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整理国外航母照片--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搜集整理国外航母照片

2013年03月21日14:47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本期登场:《海军司令刘华清》 长征出版社 施昌学 著

  本书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海军司令刘华清的个人传记。作品讲述了刘华清首创“海军战略”,统率人民海军突破岛链、走向深蓝的时代背景和改革历程;披露了刘华清经略南海、驻兵南沙的高层决策内幕;再现了刘华清主导中国核潜艇研制试验36载的命运遭际;记录了刘华清谋建中国航母殚精竭虑半个世纪的曲折经历。

  中央首长关于建造航空母舰的指示下达后,海军党委责成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尽快拿出论证方案上报中央。

  1970年5月5日,海军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召开办公会议,决定由刘华清负责主持起草航母建造工程方案,经海军党委讨论后上报中央。

  能够承担如此光荣而重大的“政治任务”,实出刘华清意料之外。但细想想,也只能是他了。海军造船工业领导小组牌子很大,权力很大,但领导小组成员都是海军在任的主要领导,而作为常设办事机构,只有刘华清领衔的一个小小办公室。所以,尽管“船办主任”只是个编制外的闲差,但刘华清所做的具体工作却与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时毫无二致。再则,要担纲建造航空母舰工程论证报告这种科技含量很高的“瓷器”活儿,兼具海外留学背景与装备科研领导经验的刘华清,更是无人能与比肩的“最佳选手”。

  总之,能亲自主持完成中国第一个航空母舰建造工程报告,是刘华清倍感荣幸和骄傲的一件大事。正是从此发轫,中国航母令他魂牵梦萦整整40个春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晚年撰写出版的《刘华清回忆录》中,刘华清对中国首次启动航母计划,只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并未铺陈展开详尽描述。他写道:“早在1970年,我还在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时,就根据上级指示,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的方案。”

  倒是曾参与具体工作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军工咨询委员、原舰艇研究院714所教授级研究员于瀛先生,在接受媒体记者专访时,从尘封40多年的记忆宝库中检索出一鳞半爪的珍贵碎片,把我们带回到历史现场。

  1970年5月上旬的一天,在舰艇研究院714所从事水面舰艇情报研究工作的于瀛,随领导参加院里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等级为‘绝密’。”于瀛回忆说,“通知明确要求,领导不准带秘书,也不准带笔和笔记本,甚至连会议主题是什么都未透露。”

  时任舰艇研究院副院长岳英传达上级指示:根据海军的情况,中央决定我们要发展航空母舰,责成海军牵头组建研究队伍。具体到714所,岳英要求迅即搜集、整理、汇报世界航空母舰的过去、现在、未来发展状况以及作战使用情况的详细资料,提供领导决策参考,并限期一个月内完成。

  对于瀛来说,这道命令过于突兀,令人难以置信。此前,714所正面临撤销解体的命运,大部分科研人员被下放到“五七干校”从事劳动改造,负责水面舰艇情报工作的专业技术干部只剩下副所长张日明和技术员于瀛等少数人在位了。

  舰艇研究院“绝密会议”开过不久,张日明和于瀛受命前往海军机关,向“船办”主任刘华清汇报。

  “汇报会在海军机关大楼西配楼二楼会议室召开。”于瀛回忆说,“那时没有现在的电脑手段,也没有幻灯投影仪。为了说得形象点,我们把搜集整理的国外航母的照片放大到最大尺寸,再把整块三合板一折为二,用砂纸打磨光,涂上海军蓝油漆,将航母照片一张张粘上,张日明汇报的时候,介绍到哪个国家哪种型号航母,我就配合他把照片摆上去,像 ‘拉洋片’似的。”

  施昌学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