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广府女子教育--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晚清广府女子教育

2013年03月09日13:48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1907年夏葛女医学堂的毕业生合照。

  壹 1906年贞德女学校在《时事画报》上刊登的招生广告。贞德女校是英国基督教圣工会办的学校。(广东美术馆藏图)

  贰 1907年的《时事画报》以“官立女校开学”为题的时事画,报道了开学典礼的拜孔子仪式。可见除教会外,政府也致力于女子教育。

  叁 刊登于丙午年(1906)的《赏奇》画报上,宣扬当时“女学昌明”的时事画。图上女子正在打网球、荡千秋、骑自行车等。(广东美术馆藏图)

  肆 1908年《时事画报》上宣传“开通女智”的时事画,介绍了顺德一富家女热心创办纺织传习所,后又扩充为女子师范,是女子职业教育与师范教育之始。

  伍 以“女学界新事”为题的时事画,报道1906年广州的“女界保学会”发起的情形。(广东美术馆藏图)

陆 8)刊登于1913年《时事画报》上,以“女学渐兴”为题的时事画。

  柒 陈子褒(1862年—1922年),广东新会人,是广东编写新式教科书的第一人。曾入读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戊戌变法后,一度逃亡到日本,得以了解日本的新式启蒙教育。回国后开办私塾,提倡新式蒙学和白话写作。1893年,以白话为广东妇孺编写教科书《妇孺须知》,教授日常生活常识,并以此向妇女灌输爱国思想。

  捌 陈子褒在澳门创办的《妇孺报》,以教育妇孺为目的。图为1904年《妇孺报》的第八期封面。

  玖 刊登于《妇孺报》上的《高等妇孺唱歌集》,将印度、波兰亡国引为中国之鉴,在妇女中宣传爱国主义。

  拾 1900年广州再版陈子褒编写的《妇孺须知》,为中国最早的通俗小学教科书。

  拾壹 这是面向妇女读者的《女界灯学报》,1905年第一期的封面及目录。该杂志由一佛山妇女团体创办。

  □ 黎丽明 李焕真

  纪念国际妇女节的日子刚过去,但是,我们还可以翻开历史,回眸一下广府地区百年前,开展女子教育之初的情景,尝试了解我国妇女通过接受教育,走向社会之发端的意义。

  女子能走出闺阁,与男子一样接受学堂教育始于晚清。当时接受了西方新思想的有识之士认为,女子教育事关国运,并倡议“开启女智”。因此,专为培养“国民之母”而设的女子学校,新式妇孺教科书,以及管理家庭、普及妇女卫生知识的常识教育应运而生。有进步思想的新女性也自发组成女性团体,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女学界”、“女界”成为晚清重要的社会群体界别。

  以上图片除注明外,均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