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聚焦网络维权
文/记者仇日红、阮元元
通讯员梁冬妮、张惠东
市民王先生一次在网上购买了一个小型汽车用品,等啊等,等啊等,10天过去查下物流信息,才发现该用品竟然兜了一圈又回发货地了。陈先生把网上购买的手机退回,结果卖家竟只收到一个盒子……类似这样的快递问题,网购达人们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市消委会负责人表示,寄件方与快递公司之间是运输合同关系,若出现快递物品丢失、损坏等情况,消费者可向快递公司索赔,在寄贵重物品时,一定要拒绝快递人员“无需投保”的建议,为商品投保。
【网购达人的囧事】
东西来了又走害市民白等
在某IT公司工作的王先生是一位网购“达人”。“上班太忙,比如汽车的机油、轮毂、玻璃水,生活中的洗洁用品,或者鞋袜,我都会在网上买。”王先生表示,去年他淘的物品不少,但是也由于快递部门“闹乌龙”,遇到了好几次不愉快。
“最夸张的一次,是我从上海订了一个小型汽车用品。结果等了将近10天的时间还没到货,我去查物流明细才吓了一跳。”王先生说,原来,该物品从上海辗转到虎门物流分拣中心后,竟然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发货地。他后来打电话咨询投诉,但“卖家和快递公司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快递变“慢递”,是网购达人们最常遇到的问题。王先生在不少快递变慢递的过程中,常常发现许多令人哭笑不得的理由。他说:“有次很搞笑,买了个东西五六天还没送到,结果一看物流明细,上面的日期停留在某天后一直没动过,理由竟然是‘交警查车’。还遇到过‘快递员辞职’之类的怪事。”王先生表示,自己对快递的不满,都曾致电快递公司投诉,但大多数都是石沉大海。
手机寄回变空壳
市民陈先生去年11月28日在淘宝网上花了2000元买了部三星i9100手机。本人收到手机之后,发现手机存在质量问题,随后就要求退款退货。卖家同意了陈先生的请求。于是,陈先生在12月26日下午使用顺丰速运将手机寄回给卖家。没想到,当手机包裹寄回到深圳了,包裹中没有了手机,卖家拒签收了。陈先生认为,该事件系顺丰速运丢件而导致他无法完成退货退款交易,造成了损失。因此,应该由顺丰速运承担赔偿本人的货款损失。经福田区消委会介入调解,顺丰快递赔偿700元给消费者陈先生。
【快递分拣乱象】
违规分拣 快件随地堆成山
记者近日在投递分拣最繁忙的傍晚时段,在华强北附近的华发北路上,看到掩藏在某停车场内的顺丰网点内,由于快件太多,人手紧张,不少快件散落和堆积在地上。而分拣过程直接在室外露天完成,虽然有不少闲杂人等经过,随时会发生“顺手牵羊”的可能,但是工作人员对此依然视而不见。
作为深圳电子行业的物流集散地,记者在该时段发现,各种货运车、在地上堆积成小山的快件纸盒,在人来人往的华强北显得特别“惹眼”。按照《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的规定,操作人员应该实行“分拣地整洁”、“封闭式分拣”、“脱手时离接触面不高于30厘米”等规范。但记者在采访中并没看到有人实施,而且不少工作人员也表示对这个规定“不知情”、“没听过”。
解析——
消委会:包裹丢失只赔邮费的五到十倍
据市消委会统计,去年物流方面的投诉市区两级消委会共接到277宗,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虽然投诉总量较少,但反映的问题较为集中,且投诉处理难度较大。
福田区消委会工作人员张女士告诉记者,快递业务的投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先签收、后交货”。不少快递公司的快递员把货物送到目的地后,就要求收件人在快递单上先签字盖章后再交货,导致消费者在打开包裹后发现邮寄物品有问题,快递公司也以消费者已经签收为由而拒绝赔偿。二是个别快递公司相对简陋,工作流程不规范,快递人员素质难以保障,造成包裹、邮件丢失、分拣时邮件被暴力破坏、违规收费及重复收费等问题。三是物品丢失索赔难。按照目前通用的快递行业赔偿标准,包裹丢失后只赔偿邮费的5~10倍的款项,导致部分消费者邮寄贵重物品丢失后无法获得物品等值的赔偿。
支招——
购物网站提醒:收货时要主动验货
易迅负责配送的相关人士昨日提醒,消费者在网购商品收货的时候,一定要主动验货。第一,先检查商品的外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污损。若出现异常情况,可以拒绝签收货物。第二,建议消费者开包拆封,看看商品与订单明细是否符合。第三、检查商品本身是否出现问题。
该人士介绍,消费者可以无条件拒绝签收。不过,若消费者已经付款,那若出现问题,需要进入售后流程。若消费者采用的是货到付款,那么,消费者尽量将上述的第一、第二步流程走完,即仔细的检查产品信息。
消委会提醒网购四注意
收件人可坚持先验货再签单
1.选择信誉好、规模大的快递公司,同时要查看对方资质;要仔细查看托运单,仔细阅读托运单后的条款内容,认清责任;
2.现在不少快递公司没有与保险公司合作,一旦出现纠纷,就按“业内行规”来处理,即使消费者主动投保时,很多快递公司反而劝消费者没必要投保,以逃避责任。因此,邮寄贵重物品、易碎物品时一定要保价,在快递员收件时,应该当面检查物品,证明完好后再包装邮寄。
3.收货时先验货再签收,尤其是遇到外包装破损时,一定要在快递员在场的情况下先验货,出现问题,可以要求快递员在单据上标注并及时与快递公司协商赔偿。“先签字后验货”是快递行业的“潜规则”,通过这一“潜规则”快递公司将风险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收件人验收商品时享有知情权,不管商品包装是否完好与破损,都有权利对商品进行验货。消费者如果坚持先验货再签单时,快递公司不能有异议。如果快递员一定要求先签字,可以采取快递员离开前当场拆开物品,请快递员帮助证明。
4.寄件方与快递公司之间是运输合同关系,若出现快递物品丢失、损坏的情况,消费者可向快递公司索赔,如快递公司不予索赔,要注意保留好快递服务凭证,发生消费纠纷,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或申诉,以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