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警卫员之子还原项英遇害经过--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幸存警卫员之子还原项英遇害经过

2013年03月09日07:15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警卫员黄诚于1950年在部队时的留影。

周子昆抱着女儿周民的合影,摄于1940年。

1939年,项英、周恩来、叶挺(从左至右)在皖南。

项英、周子昆遇害的山洞。

  “皖南事变”中惊心动魄的最后时刻

  位于安徽泾县的赤坑山,荆棘密布。1941年的“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等人在突围途中曾隐蔽于此,与敌人周旋了一个多月。不料因叛徒出卖,项英、周子昆在山腰上的蜜蜂洞中不幸遇害,周子昆的警卫员黄诚受伤后经抢救而幸存下来,他是唯一见证了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的前后经过的人。

  日前,黄诚的儿子黄维华、周子昆的女儿周民向记者讲述了他们所了解的项英、周子昆突围经历和遇难前后鲜为人知的细节。

  突围途中:与项英会合时仅十几名战士

  黄诚于抗战爆发后参加了新四军,1939年开始任周子昆的警卫员。黄诚的儿子黄维华告诉记者,“皖南事变”那年父亲只有17岁,但那段经历却让他刻骨铭心,他生前曾多次讲述自己在“皖南事变”中亲历的往事。

  周子昆遇害时,他的女儿周民当时还不到两岁,“父亲在我幼时的记忆中是模糊的,只知道他在前线打仗,母亲何子友现已年逾百岁,她一直不想提起那段悲痛的回忆,也很少讲父亲生前的事。后来,我从父亲战友的口述和回忆录中,才逐渐了解到父亲生前的事迹和被害前后的细节。”

  记者根据他们的讲述,还原了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的遇害经过。

  1941年1月6日,新四军部队行至皖南泾县茂林镇山区附近时,突遭伏击。激战数日后伤亡惨重,最后退守石井坑。13日晚,国民党大批军队从四面逼近,新四军指挥部下令分头突围,周子昆带着黄诚等警卫排的战士负责掩护,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等先撤。

  部队被冲散后,周子昆带着黄诚等躲进山中一处茂密的荆棘丛中。第二天,大批敌人进山搜索。“山中荆棘密布,非常利于隐蔽,国民党军在搜寻中大声叫嚷,但新四军战士钻进荆棘丛中不动,任凭他们喊破嗓子。直到天黑,战士们才爬出来找点吃的,那时天气还十分寒冷,生火取暖会暴露行踪,夜晚几个人就紧靠在一起御寒。”黄维华说。

  几天后,周子昆、黄诚两人转移到另一个大荆棘丛时,碰上了正与敌人周旋的项英等人,队伍会合后有十多人,黄诚作为贴身警卫员,一直跟随在两位首长身边。白天,他们躲在丛林中,晚上出来活动,转移藏身点。

  后来,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他们辗转到赤坑山一带,那里地势险要,丛林密布,项英、周子昆决定暂时隐蔽于此。他们还在密林深处发现了个天然山洞(因过去有采蜜人在此休憩,当地人称为蜜蜂洞)。“那是一个坐落在半山腰上的小山洞,周围地势险要,洞里的空间不大,最多只能容纳四至五人躺下休息,山洞的位置极其隐蔽,站在五米开外的地方就已经看不到洞口,敌人要找到它绝非易事。”黄维华告诉记者。

  因山洞太小,只能容纳四五个人,平时就是项英、周子昆和几名贴身警卫员住在这个洞里。项英、周子昆在山中待了一段时间,期间除了研究突围路线外,还设法联系上了当地的地下党组织,并积极派人寻找突围走散的战士,身边很快就聚集了近百名战友。“通往洞口的山路,则由李志高、刘奎等几十名新四军干部、战士严密守卫,他们守住了唯一上山的路口。” 周民说。

  叛徒处心积虑 项英、周子昆在熟睡中遇害

  深陷重围时在山洞下棋

  虽然深陷重围,项英、周子昆他们仍镇定自若,他们在洞中地面的石板上画出棋盘,用石子做棋子,闲暇时就下一会棋。1941年3月13日晚上,蜜蜂洞内住了项英副军长、周子昆参谋长、军部副官刘厚总和警卫员黄诚四个人。当天晚上9时左右,项英约周子昆下棋,两人坐在地上,在洞中的石板上,边下棋边聊天。黄诚提醒他们:“已经不早了,两位首长请休息吧。”周子昆边下棋边回答:“小黄,你先睡吧,我们下几盘棋再睡。”

  山洞的石壁上会渗漏滴水,最里面的位置潮湿阴冷,黄诚在最靠里的位置就睡下了,“身为警卫员的父亲那天像往常一样,临睡前习惯性地将驳壳枪枕在头下。”黄维华说。入夜,洞中四人都已睡下,当晚四人睡的位置由里到外是黄诚、周子昆、项英、刘厚总,项英的副官刘厚总负责值守洞口。刘厚总原在新四军军部副官处第三科任副官,分工管理木工班和饲养班,“皖南事变”后,项英在突围途中偶然遇到此人。“当时项英并不认识他,听说他是军部副官处的,又见他个子高、力气大,枪法还不错,是个打仗的好手,便让他跟着自己一同突围。但谁也没想到,他竟然会叛变。”黄维华说。

  两位首长熟睡中被叛徒杀害

  当天凌晨,黄诚睡得正熟,突然被几声沉闷的枪声惊醒,他下意识地抬起右手去摸枕头下的驳壳枪,但还没碰到枪,右臂就挨了一枪,紧接着又是一枪,打在黄诚的脖颈上,子弹自右至左贯穿而出,黄诚只感觉头部一麻,顿时昏死了过去。“叛徒刘厚总趁洞中三人熟睡之际,残忍地对着熟睡中的项英、周子昆、黄诚连开数枪,项英、周子昆当场被杀害,但刘厚总可能也没想到,父亲后来经抢救竟活了下来。”黄维华说。

  刘厚总以为已将三人打死,他搜刮了两位首长的随身财物后逃下山去,经过山下的路口时,刘厚总对守卫的战士称“首长派我去侦察地形”,就匆匆下山离去。

  几乎同时,新四军作战训练科的参谋长刘奎等人接到“山上好像听到有枪声”的报告后,慌忙往山洞赶去。“山洞周围是荆棘密布的丛林,枪声传到山下时很微弱,在山洞下面守卫的战士很难听到山上的枪声。”黄维华分析说。

  刘奎等人赶到山洞时才发现项英、周子昆已经遇害,悲痛中他们发现黄诚还有心跳,但流了很多的血,伤势非常严重。刘厚总叛变后,国民党部队很可能会前来围堵。刘奎等人将项英、周子昆两位首长的遗体掩埋在离洞口几十米的一处隐蔽山坳,然后背着重伤昏迷的黄诚,和战友们撤离了蜜蜂洞。

  警卫员脖子受伤大难不死

  “叛徒刘厚总后来果然带着国民党的部队来山洞搜索,但战士们已经撤退并且转移了项英、周子昆的遗体,他们什么都没找到。”

  第二天,刘奎带着几名新四军战士,背着黄诚来到离蜜蜂洞20多里的濂坑村徐老三家中,黄诚的脖子肿得像小木桶,嘴都张不开,一口饭也不能吃,右手臂枪伤处弹头嵌在里面,已经发炎化脓,在徐老三一家人悉心的照料下,黄诚总算是大难不死。

  周民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自己也曾几次见到黄诚,并从他口中知道了不少父亲周子昆的事情,但他从不在我面前提项英、父亲周子昆遇害的那段经历,或许他是认为自己警卫工作没做好,心里愧对首长,但刘厚总的叛变谁能预料到啊?!”黄维华告诉记者:“父亲因脖子受过重伤,晚年时说话非常困难,右手臂也活动不便,在20世纪90年代因病逝世。”

  叛徒刘厚总后来行踪不明

  黄维华向记者介绍,据说叛徒刘厚总杀害了项英、周子昆后,本计划向国民党当局讨要一笔赏金后回乡,但他后来带人返回山洞时,并没有找到任何证据,国民党方面并未给他什么优待,还将他关押在渣滓洞,并让他在狱中做图书管理员。

  关于刘厚总后来的行踪一直有很多种说法,有人称他不久后就被释放出狱,新中国成立前夕又畏罪逃亡,途中被炮弹打死;也有人称新中国成立后,刘厚总隐姓埋名,到处躲藏,1952年8月在南昌被抓获处决。

  但黄维华所在的江西省宜春市新四军研究会筹委会经多方查证,都没有找到任何有关“刘厚总被处决”的档案记录。“此人是死是活,后来的下场如何?到现在我们仍不得而知。”黄维华说。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