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殡仪馆骨灰存放空间告急--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市殡仪馆骨灰存放空间告急

2013年04月02日09:19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5—8年内,佛山市殡仪馆将没有空间再存放骨灰”。在昨日的采访中,佛山市殡仪馆付馆长向记者透露,由于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殡仪馆容量有限,市殡仪馆的骨灰楼将会在5—8年内达到容量的极限。

  作为始建于1962年的佛山市殡仪馆,全馆占地面积为4224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5800平方米,目前,馆内建有3座骨灰楼,存放了约5万份骨灰。虽然多年来进行了多次的改造、建设,但存放空间仍是捉襟见肘。据付馆长介绍,除现有的3座骨灰楼外,佛山市殡仪馆已很难再进行扩容,但随着佛山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市殡仪馆却仍以每年2000多份的数量递增,按此计算,在未来5—8年里殡仪馆将陷入没有空间存放的尴尬境地。

  而在殡仪馆空间告急的背后,佛山市殡仪馆积压的“无主”骨灰却在不断增加。据了解,佛山市殡仪馆与市民签订的骨灰存放协议合同期一般为5年,超过5年未续费的则视为“无主”骨灰。相关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佛山市殡仪馆内逾期一年以上无人续费、拜祭的骨灰已多达2111份,其中,超过5年的有1526份,超过10年的则有1050份。

  “这些‘无主’骨灰占用了馆内空间,但却无法处理。”付馆长表示,虽然在与市民签订的骨灰存放协议中明确规定了“超过半年以上无续费的骨灰,殡仪馆可自行处理”,但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殡仪馆实际上是不敢依约进行处理的。“推进相关立法是解决“无主”骨灰、提高骨灰存放空间使用率的关键所在”。

  此外,他还认为,推动葬法、葬礼改革,引导殡葬文明新风尚也是解决殡仪馆空间不足的根本途径,“像骨灰植树、海葬等就是很好的方式”。不过,据了解,虽然佛山开展骨灰植树已有8个年头,但8年时间佛山市殡仪馆仅有1834份骨灰采用了这种方式。

  佛山绸缪备战迎拜祭高峰

  ■相关

  南方日报讯 (记者/洪俊武 通讯员/杨俊)又到一年哀思时。随着清明节的临近,近段时间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提前祭拜先人,而作为省内骨灰存量第二大的佛山市殡仪馆也是未雨绸缪,为即将到来的拜祭高峰加紧备战。昨日,记者从佛山市殡仪馆获悉,今年清明期间,除继续开展网络拜祭和骨灰植树活动外,现场拜祭将采取“出入凭条”制度以加强骨灰管理。

  作为仅次于广州市火葬场的省内第二大骨灰存放机构,佛山市殡仪馆目前的骨灰寄存量约有5万份,是广大市民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重要拜祭场所,特别是近几年的清明期间,前往拜祭的市民就多达50万人次,机动车达20万辆次,且呈逐年增加趋势。

  “今年到现场拜祭的市民还会继续增加。”据市殡仪馆付馆长介绍,为保证市民拜祭活动的顺利进行,目前,佛山市殡仪馆除已与各职能部门协调明确分工,将在清明期间提早和延后员工的上下班时间,并另行聘请560余人次维持拜祭秩序、480余人次投入拜祭区的保洁工作。同时,为加强清明期间的骨灰管理,今年佛山市殡仪馆还将采取“出入凭条”制度。祭拜市民需凭骨灰寄存证换取“出入凭条”,然后再持“出入凭条”入楼取灰。

  “根据往年经验,4月4、5、6、13和14日将是拜祭的高峰期,7、20和21日则为半高峰期。”付馆长表示,在5天的高峰期里,每天9时至11时和13时至15时将会是高峰时段,他建议市民要尽量错开高峰期和高峰时段,并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

  此外,通过网络拜祭或骨灰植树的方式,也是缅怀先人的一种很好选择。据了解,自从2004年开设网上纪念馆以来,佛山市殡仪馆目前已建立网上纪念馆达180多个。而骨灰植树活动也已开展了8个年头,今年的骨灰植树活动定于4月20日和21日在高明区更合镇佛坪岭举行,4月19日前接受市民报名。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同时还将为市民提供免费的车辆接送、装灰袋子等。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