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花在工作中。记者陈卓达 摄
本报讯 (记者鲁浩)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优秀环卫工人”颁奖仪式上,蓬江区环卫局堤东环卫站环卫工人、班组长陈秀花获得了“全国优秀环卫工人”称号,她也是江门市唯一一位获该殊荣的环卫工人。据悉,此次获表彰的共有332名环卫工作者,广东共有15名。
陈秀花从业15年来做梦都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环卫工人竟然能去北京领奖,而且还是如此高的荣誉。”昨天,陈秀花刚从北京领奖回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332名“全国优秀”中
她年龄最小
记者了解到,近年环卫工的招工遇到了非常大的困境,环卫工的年龄偏大、鲜有人加入环卫工队伍等成了绝大部分环卫站在招工方面上面临的最大问题。
堤东站的雷站长介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站里一个人都没有招进来,而且绝大部分环卫工都超过了45岁,陈秀花是站里年纪最小的。” 2月26日晚,陈秀花开完环卫工人表彰大会,意外得知,她也是全国所有获奖环卫工里年纪最小的。
据蓬江区环卫局介绍,陈秀花热爱环卫工作,2007年和2009年度被蓬江区环卫局评为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为蓬江区先进环卫工作者,其所在的江华清扫组被评为蓬江区先进环卫班组。
踏实的她
“扫街”一干就是15年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陈秀花从23岁就开始从事环卫工工作了。
1998年,陈秀花还是一个全职主妇,由于家里经济负担重,需要找份工作,一直从事环卫工作的家公家婆提议她也去“扫街”。当时一听,她觉得接受不了。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陈秀花跟着家公家婆去扫大街了。
工作的过程比她想象的还糟糕,一天下来腰酸骨痛,累得不得了,陈秀花也曾想不干了。但得到了丈夫不断的安慰和鼓励,这样一干下来,就是15年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区绝大多数环卫工人都来自市区周边的郊区和农村。陈秀花也是一样,她家住在礼乐,上班时每天清早4时天还没亮,就得骑近一个小时路程的自行车到市区。
有段时间,陈秀花做上门收集垃圾的工作,一天上门收集垃圾要走十四五个楼梯150多户。
乐观的她
也曾羞于穿工作服逛街
在清扫大街时,偶尔会受到商铺的刁难,故意把垃圾撒到马路上来,但陈秀花不恼不火,耐心地劝说他们,跟他们讲道理。陈秀花以自己的友好诚恳态度,赢得了理解和尊重,渐渐地同商户、居民熟了,后来还和他们成了朋友。
刚参加工作时,陈秀花非常怕别人看不起。“站在大街上扫马路几乎都会将口罩遮住了整个脸,生怕人认出来,被别人笑话。”那时候,陈秀花每次工作完就立刻想把工作服脱掉。
陈秀花说,现在做的时间久了,在这行里找到了自我认同感,“我们的职业也是三百六十行工种中的一种,工作不分高低贵贱。现在下班后,我就直接穿着工作服去菜市场,很自然了。”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