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不少市民在银河公墓附近的路边烧起了冥币,祭奠逝去的亲人。南方日报记者 郭智军 摄
近年来,广州不少墓地价格高企,最高甚至达10多万元。连日来,笔者调查发现,一些羊城市民考虑到价格、交通以及墓地面积等因素,选择到外地为逝去亲人购买墓地,出现了“活在广州葬在清远佛山”的现象。
据了解,只要符合民政部门相关规定,市民可自愿跨地区为先人购买墓地。此举虽然不违反政策,却反映了像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墓地安葬向市郊和周边地区发展的趋势。
每天专车免费接送专人讲解
清远墓地
广州推介
由于广州靠近市区的墓园所能提供的墓地价格偏高,这些年,选择花都、增城墓园的广州市民越来越多,还有市民干脆将先人骨灰安葬到了清远、佛山等城市的墓园。每年清明节,都有部分广州市民出城祭祖。
笔者了解到,目前清远一些墓园的穗籍逝者已达到七八成,并且这一比例逐年上升。同时,有些墓园推出的自选墓虽然价格高,但因其面积较大,受到一些广州市民的青睐。
笔者从清远市区一家经营性公墓管理处了解到,目前人们在清远购买墓位并没有户籍限制,只要出示《火化证》和《死亡证》即可。
据了解,目前清远市有5家经营性公墓,其中的3家公墓吸纳的广州逝者较多。笔者从这几家公墓了解到,往年在清明期间,一般会有6万左右的市民进园拜山,其中广州人能占到一半左右,“在园内停放的车辆中,很多挂着粤A车牌,我们曾经粗略算过,有近八成是广州车。”其中一家墓园的销售人员说。
该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每年卖给广州人的墓穴多达数千个。该墓园80%的墓穴安葬着穗籍逝者。而在清远佛冈的一家墓园,广州人的购买量也超过七成。
随着广佛同城化推进,近年来,清明期间到佛山拜山的广州人超过20万人,顺德、南海、三水都有广州人前去拜山。在顺德的一家墓园里,一到清明,便会迎来近3万名广州人祭祖。
在清远,为了拉拢广州客,一些墓园不遗余力,部分墓园在广州专门设立办事处,提供推介、咨询服务。“我们每天都有一辆专车免费接送,并全程有专人陪伴讲解,中午提供‘农家乐’午餐。”清远一家墓园广州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说,不断有人打电话要求实地查看,选墓就得提前一两天预约。
不少广州人看中墓地面积大
豪华墓位
叫价百万
据了解,目前,清远墓园的墓位一般分为标准型和自选型。前者,价位一般分为两个档次:低档墓位面积在1至2平方米之间,价格在5000元至10000元左右,但实际上,这种经济型墓穴的销量并不好,“一般是经济条件比较差才会购买,占比很低,广州人买得比较少。”清远一位墓地销售人员说。
高档墓位的面积则在4至5平方米之间,价格一般在2万元以上,有一家墓园称提供5平方米的墓位,其中包含4平方米的硬化、绿化面积,报价为2.1万元。在广州籍购墓者中,此类墓位最为畅销。
值得注意的是,清远的墓地也并不是清一色的廉价。在自选型墓位中,价格就更高了。销售人员介绍,自选型墓位的位置与面积皆可由购买者自己敲定,在清远的一家墓园,单个标准型墓位的最大面积为4平方米,价格最高为2.5万元,但自选型墓位最大面积可达30平方米,价位则按单位面积计算,最高可达3.5万元/平方米,最高售价超过100万。
“很多来我们这里买墓地的广州人都是看中这里不限面积。”上述墓园的销售人员解释说,一般人都喜欢气派,但广州寸土寸金,最多只能买到5平方米左右的墓位,就是花再多钱也买不到更大的,而清远正好能够满足这些客户的需求。
笔者发现,不仅是佛山和清远,中山也有不少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的人来买墓地。早些年,中山的墓地价位比周边城市低,据不完全统计,中山一家经营性公墓从1994年开园至去年,在卖出的3万个墓穴中,约四成墓主是非中山户籍,而每年清明祭拜期,不少来自外市的车辆会蜂拥至中山。
中山已限制外地人买墓地
■最新进展
由于墓地资源日渐紧缺,广州周边城市已经开始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据中山当地媒体此前报道,近年来中山对墓地购买实施“限购令”,非本地户籍人员无购买权。墓地仅限中山本地户籍居民、中山海外华侨、港澳台乡亲购买。由此还引发了社会关于墓地该不该只准户籍人员购买的讨论。
对此,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认为,广州人在周边地区埋葬是一种选择,但传统观念的根基很深厚,绝大多数人依然安土重迁,去外地买墓地的市民比例仍然较低,不会对当地墓地资源产生很大压力。不过,这种现象背后的意义值得深究。
彭澎认为,政府应在殡葬移风易俗方面再多做一些工作,以足够吸引力、足够人性化的创新方式,倡导人们选择节地环保的生态葬法。这样既能照顾到市民的传统观念,又可以节约土地。
受大雨影响,昨日广州扫墓人数大幅下降
墓园便民伞 有人只借不还
■现场
南方日报讯 昨日一早,广州下起倾盆大雨,市民拜山受到影响。据广州市民政局统计,昨日全市扫墓人数为37.4万人,比前天大幅下降。各有关部门和殡葬服务单位准备比较充分,及时应对暴雨天气,全天拜祭情况顺利,祭扫场所没有任何安全事故发生。便民伞和雨衣免费提供
昨日上午8时多,广州突降暴雨,气象部门也发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在随后几个小时的持续强降雨期间,广州市火葬场共迎来近2万名市民。笔者发现,为了方便市民避雨,市火葬场临时新增加雨棚18个,雨棚覆盖了近2000张拜祭台。在银河公墓,工作人员也在拜祭区撑起了雨棚与大型雨伞。
此外,广州市火葬场、银河公墓在各个服务点免费发放一次性的雨衣,供有需要的群众使用。火葬场还提供了1500把便民雨伞,不过有少数市民在借用便民雨伞后没有及时归还原处,将雨伞带出火葬场,留在了公交站或者直接带走。清洁工一天工作11小时
在广州市火葬场和银河公墓的拜祭区,记者发现,每家拜祭结束后,清洁工都会马上清理拜祭台,方便下一家进行祭祀。通常一名清洁工负责清扫20张祭台,最忙时,广州市火葬场内有200名左右的清洁人员在工作。
“清扫果皮最麻烦,比如甘蔗皮一旦粘在地上就不好扫开,还有香炉灰也不好扫。”祭台清洁工刘友元介绍说,祭台清扫需要从早上7时做到下午6时,由于时间紧,大家中午只能轮流吃饭,“好多同事回家路上都说‘浑身骨头好像断了一样’。”
与工作劳累相比,一些市民的不文明、不理解让清洁工更为难受。“有一些人不讲卫生,上过厕所后不冲洗。”一位清洁工抱怨说,“有时候垃圾桶不远,但一些市民不愿多走两步,随意把垃圾扔在地上。希望市民能够文明祭拜,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给我们减轻一些工作负担。”
南方日报记者 骆骁骅 李强 实习生 张莹鑫 陈冰斌 通讯员 穗民宣
怪相
1.6万元建网上纪念馆
部分网站祭祀服务收费颇高,商业化明显
南方日报讯 近年来,清明祭祀进入互联网时代,网上扫墓、手机扫墓开始流行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提供网上祭祀服务的网站近千家。笔者调查发现,部分网上祭祀服务网站收费颇高,有些网站为先人建馆的价格高达16899元。大多数网友对网上祭祀持肯定态度,但也表示不会用它取代现实祭祀。
笔者登录多家网站发现,内容大体相似,用户在简单注册后,便可开始为逝去亲人创建纪念馆。有些网站甚至可创建百分百“仿真墓地”或“灵堂”。
而后,用户可在网上墓地或灵堂上香、点烛、烧祭品,与现实几乎无异。不仅如此,用户还可上传逝者的生前照片及录音,网站可为其制作“留声留影”。
不过,一些网站虽打着绿色节俭的旗号,事实上收费项目众多,商业迹象明显。
部分网站的收费模式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有个网站创建一个“单人纪念馆”收费150元,“双人馆”200元,一年内免费维护,此后的维护费是每年20元。
在某个网站上,最贵的“神霄馆”的价格高达每个16899元,服务项目包括提供无限容量的空间(存放无限量照片、视频等)、定制无限个性模板、制作豪华三维展厅。此外,各类香烛、鲜花祭品,除少数免费外,其余都要花钱购买。
骆骁骅 李纤
花数百元可请人代扫墓
有机构提供祭拜全过程录像,七成网友反对
南方日报讯 清明时节,一些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亲自前去先人墓前拜祭,这催生了一个奇特的“职业”——代人扫墓。笔者在浏览一些提供代扫墓的网站时发现,该项服务价格一般在400元—500元之间,最高价为1500元,包括香烛、祭品、鲜花和纸钱等祭祀用品费用,若顾客有别的要求,费用另计。
一家礼仪公司负责人介绍,代扫墓整个过程大约二三十分钟,“首先烧一炷香和一叠纸钱,再一边鞠躬一边口中念祭拜词,最后打扫墓碑并除去杂草。”该负责人称,为确保服务到位,还将采用1200万像素的摄像机来记录整个代扫墓的过程,作为顾客付款的凭证。
笔者浏览代扫墓网站发现,与遍地开花的网店规模相比,成交量却略显惨淡,不少网店显示最近成交量为零。
在网上发起的一场400人参与的“代扫墓你怎么看”调查中,近七成网友对代扫墓行为表示反对。许多人表示,这种流于形式的行为,不仅不能表达对亲人的缅怀之情,反而因为作秀意味过浓而使人难以接受。
骆骁骅 李纤
南方日报记者 骆骁骅 李强 张俊
实习生 刘震 陈冰斌 黄佩仪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