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中四名学生获清华、北大自主推荐资格或加分,(从左至右)谭达新、蔡芷菁、杨昕、何卓论。记者张宇杰摄
佛山一中四名学生分别获清华北大自主推荐资格或加分
本报讯 (记者陈昕宇、周文吉)昨日,清华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面试成绩揭晓,佛山一中文科实验班高三6班蔡芷菁同学、理科实验班高三11班谭达新同学通过面试,获得清华大学2013年高考加分20分资格。
据介绍,2013年全省共212人参加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仅22人获得加分认定资格,其中一中占两人,在全省普通高中所占比例最高。加上此前一中理科实验班高三15班杨昕同学已获得的“2013年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以及同班的何卓论获得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今年该校共有4名学生获得清华、北大自主招生推荐资格或加分。昨日记者走进校园,倾听了这些尖子生不同的自主招生考试经验。
蔡芷菁、谭达新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面试
遇到“雷人”问题不必慌 大胆表达
蔡芷菁称,面试过程大约15分钟左右,问了3个问题,其中不乏一些最新的时事热点问题,如第一道题目是关于近期的H7N9型禽流感。面试问道:“假如你是一位新闻发言人,你认为在这个时候公众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相应的追问是:“如果信息发布后社会出现了恐慌,你要怎么办?”
蔡芷菁称,自己当时回答:“应该公布感染人数、死亡率,因为这些是公众最关心的核心信息,但同时应该公布禽流感的治愈率,说明这种病是可防可治的,降低恐慌,还应该公布一些预防方法及处方药等。”
据了解,面试环节被问到的题目还包括“如何评价自己和诺贝尔奖的距离”、“怎么看待枪打出头鸟的现象”、“中国网民主体是青少年的影响”以及“自己挑选出3名感动中国人物,其中有一名必须是自己身边的人。”
总结自己的面试经验,谭达新称参加高校自主面试心态要平稳。“有些面试题目看似很雷,但其实高校面试官并非要的是标准答案,而是要考察我们对事件的理解和看法,在和面试官的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见解,所以不用慌,大胆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即可。”
此外,谭达新还提到在面试前很多学生会关注时事热点,甚至在考试前会突击恶补这方面知识。“时事知识很多时候通过上网就能查到,但对这些事件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观点则是考官更为看重的。”
蔡芷菁建议,很多考生在面试前可能很喜欢收集一些“面经”来看,但她一般只会关注面试的问题是什么,不大关注别人怎么回答。“否则会让别人的思路影响到自己,反而磨灭了自己的个性,得不偿失。”这名女孩提及两点,一是在面试过程中展现自己的特点和自信,另一方面,熟悉考场和环境有利于自己心态平稳。
杨昕
“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
清华考题谈“中国梦”
去年11月,高三15班的杨昕获得了校长推荐到清华大学的名额,12月底她通过了清华大学的面试,并于1月中旬收到了回复,同样获得了今年高考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的降分。
杨昕告诉记者,此次清华大学面试题目与去年不同,去年的题目更多关注个人的价值观方面,今年侧重于时事类题目。“比如让我评价‘中国式过马路’、点评2012年五大时事和以‘中国梦’为题的三分钟演讲。”整个面试只有15分钟,杨昕说这些都要靠平时的积累和临场发挥能力。
面试前,杨昕特意向上一届成功考取清华大学的吴彦琦“取经”,顺便也逛了逛清华大学的校园。“特别巧合,我留意到清华大学贴的海报里有写到学生寒假作业以‘中国梦’为题做project(项目)。当时觉得挺有意思的,我还想了想自己的‘中国梦’。”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杨昕告诉记者,她引用学者崔卫平的话作为开头,从“美国梦”谈到“中国梦”,她的“中国梦”是每个人都平等、自由的发展,这些都获得了面试老师赞许的眼光。
何卓论
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调整心态 没时间紧张
高三15班的何卓论,成功地通过了北大的面试和笔试,最终确定拿下了北大的推荐名额。“我觉得调整考试的心态很重要。”何卓论告诉记者,“北大的考试,把我们关在一间小房子,每个人发一张A4白纸,正反两面各一道数学题和物理题,都是英文的。时间是一个小时,做完后自己拿着考卷找教授谈。”
对于这两道题,何卓论说自己并没有完全解出来。“题目不会答,时间到了,我就拿着考卷去跟教授说自己思考的过程、对题目的分析等。其实只有一个小时,根本没时间去紧张。”
此外,在填写了心理素质测试的试卷后,他被抽中参加下午的数理化的笔试。“当时有25%的人抽到要参加笔试,笔试题目都很难,我就是会多少答多少。”何卓论坦言,自己就是调整心态,让心态平和些。
对于学习方面,他觉得要明确自己的复习思路,对知识点的查缺补漏。此外,同学之间的交流很重要。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