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的餐后水果中,菠萝是主角。
天麻生食,味美清甜。
苦苣、紫背
蚕豆炒酸菜
看西班牙大厨做海鲜烩饭,犹如欣赏艺术家绘画。
周 斌
三月微风扑面,长沙餐企的厨房里迎来的不仅有春天特有的田野土菜的气息,海外食材也像春燕一样飘洋过海来到长沙,让食客们一边嚼着本地时蔬,一边又可品尝天下佳肴。
土菜,带着泥土芬芳
初春时节,除了晚报风味版前面两期陆续介绍过的厥菜、水芹菜、蓠蒿、香椿等新鲜山野菜,长沙市场上常见应景蔬菜也就剩下地木耳、蚕豆、苦苣、紫背等不太多的品种了。
地木耳,雨后春天的花朵
在春季的新菜中,地木耳是个很特殊的野菜,有散文称它为“春天雨后的花朵”,因为据说只有春季雨后初晴,才可以在乡村田土中采摘到。不过,现在长沙街头的地木耳大多来自张家界、湘西。其实在乡下,地木耳的加工方法很多,如地木耳炒蛋、清炒地木耳、地木耳肉泥汤等,长沙的餐馆则大多喜欢地木耳炒韭菜,韭菜在营养学家的口中是粗纤维营养植物,再配上地木耳,大概属于“补上加补”,大营养。
作者请陋园宾馆的厨师长李润波介绍一下“韭菜炒地木耳”的经验,他表示最重要的是清洗工作,由于地木耳是从泥地上一朵一朵“捡”起来的,很容易混入砂子等杂物,所以清洗特别要细心,至于加工其实很简单,乡下许多农家大嫂的家常炒法就很不错。
苦苣紫背,“野味”在逐渐退化
与地木耳类似,苦苣、紫背原本是纯粹的山野菜,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量扩大,似乎有“被家养化”的趋势,谁让它们受到欢迎的程度越来越高呢?两个品种也像孪生兄弟一样,总是出现在长沙餐桌的火锅旁,粗糙的纤维正好可以为那些被山珍海味填腻了的肠胃当一回“清道夫”。
鲜蚕豆,几分钟可以出锅
新鲜的蚕豆在长沙刚刚面市,据说这种湖南乡下随处可见的蔬菜对调养肠胃很有好处,资料上称它有调节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钙、锌、锰、磷脂等,并含有丰富的胆石碱,有增强记忆力的健脑作用,还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延缓动脉硬化、促进骨骼生长等等,加工起来也简单,煮、炒、做汤都可以。
李润波示范的“蚕豆炒酸菜”,先把蚕豆放油锅里小炒,然后加入少量酸菜,前后不过几分钟即成。此外,在长沙食客们的印象中,天麻一般被用作炖鸡、炖乳鸽等的配料,李润波却弄出个“冰镇养生天麻”,甚至可以当作零食来吃:精致的碟子摆满冰块,上面覆盖一层切成薄片的新鲜天麻,淋上橙汁,取一片放入口中,冰爽中带着微甜,让食客们没有不喜爱的道理。
铁棍淮山,从严冬走到暖春
淮山,长沙人又称“淮药”,从冬到春,它依然是长沙大厨们用得最多的食材之一,不过,长沙的大厨们多以用河南产的铁棍淮山为荣。这种淮山细长细长,毛须根部凸起明显,摸上去疙疙瘩瘩,而一般的淮山药表面比较平滑;颜色呈棕黄或暗红色,肉质紧密、有韧性,不易折,入水久煮不散。或煮或炒,可以随自己口味要求而变化。李润波秘制出来的“金汤养生山药”,主要奥妙就在使用正宗的河南产铁棍淮山,而汤则由鸡骨头、猪骨头熬制出的高汤烹调,煮出的汤呈金黄色,而淮山口感“香甜干面”,作主菜或副食均可。
洋菜,从地中海飘洋过海而来
介绍完了本地的“土素菜”,我们来“开开洋荤”吧。其实在长沙的少数高档餐馆里,太平洋深海蟹、挪威的三文鱼、日本神户的牛肉等传统极品美食一年四季都是不断档的,特别是那些国际品牌的酒店,因为实行的是全球采购,其食材供应也是“放眼全球”。不过,也有一些酒店会根据自身特点,在不同时段举办一些季节性的异国美食专题活动,如泰国美食节、印度美食节、意大利美食节等,茉莉花国际酒店正在进行的“地中海美食节”就是春季里应景的美食专场活动。
海鲜烩饭,犹如美食万花筒
西式大餐早在长沙生根,不过大厨多是本土化的师傅,包括豪庭、喜来登等高档酒店莫不如此,所以长沙食客真正现场观看欧洲大师傅做原汁原味西餐的机会不多。这不,为了庆祝自己举办的“地中海美食节”,茉莉花国际酒店把西班牙大厨请了过来。看这位大师制作“海鲜烩饭”,真是欣赏一场“美味秀”:先用橄榄油把蚝等海鲜煎个三分熟,再直接倒入大米到平底锅中,然后陆续加入胡萝卜、洋葱等,待到出锅时,白的虾仁、红的胡萝卜、绿的青豆……真是五颜六色,早把食客胃口吊了起来。
皇家火腿,透着风情与浪漫
地中海美食节上,压轴的是一只来自西班牙的皇家火腿,食客们可以凭票领到薄薄的一片“塞塞牙缝”,皇家火腿香软而细腻,没有中式火腿那么咸,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甜味。据说欧洲火腿的用法五花八门,可薄切当零食,可用来煲汤,可用来炒蛋做薄饼,可夹在面包里吃……最让人吃惊的是火腿的“天价”——举办方介绍,不到8公斤的火腿花费了近3万元人民币,难怪食客只可尝尝味了。
此外,阿拉斯加雪蟹腿、肥厚生蚝及各种经典贝类,加上香醇的西班牙乳酪、热辣的特洛伊希腊烤鱼、马耳他烤羊腿、意大利面条及各色冷拼盘……配以欧洲红葡萄酒,再加上每晚更有大提琴现场演奏助兴,会不会让你产生错觉,真以为在地中海边上体验它独有的风情与浪漫呢?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