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七台河市市长韩立华。资料图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8日讯 (记者 倪伟龄) 七台河市作为资源型转型煤城,如何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全国“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七台河市长韩立华。
当谈及如何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时,韩立华提出要突破四个瓶颈。
——突破产业项目建设瓶颈。始终坚持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竞争能力的首要措施,按照“依托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基本思路,举全市之力推进实施产业项目牵动战略。促进煤炭产业精深发展,按照“稳煤、控焦、兴化”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快资源勘探、煤矿整合、现代化大型矿井建设步伐,稳定原煤产量,谋划发展以焦炭、煤气、焦油、粗苯为原料的合成化工、精细化工、材料化工项目,构建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造现代产业成长发展环境,加大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在引进开发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最新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上求突破,在引进产业发展学科带头人上下功夫,力争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引进一个人才带动发展一批项目。加快发展非煤转型优势产业。大力引进畜产品深加工项目,形成完整的畜牧业产业链,引进矿山机械制造、制药、木制品加工等企业,加大优势产业规模。做大做活三产服务业。打造黑龙江省东部物流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引力引进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商业服务体系,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
——突破产业园区建设瓶颈。进一步明确园区发展定位,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园区招商措施,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招商引资上项目、优化结构促转型、做大总量快发展的有效载体,本着突出重点、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加快建设重点产业园区,使之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强劲增长新动力。
——突破经济发展环境瓶颈。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快捷低廉的交易环境、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结时限,降低行政收费。推行产业项目审批全程“保姆式”服务、项目集中会办制、专职部门全程代办制、限时办结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工商登记审批程序,落实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突破资金不足瓶颈。将把融资平台建设作为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增强民生保障能力的重要措施,创新融资服务方式。用好国家循环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两个试点市政策。引进体制机制灵活、追求个性服务的民营银行、外资银行、专业银行、地方国有银行,探索发展区域性股份制村镇银行,支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引进风险投资机构,引导其参与到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高的项目建设,参与煤矿资源整合、煤化工产业延伸发展、产业园区建设运营等重点工作。
代表小资料:
韩立华,男,汉族,1963年11月生,黑龙江兰西人,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7月参加工作,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毕业,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共七台河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经济网“寻求推进改革开放的最大公约数——2013两会专题”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