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岁古樟树“被”电线杆--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204岁古樟树“被”电线杆

2013年03月12日07:07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木梯傍树,大树变“墙”。

货物上树,大树变“货架”。

  沙面“广州市古树名木”被施工单位用作电线杆 老城区古树保护现状堪忧

  本报讯 (记者莫冠婷摄影报道)沙面西桥(英格兰桥)被封闭5年。位于西桥南端、靠近沙基涌的一株树龄标注为204年的古老樟树,树身系着“广州市古树名木”的牌子,却被无法出示施工证明的施工单位用粗铁线捆扎四线街码(在架设变压器低压出线时用的),作为电线杆使用。沙面居民报料称,这样的操作有违广州地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规定,希望有相关监督部门加强监管。

  记者在现场所见,距离这棵204年树龄老樟树约10米处的另一棵樟树,树干同样遭受被粗铁线捆扎着街码当作电线杆使用的命运。电线是从沙面北街马路另一边的某医药公司所在大楼处拉出来供电。从古樟树上拉下来的4根电线中,一根黄色的中性线已经断开。退休前曾任工程人员的沙面居民肖先生表示,电缆的铺设有规定,规定街码需要固定在水泥电线杆上或者墙上,不能碰到树木。“由于电线是铜做的,扎在树上有重力和拉力的作用,对古树造成伤害。而且,4根电线应该套上保护套管,如果另外3根电线中再有一根断掉,搭在树上,就有漏电的可能。”

  在现场,记者未见任何施工单位工作人员,也没有施工告示、施工许可证等公示。被围蔽的铁皮上,张贴着一张部分沙面居民在今年2月18日提出的《关于解除沙面西桥全封闭式施工的请求》。请求表示西桥自2006年被定为“危桥”而实施封闭以来,除了亚运期间曾开通一段时间,至今7年间,“西桥风光不再,封闭区内无人管理,杂乱无章,成卫生死角。”居民要求相关监管部门督促工程部门设立公布栏,公示沙面西桥为“危桥”的鉴定报告书、公布停工原因和复工时间表等信息。

  肖先生表示该工程的施工许可证已经过期。他出示此前他在施工现场拍下的照片,照片显示《广州市荔湾区建设和园林绿化局城市道路临时占用许可证》(编号:荔占[2011]004),批准临占期限为2011年10月19日至2012年1月18日。

  昨日下午,记者致电该工程监督单位荔湾区建设和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在16时30分答复称,将派人跟进处理,在当天晚上或者今天上午把街码拆下来。对于西桥施工证过期一事,“将转交相关科室跟进,办理施工证延期手续”。

  树洞化身垃圾桶

  树干变身挂物架

  又讯 (记者林亦旻摄影报道)近日,记者巡城发现,广州荔湾、越秀区部分路段,由于毗邻商业批发市场及人流密集,行道树也多了不少特殊“用途”。

  在起义路53号一家食肆对出的一棵高近30米的老树,树洞的入口有近1平方米。里面却已被装满了各种垃圾:纸巾、饭盒、水瓶、树叶。据一位途经的市民曾先生介绍,这棵树从自己出生时已经有了,“树洞装满了垃圾,俨然一个垃圾桶,是该管管了。”

  记者在西华路南海中学对面,同样能找到这样一棵老树,树洞虽不及起义路上的那棵大,但里面也同样被填满了牛奶罐、纸巾等垃圾。

  起义路上,由于保留了不少旧式骑楼,电线也直接从骑楼的外墙通过,而没有骑楼连接处的道路,一旁的枝丫就充当了辅助电线连接的角色。在起义路高第街牌坊正对不到50米长的街道上,至少4棵高约20米的树被当做电线杆。

  与起义路毗邻的大德路,各类批发小档口云集,树木也因此而“受伤”。在大德路376号一间店铺对出的一棵树,树干被打了4口钉子,木梯被用绳子绑在树干上,充当起一堵挂梯子的墙。相隔不到10米的另一棵树也被打了两口钉子,用于挂起店内的货物。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