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据法新社报道,英国首相官邸9日发表声明称,经各方协商,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葬礼将于4月17日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
该声明称,在英国政府9日上午组织的协调会议上,英国政府与撒切尔夫人的家人以及白金汉宫达成一致,将撒切尔夫人的葬礼日期定在4月17日,地点是伦敦圣保罗大教堂。
英国白金汉宫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菲利普亲王将参加撒切尔夫人的葬礼。通常,英国女王夫妇不会参加非王室成员的葬礼或仪式,因此此举罕见且不同寻常。
据报道,撒切尔夫人的遗体9日已经从伦敦的丽兹酒店运出,安放在一处秘密的地方。
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当地时间4月8日上午因病去世,享年87岁。
钟欣
评价
中方:撒切尔为解决香港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综合新华社电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不幸去世表示哀悼。
有记者问,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8日因中风医治无效去世。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洪磊说,撒切尔夫人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生前曾为中英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香港问题和平解决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方对撒切尔夫人不幸去世表示哀悼,向撒切尔夫人的家属表示慰问。
奥巴马:美国失去一位真正的朋友
美国总统奥巴马:“美国失去一位真正的朋友。”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撒切尔夫人是“标志性女政治家”,度过“杰出一生,冲破障碍,引领国家前进”。
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她的公共生活中,她持有并实践保守派信仰。”她与法国时任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合作,“增强我们两国的联系。在那个时代,撒切尔夫人向修建英法海底隧道注入决定性动力”。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众所周知,我们过去有意见不合之处……但是,我必须补充的是,观点不同从来不会阻碍相互尊重。”
俄罗斯总统普京:“撒切尔夫人“毫无疑问是同时代最杰出的政治人物之一……她非常严厉、直接并且始终如一,是一名伟大的政治人物”。
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玛格丽特·撒切尔是一名伟大政治家和聪明人。她会走入我们的记忆和历史。”
韩国总统朴槿惠:“英国民众失去一名杰出领导人,这让人悲伤。上世纪80年代,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振兴英国经济,开启英国的希望时代。”
法总理:撒切尔年代对经济社会造成严重伤害
法国总理艾罗:撒切尔夫人是“一名伟大的国家元首”,但“那是另一个时代,被称作撒切尔年代或者(罗纳德·)里根年代,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伤害,导致过度自由化”。
南非执政党发言人科扎:“她没有认识到非洲人国民大会是(南非)合法执政党,在这一议题上背离英国民众观点(撒切尔先前指责非洲人国民大会为‘恐怖’团体)。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撒切尔夫人)是有名望的领导人,尽管她与非洲人国民大会间有分歧。”
争议
英国民间 鲜花VS憎恶
8日,在白金汉宫、议会……英国多处标志性建筑降半旗;在撒切尔位于首都伦敦的住宅外,鲜花堆放,一张卡片上写道:“最伟大的英国领导人,真女人!”
撒切尔执政期间推行金融制度改革,放松监管。此时,英国陷入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包括金融行业,她推行市场竞争、私有化、紧缩和自力更生的经济改革政策,被称作“撒切尔主义”政治哲学。
这些政策受到不少人赞誉,但一些人批评她损害就业、破坏传统产业。
在伦敦南部布里克斯顿,大约200人聚集,“庆祝”撒切尔去世。这一地区1981年因社会严重分化和种族矛盾发生大规模骚乱。不少集会人员高喊:“高兴!撒切尔死了。”
另外,在英国北部矿工社区,撒切尔因在上世纪80年代以强硬措施压制矿工工会罢工,饱受苛责。刚年满70岁的达勒姆矿工协会秘书长戴维·霍珀说:“对工会来说,这(撒切尔夫人辞世)来得不够早,我高兴自己活过她。”
北爱 苦难VS改变
1981年,撒切尔以铁腕压制北爱尔兰地区受押爱尔兰共和军成员绝食抗议,10名在押人员死亡。对这件事,不少北爱尔兰人和爱尔兰人铭记在心。
新芬党领导人格里·亚当斯8日说:“在爱尔兰,她(撒切尔)抱有古老的严酷军国主义政策,导致战争和苦难。”
1985年,爱尔兰与英国签订一份协议,英国承认爱尔兰对北爱尔兰事务拥有正式发言权,为北爱各方1998年签订《星期五和平协定》铺平道路。
一些爱尔兰政界人士回忆,撒切尔言辞强硬,但行动更加务实。
“她被称作‘铁娘子’,但她愿意改变,而且做出改变,”20世纪80年代的爱尔兰资深外交官诺埃尔·多尔告诉路透社记者。
马岛 赞赏VS憎恶
在阿根廷,不少人因1982年阿英马岛战争而冷眼看待撒切尔去世的消息。
“那个恐怖的女人死了,”71岁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居民多门尼克·格鲁思科玛格诺告诉法新社记者,“她可恶,为了国内选举发动战争。”
一些马岛居民对“铁娘子”有好感。马岛议员迈克·萨默斯称赞撒切尔夫人是“为数不多敢于冒险的政治领导人……就福克兰群岛,她会永远被记住”。
不过,许多参加过马岛战争的阿根廷老兵对撒切尔怒气难消。
马岛战争老兵中心主管马里奥·博尔佩说,撒切尔死前“没有受到惩罚,没有受到审判”。博尔佩指责“铁娘子”忽视与阿方达成和平协议的机会,发动战争,“她不会被铭记为一名对和平作出贡献的人”。
阿根廷政府没有就撒切尔去世发表声明。新华
国际观察
欧元危机印证
撒切尔先见之明?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魏香镜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去世后,欧盟及欧洲各国领导人称赞她为欧盟建设所作出的贡献。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说,撒切尔在执政初期致力于欧盟建设,推动欧盟单一市场的发展。德国总理默克尔说,在冷战时期,撒切尔为克服欧洲分裂起了关键性作用。
然而有媒体称,撒切尔作为保守党的领袖,对欧洲的货币联盟说“不”。在欧洲大陆陷于沉沦的当下,其在欧洲货币问题上的主张显示出先见之明。
那么,撒切尔到底是坚决反对欧洲一体化的保守者,还是主张参与欧洲一体化建设的领袖?
选择性支持欧洲一体化
撒切尔并非与欧洲一体化唱反调,而是试图阐述一种不同于强化政治联盟的路径,核心是统一的大市场
在《铁娘子》这部电影中,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撒切尔就“欧洲一体化”问题舌战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领导人的片段让人印象深刻。电影中的撒切尔对这些领导人说,你们希望建立的人为的乌托邦式超级国家将是一个由德国主宰的、为经济危机所累的“巴别塔”。很多媒体的报道认为,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撒切尔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比电影中更加坚决,她一度被称为“Mrs.No”。
另一件证明撒切尔反对欧洲一体化的案例是,她对英国在取消人员流动限制方面,也显示出保守的态度。1985年,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签署了申根协议,规定取消所有边境控制。之后,除了英国和爱尔兰,欧盟十五国其他成员,甚至两个非欧盟成员国——挪威和冰岛——都加入了,而英国至今尚未签署该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的确曾经是欧洲一体化的有力推动者,也曾经是最早提出欧洲联合思想的欧洲国家之一。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田德文称,英国保守党政府并不反对欧洲一体化进程。1961年8月,英国便开始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973年,英国保守党首相希思促成了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英国对欧洲一体化一直是选择性的支持,其基本立场是一体化进程应该以政府间合作为主,核心是统一的大市场。”撒切尔在1988年发表的著名的布鲁日演讲中曾说,“并非与欧洲一体化唱反调,而是试图阐述一种不同于强化政治联盟的路径。”她反对压制民族特性并把权力集中于一个欧洲共同体的中央,相反,她倾向于一个建立在“独立主权国家之间自愿和积极合作”基础之上的欧洲。
“先见”非撒切尔独有
除了撒切尔,很多欧元缔造者都可以预见货币联盟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只有建立欧元区,才能解决欧洲当时的重大结构性危机
在欧债危机继续发酵的大环境中,撒切尔的去世引发外界对其欧洲政策的关注。舆论认为,撒切尔夫人一直对欧洲联盟持怀疑态度,而每一次的欧元危机似乎都证明了她的英明之处。《澳大利亚人报》称,撒切尔夫人的主张至今仍影响着欧元区。从塞浦路斯危机来看,每个成员国都要对自己的债务问题负完全责任。虽然欧元区各国政府联手向受困国发放贷款,但迄今并未建立债务共担机制,未来也不太可能会有。事实证明,这是一剂苦药,特别是在建立欧元区之后,成员国已经无法再像过去那样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或本币贬值的方式来摆脱债务困境。
田德文对于这种观点表达了不同看法。他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做不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分离,即便这样,欧盟在进入21世纪后仍必须建立欧元制度,如不建立欧元这一统一货币,欧洲的整个货币市场就要被德国的“马克”控制。只有建立欧元区,才能解决欧洲当时的重大结构性危机。虽然今天欧债危机的负面效应仍在蔓延,很多人认为这是欧元造成的,并认为撒切尔当时排斥货币联盟的主张很有预见性。实际上,当时很多欧元缔造者都可以预见货币联盟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发展趋势上看,欧债危机推动欧盟加快财政一体化和建设银行业联盟的进程,欧盟一体化总体来看在向前走,欧盟这一超主权的组织也没有因欧元危机而沦丧到撒切尔预料中的不堪地步。反而对于英国这个非欧元区的金融大国来说,如果其在欧盟中“边缘化”的程度继续增强,那么未来这种态势有加剧的可能。
①1950年,第一次被推选为保守党议员候选人的玛格丽特在一次政治辩论后演奏钢琴放松。②1970年10月8日,时任英国教育大臣的撒切尔在伦敦发表讲话。③1975年2月,撒切尔在伦敦家中的厨房留影。④1983年5月23日,撒切尔在竞选集会上攻击工党竞选纲领。⑤1987年3月29日,撒切尔在莫斯科向当地民众挥手致意。⑥2003年10月30日,撒切尔在伦敦出席丈夫丹尼斯悼念活动后伤感离开。⑦2009年6月2日,撒切尔在英国一家训练中心抚摸一只小狗。新华社发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