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良好的生态,成群的鸟儿在城市中飞翔。
记者展开调查发现越冬候鸟数量逐年增多 但捕鸟卖鸟仍未绝迹
近年来,随着当地森林公安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持续严打,和当地市民自发的爱鸟护鸟行动,当地捕鸟和吃鸟现象减少。在江门越冬的候鸟数量呈现逐年增多趋势。尤其是新会银湖湾湿地,吸引了大批不同种类的迁徙水鸟前来繁衍生息。3月20日~26日是广东爱鸟周,记者连日在江门各地调查发现,当地捕鸟行动从白天猎杀到晚上网杀,而吃鸟现象又从公开转入地下。
策划/黄文生、黄开鹏
文/记者严建广、黄国金 图/记者陈卓达
3月20日~26日是广东爱鸟周,记者展开调查发现,越冬候鸟数量逐年增多,但捕鸟、卖鸟仍未绝迹。江门市鸟类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全市生活着近300种鸟类,有中国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鸟类10种。尤其是新会银湖湾湿地,每个冬天前来银湖湾过冬的候鸟有10多种,总数估计两万多只,仅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鹭就有近万只。
捕鸟
小鸟天堂又见拉网、猎杀小鸟
受民间传说鹭鸟,尤其是“夜游”的灰鹭营养价值高的影响,容易遭遇被人猎杀的危险。目前野味市场上,一只野生灰鹭的价格在300元左右,高利润引起一些贪图利益之人铤而走险,频频对灰鹭下手。
记者在新会采访时了解到,不法者猎杀鸟类主要是设陷阱或者脚夹,而现在普遍流行拉网,甚至凌晨时分用霰弹枪猎杀。记者在新会区天马村采访了解到,该村小鸟天堂景区附近也不时发现有人拉网捕鸟。
“之前,在天马村辖区周边的村镇,一到秋冬季,随着候鸟的南迁,能经常看到捕鸟的大网,”天马村治保主任陈先生告诉记者,“我们村辖区内,这么多年来,因为村里管理比较严,村民一直都不敢拉网捕鸟,但去年村民在辖区的果园、农庄里又发现了两张网,估计是外地来这里承包果园的人挂的;我们跟挂网的人说,这样做是违法的,说了两次他们才取了下来,但是,过不了几天,这不又挂上了。”
而记者前往新会古兜山、将军山等地调查,一些市民表示,近期发现一些村民前往这些地区拉网捕鸟。
吃鸟
只做“熟客仔” 点菜要暗语
多年前,江门地区吃野生动物的风气仍很盛行,有不少大排档,甚至是当地知名的高档食府,都会打出醒目的招牌,“香酥黄花雀、夜游炖虫草花 ”等,各种以野生鸟类为主要食材的菜式和炖汤应有尽有。
连日来,记者再次走访这些过去曾经营野生鸟类的食肆,其经营者异口同声地表示,由于有关部门近两三年的严打,食肆已不敢再经营那些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了。即便有经营以鸟类为食材的菜式,基本都是以人工饲养的鹧鸪、鹌鹑等为主。
而在新会区东候附近,记者看到一家名为“百雀轩”的食肆,现在已歇业了。附近食肆经营者告诉记者,其曾是附近吃鸟比较有名的地方,后来有关部门打得严,支撑了两年最后还是撑不下去了。
“想吃还是有门路的。”新会区某私人企业经营者阿涛(化名)告诉记者,在市区附近是很难找得到能吃野味的地方的,但在三江、古兜等离市区较远的镇,只要懂门路,还是能吃得到。据阿涛介绍,想在那些食肆吃到野味,必须是食肆的熟客,还得提前预订。而在一些远离市区的镇,一些以农家乐形式经营的食肆也会经营野味,各种野味的名字都会用不同的暗语代替,点菜的时候都是使用暗语。这些食肆的经营者,只做懂得食肆暗语并能说出经营者熟知的熟客名字的食客生意,其他食客问一概说没有。
在阿涛带领下,记者以吃客身份前往新会三江镇一家路边店里,当记者问是否有“鹭鸟”吃时,老板娘主动向记者介绍:“有,280元一只鹭鸟。”
护鸟
在民间
抓一只鸟罚款1万元
在新会小鸟天堂所在的天马村,大约在300多年前,天马河中间渐渐形成了一个小岛,小岛上一棵榕树独自繁衍,遮盖全岛,形成了“小鸟天堂”的奇观;在该村族谱上记载着不准捕鸟和杀生的乡规民约,在《陈氏族谱》中记载的村规民约就写有:不准捕捉小鸟,不准杀生,不准破坏榕树周围的环境,否则就要浸猪笼。现在,村里还组织了义务护鸟队,加强对小鸟的保护。据了解,“小鸟天堂”景观得以保存至今,这些宣传和乡村规约是其主要原因。
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护鸟类,过去村里成立了专门的护鸟队,发动全体村民监督捕鸟行为,有人被发现抓到一只鸟,就按照村规民约,罚款1万元,所以,村民及周边居民就不敢在小鸟天堂附近猎杀鸟类。“打击捕杀鸟类的行为,除了加强保护鸟类的宣传外,还是要靠处罚,”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像我们过去那样,抓一只罚款1万元,让不法分子得不偿失,他们就不敢抓鸟。”
在管理部门
去年处理违法人员40人
昨日,记者从江门森林公安等部门获悉,去年江门多个部门清查各类野生动物经营场所和酒楼食肆,办理各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件25宗,处理违法人员40人。
据统计,去年江门市共出动林业行政执法人员630人次,其中森林公安民警615人次,出动车辆155台次,清查野生动物经营场所(市场)284处、餐饮酒楼322家,办理各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件25宗处理违法人员40人,依法没收涉案鸟类及其制品625只件,狸类23只,蛇类264.34公斤,有力地打击了野生动物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目前,江门市森林分局已经设置了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报警电话、举报信箱。同时,落实人员24小时加强值班。
征集令
江门森林公安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向各级森林公安机关举报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
举报电话:
0750-3505015
或致电本报报料热线:18902880114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