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硬老人是如何被迫自杀的--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命硬老人是如何被迫自杀的

2013年03月16日16:46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图/全景

  □江文胜

  很多农村妇人都身板硬朗,却仍羡慕这个87岁的老太太,背不驼、眼不花,还能肩挑六十斤重的一担粪水健步如飞。老太太不仅自食其力,耕种了一亩田,种些作物供自己食用,还经常抽空帮儿子们干活。

  她一生其实颇为不幸,年轻时曾被丈夫抛弃,然后改嫁。一辈子育有五个儿子,其中两个在中年时服药自杀身亡,一个患肝癌去世,一个中风,留下终身残疾,有一个算是“命好”,不仅身体健康,还在中学当上校长。

  谁料到,正是这个身为校长的儿子,最后任由得这个并没有要他们赡养的老母亲,在87岁高龄时走上自杀这条路。

  (本文人名均为化名)

  1

  前夫花心狠抛家

  老太太小名细娥,小时候家境贫穷,10岁那年被父母狠心地送给别人做童养媳。那个“小丈夫”比她小两岁,也是个农家的孩子,长得倒是眉清目秀,跟张细娥一起长大,同样没念过书。

  18岁那年,细娥与小丈夫拜堂成了亲。此时小丈夫已长成身高一米八的大帅哥,能说会道,尤其见了女人,嘴巴比抹了蜜还甜。刚结婚时,二人倒也甜蜜恩爱。他们三年抱俩,很快做了爹娘。大儿子虎头虎脑,长得像父亲,二儿子眉粗眼大,也是一脸机灵模样。

  二儿子满一岁时,刚好是1949年。这小丈夫“翻身做主人”后,开始做起了小生意,眼界开了,心也野了。他先是听着别人说谁家那个丑小子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嫩”老婆,就心里痒痒,看着身边这个比自己大的黄脸婆便不顺心。接着便开始借着做生意为名,走乡串户到处“猎色”了。

  很快,他就缠上了一个刚死了丈夫的漂亮寡妇,不久又搞上某村的年轻姑娘……不到四年时间,他已在外养了三个“家”,一共又生了两儿一女。倒是把原配细娥冷落在一边,连家里的两个儿子也顾不上养了。细娥知道丈夫花心,却苦无他法。后来小丈夫干脆不回来,在离细娥家几里地的邻村定了居。几年后,实在熬不下去的细娥,经人介绍改嫁给在本乡农业合作社任职的一个国家干部。

  2

  改嫁后又生三子

  细娥跟新任丈夫倒是过了一段安稳日子,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一女三男。不过她与新任丈夫也并没太多感情可言,加上对方是个国家干部,工作并不轻松,常常出差奔走,两三日才回家一趟,隔天又要匆匆出远差。孩子的爷爷奶奶很早都已过世,因此细娥仍然是一人挑起家庭重担,要做农活挣工分,又要做家务照顾年幼的孩子。她与前夫所生的两个儿子此时并没有跟她住在一起。但细娥知道他们日子过得艰苦,倒也时常回去接济他们,尽她做母亲的一份心。

  在此按先后顺序排列,将细娥的五个儿子分别称为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四儿子与小儿子。

  因为孩子多,大人少,几个孩子都从小就尝尽生活艰辛。最小的两个儿子,曾几次掉进村里的水塘里,差点淹死。细娥有时晚上独枕难眠时,也会抹泪湿巾,但在人前,她从不透露一句埋怨丈夫的话,她只想安心把几个亲生骨肉拉扯大。

  终于,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前夫家的两个儿子相继成家立业,过着普遍农户的日子。三儿子和四儿子先后考进当地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人民教师。小儿子高考时落榜,也回家做了农民。

  再后来,细娥做了奶奶,然后又做了太婆……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细娥已是四世同堂。

  3

  噩梦陆续成现实

  1990年,细娥的丈夫因病去世。

  再过了两年,大儿子刘远方因高血压中风进了医院,经过抢救,命是保了下来,却丧失了说话与走路的能力,生活不能自理了。细娥见只有57岁的中年儿子竟患上了这么磨人的恶疾,背地里不知流了多少泪水。

  可事情还没这么简单,虽然大儿子的几个儿子还算孝顺,但大儿子的妻子却不是省油的灯,这个泼辣的农村妇女在照顾了丈夫一段时间后,便耐不住折磨,天天闲言碎语地埋怨起来。患病一年后的大儿子,有一天实在忍受不了妻子对他身体上、精神上的无尽折磨,趁家人不注意,摸了一瓶农药喝下,待被发现时,已一命呜呼。细娥刚丧夫几年,又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不已。

  2004年的一天,二儿子也与妻子不和,他儿子及儿媳又护着母亲,深感被孤立的他与儿子和儿媳们发生了几次不大不小的家庭战争,均以他的失败而告终,之后他也仿效哥哥,把一瓶农药全倒进了自己的嘴里。到第二天凌晨,家人撞开他的卧室门,他的身子已僵硬。身为母亲的细娥扑在二儿子身上哀号不已:“走的应该是我啊!你们一个个这样离开,留我这个老婆子活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用呢?”

  然而不幸仍没有远离这个家庭,2008年春天,细娥那年仅44岁的小儿子又被确诊患上肝癌,多方医治无效,永远地合上了眼睛。小儿子死后第七天,细娥的四儿子在送弟弟“上山”路上,突然中风,口吐白沫跪倒在地,被送去医院急救后,倒是捡回一条命,却半身不遂,一只手与一只脚失去了知觉,也成了残疾。

  4

  儿闻闲言嫌母老

  人们议论纷纷,一边对张细娥老人的不幸命运无限感慨和叹息,一边对老年连丧三子的细娥仍身强力壮感到不可思议。有多舌的人私底下搬弄起是非,说:“这老太太怎么那么高寿呢?人活太长了,对子女可不利呀!这不,她五个儿子死了三个,剩下的两个又有了一个半残废。”还有人说:“你看,这哥哥送弟弟上山,坟前烧纸钱,却突然中风,那是弟弟阴魂不散,肯定是他家有谁作了孽。”如此等等。

  这些多舌妇的无稽之谈,不知怎么就传到了细娥的三儿子夫妇耳朵里。这对夫妻一个是校长,一个是小学老师,偏偏就把这迷信的说法听进了心里去,由此总对细娥避讳几分。

  细娥此时已是86岁的人,仍独自住在旧屋,靠自己种地以及丈夫死后留下的三四百元抚恤金过生活。

  由于细娥不识字,领抚恤金的事都是由三儿媳全权负责。她每月从婆婆的三四百元中抽出50元交给婆婆作生活费,其余的便存在细娥名下的一个银行存折里。

  细娥对每月到手的50元并不嫌少。她此时除了耕种自己的一亩责任地外,还能帮着三个儿子干农活。如今只剩下两个儿子,农活少了许多,她把自己那点地经营得更好,除了种点蔬菜供自己食用外,还种了些杂粮。而且别人都是一日三餐,细娥总是一日两餐。她自己另起炉灶,想吃什么就做什么。上午10点左右吃早饭,下午5点左右吃晚饭。除了要买米和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外,她几乎不用花什么钱。

  5

  一瓶白酒奔黄泉

  2012年12月的一天,四儿子的外孙患病,他女儿带着孩子回到娘家,女儿的公婆是邻村的人,时不时赶过来看孙子。细娥在一旁,见这孙女与她公婆的关系似乎并不好,见面招呼都不打一个,跟陌生人一样,于是就拉着孙女到一边问了几句:“你怎么能不跟你的公公婆婆打招呼呢?不管怎样,他们也是你的长辈。再说,上门就是客,你这样可不好。”

  之后,善良的细娥老人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谁知第二天,四儿子夫妻俩却气势汹汹地跑来找她,开口就问:“你昨天是不是怪芬芳(四儿子的女儿)没跟她的公婆打招呼?”细娥看着儿子与媳妇那架势,有些害怕,她说:“我说的是良心话,又没有说别的什么。”四儿子却教训起她来:“我女儿不用你管。你只管好你自己就行了!”四儿媳在旁边帮着腔。

  “我怎么啦?”细娥老人莫明其妙地说。

  “你癞蛤蟆吃萤火虫儿——心里明亮。我可不愿我女儿像我小时那样的可怜,无人照顾又任人欺负。”四儿子恨恨地说,“你害得我们还不够吗?如果不是你,我的大哥、二哥、五弟会死吗?如果不是你,我能成今天这样半个废人吗?你个老不死的!命咋这么硬?!你自己也不枕高枕头好好想一想,五个儿子死了三个,亏你还有脸活在这个世上!要是我呀,早就自觉地走了!你还有脸管我女儿?!”

  细娥的一双老眼开始变得模糊,脸白得如同一张白纸。她踉跄着倒退了好几步,再也站立不稳,幸好碰到了一堵墙,她便靠着墙软软地往地上蹲去。

  待儿子与媳妇走了以后,她才嚎啕大哭了起来。她做梦也没想到,三个儿子去世这件事,竟然会算在自己头上。而且这句要人命的话,还是出自自己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亲生儿子的口中。

  细娥一个人静静地想了很久很久……最后她起身在屋里找起农药。可家里并没有农药,悲伤绝望的她这时看见了一瓶白酒。她一把抓过酒瓶,奋力拧开了瓶盖,以前滴酒不沾的她,啥也没想,一仰脖子,像喝凉开水那样,咕嘟咕嘟地把一斤装的白酒全灌进了肚子里。

  等三儿子当天晚上发现她时,她已躺在了床上,除了还有微弱的呼吸外,跟死人已无异。可三儿子并没有马上将母亲送往医院,而是厌恶地离开了充盈着酒气的屋子。

  直到第三天,三儿子才再次回到母亲的屋里。此时,细娥还躺在床上没挪过地方,只是还没断气。三儿子怕母亲死在自己手里,自己会因此担上了恶名,想来想去便电话通知了家住20里外的五弟弟媳。五弟弟媳闻说婆婆已水米不进,忙丢下手中的工作,半个小时内就赶了过来。她一到家,便立刻把婆婆送去医院。

  可医生说,酒精已彻底烧坏了细娥老人的内脏,就是华佗再世也无回天之力。出院后的第三天,细娥老人带着百分的痛苦和万分的不甘,静静地走了。

  细娥的死因,让村民们纷纷猜测。尽管她的两个儿子都在千方百计地掩盖、避讳,但终究纸包不住火。

  有人得知坚强的细娥老人是如此含恨去世,叹息地说:“细娥的大儿媳如能尽到一个妻子的责任,无怨无悔地服侍好了中风的丈夫,他能死吗?细娥的二儿媳如果能与二儿子相扶相携,他们的孩子如果能善待父亲,她二儿子会走吗?她五儿子患了肝癌,可不能怪做母亲的啊。那老四如果不是平时山吃海喝的,血压会那么高吗?……这家中的一切不幸,咋能算到苦命的87岁老母一人身上呢?!”

  江文胜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