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遗恨  墨宝传芳--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帝师遗恨  墨宝传芳

2013年02月28日07:28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对联

  翁同龢

  逸白

  晚清时期,社会动乱,政治变化之急速,从古至今未曾有之。而在这段历史人物中,不得不提及一个人,他初为清朝状元,后披顶戴花翎,晋升为朝中一品大员,贵为同治、光绪皇帝之师,被康有为称之:“维新第一人”,其自身的书法造诣更是在同治、光绪年间被推为第一,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就是翁同龢。

  翁同龢两度担任军机大臣,1895年起兼任总理衙门大臣。中法战争时坚决主张抗法,中日甲午战争时力持主战,主张由光绪帝亲政,变法图强,支持维新派,为“帝党”的重要人物。翁同龢自身以书法名扬于时,其诗词、书法自成一家,联语也多有可读。

  翁同龢身为两帝之师,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书法遒劲,天骨开张。早年从习欧、楮、柳、赵,书法崇尚瘦劲;中年转学颜体,取其浑厚,又兼学苏轼、米芾,书出新意;晚年得力于北碑,平淡中见精神。他博采众长,对唐代颜真卿和北魏碑版潜心揣摩,参以己意,并吸收刘墉、钱沣、何绍基等人之长,将赵子昂、董其昌的柔和流畅溶入其中。他深得颜真卿书法之精髓,写出具有自己个性的书法艺术作品,从而形成了翁字的独特书风,成为晚清颇具影响的书法家。这幅书法对联为翁同龢楷书,字体方正茂密,布局端正合理,笔力雄强圆润,结字左紧右舒,正书横划端平,左右竖笔略微呈向内的弧线,给人一种厚重端庄的感觉,同时使得整个字体的结构圆紧浑厚,从这便可以看出他内藏的深厚底蕴,而且翁同龢十分巧妙地用藏锋和中锋,形成力透纸背的效果,更体现了其腕力之强健。同时综合其苍老劲道的书风便可以推测出这幅作品大致为翁同龢中年以后所作。这副对联的内容“张皇古初不类时论,排列书史坐收大权”。可以看出是他当时对于古代某位书法大家书法造诣的肯定,以及十分敬仰那位书法家而做的评论。不过这句话放到现在来看,用在他本人身上也毫不为过。

  然而世事难料,由于翁同龢支持康有为等人戊戌变法和维新主张,并力促学生光绪帝主政,为“帝派”之中流砥柱,这引起了慈禧的注意,不久便被慈禧以莫须有的罪名,贬罚回乡,而且慈禧还交代地方官须对其“严加监管”。堂堂帝师,历任各重要职位的政治风云人物,一个为杨乃武与小白菜平反冤案的名臣,一名力主抗日,变法维新的忠臣,一位青史留名的书法大家,留下四句话:“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便撒手人寰,而这短短二十个字,道尽了他一生的宦海沉浮和无限的忧伤。虽然翁同龢晚年报国无门的遗恨已随着清风,湮没于历史车轮的滚滚尘埃之中,但是他留下的墨宝会将他的名字永远镌刻于中国书画艺术史的漫漫长卷之上。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