购买养老、医疗以及意外保险,保障这一人群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民政部门要放宽领养条件,为失独家庭搭建合法收养、领养儿童的平台;卫生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为其提供心理救助与疏导。

  “由于情感受伤,很多失独者不愿入住现有的养老机构,他们更愿意抱团取暖、一起生活。”省人大代表薛开伍长期关注失独者群体,在他看来,能把失独群体的养老问题研究好、解决好,对于中国的全民养老就有开拓意义。

  “可由政府出资设立专门的失独者养老院,让他们彼此获得精神依靠,同时考虑建立计划生育失独基金和失独保险。”薛开伍说,对失独群体要开展不同层次服务,对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重视心理疏导、义诊咨询、亲情关怀等多元服务;对生活困难的家庭,则加大扶助力度,保证养老无忧。此外他还格外看重群众的力量,“建议全社会多形式参与,通过群团组织、组建公益群体、利用爱心网络等传播温情力量,助力失独者走出阴霾。

  去年9月民政部透露,他们已关注到失独家庭养老问题,并将对此统筹研究,“下一步研究时,可以考虑参照‘三无’老人,来解决他们的一些问题”。

  “抓好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失独和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等工作!”今年1月26日,在湖南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当天,关注失独家庭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当前,有关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对该群体更有效、更长效的帮扶措施。

  日前,一封名为《呼吁创立“天使节”——让失独家庭感受社会关爱》的倡议在网上转发,网友倡议将每年5月20日定为“天使节”——为失独者送爱的节日。

  涓涓爱流正在向那些孤行的身影汇聚,但愿不久将来,失独不再意味着“空巢一生”,他们的人生路上,有你有我也有他。

  失独家庭数据

  单位:(个)

  全国超100万

  湖南18133

  长沙2321

  株洲1047

  湘潭1034

  制图 余宁山

(来源:长沙晚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