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内的柔情女警--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高墙内的柔情女警

2013年03月08日12:26    来源: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两名女警走在高墙下,她们将青春奉献在这里。

对女性羁押人员的心理辅导是女警们的重要工作内容。

值班的夜晚,不忘学习充实自己。

冰冷的铁窗隔不住女警们对羁押人员的关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警们也不例外。

  她们,用自己女性的柔情一次次让执迷不悟的在押人员悔悟,成为高墙内不为外界所知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月7日,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来到日照市看守所,真实记录了那些每天与监室、走廊和女犯面对面的看守所女警。
一位新女警的角色转换
看守所是个特殊的环境,看守民警也是个特殊的警种,由于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存在,必然需要女性的看守民警。日照市看守所内有14名女看守民警,平均年龄只有30岁。刚成为看守女警时,她们都觉得,当个管教民警既轻松又单调,只要在押嫌犯不出安全事故就行。
然而,走进这个由高墙和电网间隔的“封闭世界”之后,他们才渐渐发现这份看似简单的管教工作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24岁的张丽群就是日照市看守所的一名女看守民警,也是看守女警里年纪最小,工作时间最短的一位。2011年大学毕业后,她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日照市特警支队,成了一名令人羡慕的女特警。2012年11月1日,她被分配到日照市看守所做“女监警”。
“说实话,没正式工作之前我觉得这肯定是一份轻松又单调的生活,只要每天在监区外巡逻就行。”,张丽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但第一天上班,张丽群就感觉有点“懵”,曾经天不怕地不怕的女特警害怕了。
“上班时正赶上监区放风,当时我走在监区外的走廊上,看着铁门内出来放风的嫌疑人,心里出现了莫名的恐惧和担忧。”张丽群说。
张丽群的心思也被看守所里工作时间较长的看守女警看在眼里。他们将自己多年从事监管工作的经验传授给她,张丽群也渐渐地克服了这方面的恐惧。
温柔战术,有的放矢
日照市看守所副所长崔为娟从事女看守人员的监管工作两年,她总结出了不少的监管经验。
崔为娟告诉记者,日照市看守所内共有5个女性监室,月均在押人员在60人左右。在这些女性犯罪嫌疑人中,有的对犯下的罪过后悔莫及,对自己的未来深感担忧或绝望,感到无脸见人想一死了之;有的对自己犯下的罪孽却不思悔改,始终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经常与管教民警消极对抗;有的则是几进几出看守所的“老油条”,根本不当回事。
但崔为娟和所内的其他女警们却有自己的“温柔战术”。
“所有的人都是渴望被关注的,这些女在押人员同样如此。女性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她们平时琐事多、猜疑多,心理压力大。我们就根据每个在押人员的的不同情况不同需求,或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的照顾,或在思想上多进行交流,以温暖的互动来感化她们。”崔为娟说。
在2012年,女子监区累计关押300余人,未发生任何责任事故和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及时发现自杀苗头8起,出所人员无一人重新犯罪,8名留所服刑人员因改造积极被减刑。
真情感化,重新做人
2011年8月11日,日照东港区人胡某因怀疑其男友与别的女人有染而对男友进行跟踪,当晚8点30分,胡某跟踪男友至东港区石臼街道林家滩商业街的租住处门前时,被男友发现,二人发生争执。争执过程中,胡某持事先准备好的水果刀朝男友腹部、胸部等部位连捅数刀,致男友心脏破裂大出血死亡。最终胡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胡某在日照市看守所暂时羁押期间,情绪反复无常,经常发脾气,经常说还不如死了算了,可以替受害人偿命,也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
看守所的女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考虑到胡某的家庭生活非常困难,母亲体弱多病,便多次买上水果牛奶和米面等营养品和生活必需品到其家中走访,并在胡某过生日时买来蛋糕为其庆祝,鼓励其积极改造,争取宽大处理,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不懈的努力终于让胡某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开始安心接受教育,遵守监规,最终被安全送到女子监狱服刑。事后,胡某的父母感激地对民警们说:“没有你们,我的闺女就没救了,谢谢你们给了她积极改造活下去的勇气。”
在日照市看守所女子监区,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女警们充满人性化的关怀对女性在押人员来说不仅是一副抚平伤痛的良药,更是一种精神的支持,一种心灵的安慰,一种强大的转化动力。

(来源:齐鲁晚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