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哥型男救不了古装片--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帅哥型男救不了古装片

2013年04月06日04:32    来源: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4月4日,清明节,古装历史功夫大片《忠烈杨家将》全面上映。该片在这个祭奠逝者的日子上映还真挺合适,影片中杨家父子八人出征,仅老六一人生还,老四老五下落不明,其他人全部阵亡。

  从小听评书,对杨家的事一清二楚,电影《忠烈杨家将》在剧情上有所改动。话说电影讲的是,杨老六和太师潘仁美之子潘豹争夺柴郡主,杨老七替哥出头,一个不小心,潘公子死在了擂台上。正当两家在皇上面前论理时,大辽来犯,皇上派潘太师为帅,杨令公为前锋,迎战辽兵。金沙滩上,老杨浴血奋战时被辽兵包围,外围的潘太师见死不救。老杨奋力杀出重围,率残部上了二郎山。为救父亲,杨家七子杀到二郎山,然后一路突围,最后只杨六郎一人背着父亲遗体回家。

  整个故事比较简单,也相对完整,但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剧情上的不合理之处非常明显。

  疑点一:明明可以派出重兵将来救人的杨家七子一举歼灭,但辽军统帅耶律将军却将七人放过,让他们直奔二郎山,与其父会合。

  疑点二:明明杨家七子武功个个了得,面对不足百人的追兵,杨老大一人就砍杀数十,但他们就是不合力杀敌,而是一会儿留下一个迎战对手,一会儿又让哥俩去阻击敌人,最后被辽兵各个击破。

  疑点三:鬼谷子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奇人吗,怎么跑到大宋朝去给佘老太君指点迷津呢?难道他能活千年,还是穿越了?更可笑的是,鬼谷子给佘太君一张纸条,上写“七子去,六子回”。老太太以为是七个儿子去救爹,六个儿子能回来。谁成想,是七个儿子去,仅六儿子回来。电影拿这种文字游戏当卖点,不但小儿科,实际上也很无聊。这和赵本山跟范伟玩的脑筋急转弯有啥区别?说树上骑(七)只猴,底下一只猴,一共几只猴?类似的设计,不但显得编导才气不足,也直接拉低了观众的智商。

  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耶律将军不去打宋国的大部队,不去攻城,单对杨家父子展开剿杀。电影开头给出的理由是搞定杨家,大宋就完了,这个说法还算站得住脚。然而电影在后面又借耶律之口,给出了一个真正的理由:原来多年前耶律将军的父亲老耶律的部队被杨令公全歼,老耶律的尸体都没找着,耶律将军的母亲天天以泪洗面,哭瞎了双眼,最后含恨离世。为了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耶律将军誓将杨家父子斩尽杀绝,还要提着杨令公的人头去给母亲上坟。听闻此言,与耶律将军最后单挑的杨六郎居然也给出了类似的答案。大意是,我们来救父亲,也是为了母亲,现在父亲死了,无论如何也要把尸体背回去给母亲。

  历来两国交兵,为的就是地盘和天下。到《忠烈杨家将》这里,却演变成了一切为了母亲,成了彻底的公报私仇。母爱当然伟大,但也不能拿这个东西到处套吧。

  港产的不算,国产古装大片从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开始,后来还有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等等,早期的此类电影虽然口碑一部比一部差,但还是赚钱的。正因为看到有利可图,又容易复制,古装大片开始一窝蜂地上。直到2011年,《战国》、《关云长》、《白蛇传说》、《杨门女将之将令如山》等这些大制作古装片开始集体赔钱。2012年,古装片数量锐减,仅有的几部里除《画皮2》挣钱外,《王的盛宴》、《铜雀台》等片上一部赔一部。

  古装片越来越不受欢迎,有这种类型片的周期性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影片本身质量低下,粗制滥造。

  尽管《忠烈杨家将》请来了曾执导过《白发魔女传》、《霍元甲》等大片、且在好莱坞也颇受欢迎的导演于仁泰,尽管本片主演是郑少秋、郑伊健、周渝民、李晨、林峰、吴尊、邵兵等港台内地的新老三代帅哥,且本片的主打卖点就是帅哥型男。但由于影片先天不足,且古装片已倒了观众的胃口,就是再多的帅哥型男恐怕也救不了本片。从上映首日整个济南地区排片量仅列第四位看,《忠烈杨家将》的票房不会大热。

(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