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红艳 实习生 黄攀伟
“老北京,是一个不大的地方,四九城您转转,前门楼子您看看……”一身绛红大褂儿,一把牡丹折扇儿,一段二胡颤音儿,一口地道京片儿。走进三元桥附近的一个居民楼地下室,西游乐队的主唱周飞和同伴们正在进行排练,并为某卫视节目录制视频。
也许很多人对“西游乐队”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对他们的作品却未必陌生。“身在北京城,每天都得找点儿乐子儿。开着收音机堵在街上,听着DJ把心聊通。提笼架鸟的老头儿,晃着脑袋唱着京腔儿……”这首《身在北京城》是西游乐队为北京电台数字广播创作的台标歌曲,8个频道,每天循环播放100多次。只要您身在北京城,开着车或坐上出租车,打开北京电台,便经常能听到主唱周飞正用一口纯正的京腔,将老北京的神韵与新北京的风貌娓娓唱来。
西游乐队成立于2009年,由五个在北京土生土长的80后组成。主唱周飞,三岁半起学钢琴,曾是北京知名摇滚乐队“子曰”的键盘手;吉他手汶麟,曾是“子曰”的元老,被誉为中国最具人文气质、最为睿智的吉他演奏家;贝斯手商子龙和鼓手杨一郎当年以仰慕偶像周飞的心情加入西游乐队,如今已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唯一的女生张晓,乃是一位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的二胡高手。周飞强调了一点,“乐队用张晓绝不是作秀,在我们的作品中,二胡不是花瓶儿,也不是摆设。其实,即使没有唱词,单听二胡也能记住作品的曲儿。”
这支乐队虽然年轻,不过已经小有成绩。2012年6月,乐队发行首张专辑《变》,专辑中浓郁的北京地域色彩,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他们取材于传统快板绕口令的作品《玲珑塔》,因其抑扬顿挫、平翘分明,而被网友戏称为最具挑战性的“北京话水平测试样题”——能把它唱下来,就算是合格北京人了。这首歌在APP软件“唱吧”中一度被网友火爆翻唱,有人称自己听过一次之后就夜不能寐、整晚跃跃欲试,也有人几度尝试之后最终败下阵来。
按周飞自己的话说,“我从来不写自己没经历过的事儿”,不管是那句“四合院,葡萄架,鹩哥学说话……”,还是“谁家的大姑娘嗑着瓜子仁儿,谁家的小媳妇儿乐得咯咯咯儿”,都是他记忆中的老北京景象,唱出了老北京浓浓的人情味。“不是北京人写不出,不是北京人也听不出太多感动。”周飞说。这种感情,只有北京人自己最懂。
一位旅居海外的老北京人偶然间在网络上看到了西游乐队的视频,听闻一句“灰砖灰瓦红色的门儿啊,老爷子架着鸟儿迈出院门儿啊”,顿时潸然泪下,在写给周飞的留言中连连喟叹:“每一个场景都是20年前的生活啊……”还有一位广州的歌迷,少时离开北京,对北京的记忆还停留在往昔,见面时甚至问了周飞一句:“现在北京胡同里还有澡堂子吗?”
除了纪实描述生活的画面,从小就喜欢听相声的周飞还擅长将相声等传统艺术融入歌曲创作中来,《口吐莲花》和《玲珑塔》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同仁堂》则是以京味儿、京剧为主要元素的作品,出自数来宝“进街趟子”。前不久他还写了一首《秦琼卖马》,取材于传统相声《卖马》。周飞希望自己的歌能起到一种普及的作用,“就像我小时候一样,听到相声里说‘七进七出’,不明白什么意思,于是听了两遍《三国演义》评书,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也希望歌迷听了我的歌,不明白的历史典故就去查查,或许能学到一些知识。”
排练现场,有三位喜欢西游乐队的歌迷义务来“打杂儿”,比如打灯照明之类。在他们看来,西游乐队的音乐,没有浮华,没有矫饰,而是如生活般真切的五味杂陈,就像那首《80后的我们》中讲述的一幕幕生活片段:“看着手绘的动画,跟着变形的金刚,维护着世界的和平,第一版的红楼,和86年的西游,能提前说出台词,指出穿帮镜头……”
周飞和同伴们在用音乐记录着自己的生活。虽然他们的乐队生涯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风光无限,甚至成员们都必须兼职其他工作来挣钱养家,但他们乐在其中。“我觉得自己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们想要从歌里展现的也是一种洋溢着幸福气息的北京。”周飞说这番话时,笑得很开心。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