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教父》、《闻香识女人》主演帕西诺新作 三个老戏骨同台飙戏
据说当今影坛大叔盛行。看中国内地,但凡拿得出手的,都是眼角有褶的大叔之流。跟他们比,偶像派的娃子们楚楚光鲜却显然还在学说话。好莱坞更牛,他们培育出一批叱咤风云的“大伯”:罗伯特·德尼罗、汤米·里·琼斯……耐心看他们红,耐心看他们老……看他们在光辉岁月里成佛或者成魔,青灯夜雨,白发春风。
新片《伙计们请起立》(也做《兄弟出头天》)的最大江湖卖点,就是个“老”字。三位黄金老戏骨搭档,倚老卖老,穿一袭老派紧身马甲西装,演一出老江湖最后的联手,说一点玄宗时代的落花。
最让人期待的是阿尔·帕西诺。西西里岛的“教父”、《闻香识女人》的桀骜中校,他的每一次出手,总让人有所期待。他饰演的黑老大从监狱中出来——28年了,他守住江湖规矩没有出卖朋友,而外面的江湖早已变了天。
28年,足以让斗转星移,连发动车都不再需要钥匙的清脆拧转。英雄迟暮,加上两个一样老的死党,爷爷级“三剑客”慢吞吞地走在夜晚的小巷。扑面而来的不再是烘气氛、吹起风衣一角的长风,而是春夜的寒冷,足以让膝盖疼痛,身形拖曳。老,就这样在冷寂和淡漠里,蹑足而来。
老大出狱后想喝杯老式手磨咖啡,喝到嘴里却发现一切都打折了:时间、功夫、态度、精致度……都像速溶的。眼前的世界不再饱满,这正是一个打折的世界,一个速溶的世界,一切都合该速溶。导演用“老人”顺便嘲笑了我们的“新”,用磨旧的黄铜调戏了热爱镀金的当下。
影片最大的最大悬念在于一场等待了28年的猎杀。三剑客之一,老大最好的朋友,被迫要在早晨十点之前杀死老大。多年前的街头火拼,老大无意射杀了更大黑帮人物的独子。28年牢狱仍不能抵过,若不执行,他们的亲人都得死。另一位黄金戏骨克里斯托弗·沃肯饰演的老二,曾经出枪如闪电,如今像空调的冷凝管一样,又颤、又慢。
杀,还是不杀?片子只聚焦了最后的夜晚和清晨。三个老头做了一切渴望的事:撬开药店偷伟哥,泡妞儿,偷了辆豪车在街头狂飙,出手救下落难的姑娘,教训了一帮吸毒小混混,贪婪大嚼牛排……青春的灵魂在老朽皮囊里再次燃烧,垂老之命在倒计时里浓缩爆发——当然,我们的“中校”又在酒吧找到了一位姑娘,跳了一段老而悲伤的探戈。
这不再是优雅的舞池,不再是桀骜尊贵的中校,这是早已被时代甩下的落马出狱后即将赴死的老江湖。舞伴妹子也不再是用香皂的清水佳人,是新世纪分不出国籍肤色是否特殊职业的辣妞。舞跳得邋遢,但这就是时代了,不优雅,也不再忧伤,帕西诺顺水推舟地贱卖了他的舞步,在舞池里摇摇晃晃,从壮年的无所畏惧进化至老的无所谓。
通向死亡的夜晚,三个老友选择了加速前进,以此甩开沉闷残老的肉身。曾经的“二环十三郎”在狂飙后老死车内,寂寂无声。剩下的两个不肯放弃老派江湖中关于朋友、尊严的规矩,宁愿起立死,不愿躺着活。但这种反抗是“淡泊”的,一个眼神,两杆老枪,散步般慢慢踱向黑帮老巢,无所谓生,无所谓死……在由冷到热,由卑到尊的缓缓启动中,蒸发出老而弥坚的力道。这是角色的神采,也是主演大伯们庄严的释放。
影片结束得很妙,镜头从对攻的枪战迅速拉向悠远的天空,不再交代老头生还是死——不愿收之以浪漫,也不愿收之以悲壮,只是清静的蓝天,枪声,和依然晃晃悠悠的爵士。
最后的反抗,像唐吉诃德,也像老佐罗。流水白描的叙事保持温吞细碎的节奏,黑夜里流金的灯影,风里杨枝新发的小绿,老铜管轻吹的旧曲,坦然悠然的白头翁……除了开枪的瞬间凌厉,每一帧都是拉慢的凛冽,打散的年华。这些反抗被导演赋予怀旧冷凝的诗意,似乎每个老人都是老诗人。那些落魄和凋零不重要,都是皮,老江湖冷掉的血,被生活侮辱了一万次的心,最终任由激烈,完成破坏性的爆发和冲刷。
诗酒趁年华,但这口老酒有种别样的寥落之味。很难说人们将以怎样的态度去领略影片,也可能是抽离,无法投入,一切取决于人们对“老”提前的窥意。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