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档案 背后的传奇(17)--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绝密档案 背后的传奇(17)

2013年03月13日07:47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北京电视台卫视节目中心《档案》栏目组 编著

  南京日本总领事馆毒杀案之谜之四

  他们本是平凡人

  6月10日下午5点,西装笔挺的总领事堀公一率几位副领事,毕恭毕敬站在总领事馆门口,恭迎清水一行到来。眼见出席宴会的官员没有预期得多,场面不够盛大,总领事堀公一怕上司挑礼,临时抽调总领事馆书记官宫下、吉生、金子、清水,警察署长内藤四郎、翻译官石桥、山本等出席宴会,填补空位,显得隆重。

  为了让清水次长领略一下异国风味。总领事崛公一决定宴会全部用中国菜、中国酒,日本人在南京,最喜欢喝的就是中国的黄酒,也称中国老酒。这次酒会用的酒由南京中华路一个叫老万泉酒店的老字号酒店提供的,由于领事馆所有吃的喝的都是由詹长麟去安排,这给他下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下午4点,詹长麟拿出装在一个小号针管那么粗的瓶子里的毒药,看四下无人迅速把毒药倒在温黄酒的瓶子里,往里面倒上黄酒,轻轻摇晃,藏在过道一个柜子的最里面,以防有人误喝,泄露天机。宾客陆续到达后,詹长麟把事先放在柜子里的毒酒拿出来,温好,倒在了一个大瓶子里,端进了宴会厅。看着酒桌上酒杯已经摆好,詹长麟捧着酒瓶,把毒酒徐徐地倒入酒杯。此时日伪要人正在热烈地交谈,谁也没有注意这个斟酒的年轻的中国仆役。于是宴会开始后总领事馆内就发生了故事开始的那一幕。

  在计划之初,为了少生事端,军统南京区方面决定,詹长麟在投毒后,要和日伪一起喝下毒酒,杀身灭迹。那么毒酒案发生后,詹长麟为什么会逃走呢?詹长麟老人曾经给儿子詹文斌详细地讲述过这段经历:他认为完成任务后,他尽早安全撤离,同归于尽这种牺牲没有意义。他还有父母、妻子儿女,他还要继续为抗日奋斗,继续为国家工作。军统南京区认为詹长麟说的有道理,就同意了他的要求,并安排了逃亡路线。

  为了使詹长麟把事情干得更好,军统南京区在6月10日早上,请詹长麟全家在南京鱼市街中华菜馆吃了一顿团圆饭,然后把他的家人全部送过江隐蔽起来。这样,没有了后顾之忧的詹长麟倒完酒后就退在一边,默默地注视着,直到看着日伪要人把毒酒喝下后,才借故肚子痛要去医院逃出了日本总领事馆。

  酒会开始后,詹长麟趁毒药还没发作就对同事刘玉山说:我肚子有点痛,想去看医生,一会儿我就回来。刘玉山叮嘱:快去快回,别耽误了事。詹长麟点点头,来到更衣室,脱掉总领事馆的工作服,跳上自行车,从后门出了总领事馆。逃到燕子矶后,军统特工王高科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们。军统南京区在燕子矶附近的笆斗山江边事先准备了一只小船,准备让詹氏兄弟乘船过江到徐家洼躲躲。可是刚上船,他们就傻了。只见江面突然开来两艘日本小火轮,打着探照灯经过这里。王高科果断让船夫把船划到芦苇荡里藏起来。并和詹氏兄弟商量,万一日本兵发现,三人就投江,其实他们三人都不会水。好在上天保佑,日本人的船没有发现他们。凌晨三四点过江后,他们才在徐家洼上岸。为了分散目标,到徐家洼后,詹氏兄弟便与王高科分开行动。在军统南京区的安排下,他们在徐家洼这个小集镇隐藏了半年,尽管他们已经很小心了,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

  镇上有一家小茶馆。到镇上第一天,詹氏兄弟刚进茶馆,就听见茶馆老板说:“今天鬼子怎么一大早就来了。”怎么办?被发现就死定了。詹氏兄弟赶紧躲进茶馆后一间空屋,詹长麟让哥哥詹长炳将门大敞开着,并让其站在门后,自己却躺在屋内的一张木床上,一动不动。只看见汉奸带着日本兵从门前走过,就是没有闯进这间屋子,就这样他们躲过一劫。也就是说,日本满城搜索的时候,其实詹氏兄弟就在江对面的徐家洼。前面提到的那封从上海寄到日本总领事馆的信根本不是詹氏兄弟写的,而是军统南京区的疑兵之计。目的在于迷惑日本人,掩护詹氏兄弟逃跑。詹氏兄弟在日本总领事馆的宴会上下毒也不像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是个人行为,而是在军统的安排和指挥下完成的。

  半年后,詹氏兄弟离开了徐家洼,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詹氏兄弟先后到过上海,浙江,莆田,直到1944年,根据军统方面的安排,詹长麟才辗转来到湖南衡阳干部培训班,军统照顾他,当了个拿工资的学员。在培训班里,他学打算盘、练毛笔字,毕业的时候还得了一张八级财政稽查员的证书。抗战胜利后,詹长麟回到了家乡南京。因为当年杀敌有功,他被授予一枚 “忠勇杀敌”的银盾、奖励5万法币,同时军统同意了詹长麟提出的退出军统的请求。于是,詹长麟用5万法币在南京中央门外神策门库伦路,购买了一块儿地,盖起一座三层洋楼,办起旅馆,从此潜心经商。

  1956年,公私合营后,詹长麟的三家店也同样 “合营”了,他成了 “中和旅馆”的副经理。 1978年后,詹长麟从饭店退休,靠50多元的退休金度日。或许当年特殊的经历太深刻,直到晚年,詹长麟也从不在外喝水饮食,在家中喝水也是一饮而尽,等下次喝水时重新再倒。 2008年11月,詹长麟因患食道癌在南京病逝。享年95岁,临走的前一天,他还不知疲倦地为新结识的病友讲述自己当年的经历。

  新中国成立60年前夕,2009年9月28日, 《南京日报》公布了 “3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南京英雄模范人物名单及简介”,詹氏兄弟位列其中。可以说詹长麟一生都是个平凡人,尤其是晚年生活,更是平淡无奇,但是祖国不会忘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作出贡献的每一位平凡民众。

  (十七)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