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章迪思 徐蒙)4月8日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内多款汽车被检测出强致癌物质——多环芳烃,截至昨天,被曝光的车企大多数已给出回应。记者昨日采访了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郑安呐教授。他认为仅仅靠多环芳烃含量的多少来判断车内是否有毒并不科学,相比之下,他更推荐用VOC标准(即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标准)来衡量。
郑安呐解释,多环芳烃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物质的总称,其中,分子量偏大的一类,由于不易被人体呼吸道吸入,对人类危害较小;另一类分子量偏小的多环芳烃类物质,不仅容易被人体吸入,也更易气化或液化,对人体危害较大。前不久新闻中曝光的多款进口豪车采用沥青作为刹车板材料引起关注,就是因为从沥青中挥发的正是分子量偏小的有害类多环芳烃物质。郑安呐解释,新车内部气味较大,一部分来自多环芳烃,此外还有多种其他物质混合,比如真皮座椅的皮革味道。因此,简单根据多环芳烃含量来判断是否有毒,实际意义不大。相比之下,采用VOC标准综合判断车内空气质量,更加合理。
据了解,央视报道中多环芳烃含量最高是长安悦翔汽车,每公斤含量23.5毫克,被指大幅超德国GS标准。长安汽车昨天表示,其生产和销售的所有产品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进行的,针对多环芳烃问题,企业将立刻开展深入调查。
其他被曝光车企中,上海通用发表声明称,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无法证实该零件是上海通用汽车的原厂零件。上海通用表示曾于去年9月委托国内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爱唯欧相关零部件进行抽样检测,结果均显示未检测出多环芳烃。北京现代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现代新胜达属上一代韩国进口产品,其检出多环芳烃的结果与其无关。三菱汽车目前尚未给出回应。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