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7日讯(记者 丛书莹)17日,记者从昌乐县民政局了解到,为杜绝弄虚作假骗取社会救助的行为,昌乐民政局建立了低保信息核对系统,包括公安、银行、房管等13个部门可对低保户信息进行联合比对。目前,已经有30户家庭因违规被取消低保资格。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家庭收入状况呈现出多样化和隐蔽性,再按原来‘诚信申报、张榜公示、单位证明、入户查看’已经无法准确掌握申请家庭的收入状况,导致一部分人弄虚作假骗取社会救助。”昌乐县民政局低保科赵卫东主任说,为此,昌乐县设立了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建立起一整套居民家庭经济状况网络核对体系,保证了核对及时准确、审批定性科学。
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将研发的“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安装在公安局、人社局、房管局、工商局、税务局、银行等13个核对部门,各部门可迅速从数据库中核查申请人的房屋、车辆、工资收入等,由逐个核对变为批量核对,从而确保了将“人情保”拒之门外。
昌乐县民政局安装中心服务器,为各镇(街)配备了微机、多易拍等先进器材设备,县、镇(街)之间铺设专线,形成了以民政局为核心、覆盖全县的低保专用网络。各镇(街)将低保对象基本材料输入系统后上传,县民政局即可进行网上远程审核审批。他们依托低保专网,将已建立的县、镇(街)、村三级纸质低保档案,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存入中心服务器,生成了覆盖全县的低保电子档案,使低保档案的管理和使用更加规范。
申请低保者需要填写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审批表,上面有居民的相关信息。新申请的低保户在递交申请审批表的时候,工作人员当场录入系统。信息提交到县民政局时,县民政局在系统上将需要核对的信息提交到核对部门。核对部门接收后,立马进行查询,随后将申请人的相关信息记录反馈给民政局。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将此信息和申请者填写的信息进行比对,发现信息有出入时,便不予通过。在系统上线之前,已通过者如发现信息不一致,取消低保资格。
“车辆、房产、存款……曾经分散、隐蔽的居民收入、就业信息在这里无所遁形,通过弄虚作假获取救助在昌乐成为不可能。”赵主任告诉记者,目前,昌乐有城市低保户2404人,农村低保户15276人。在昌乐,城市低保户申请标准为月收入低于400元,农村低保申请标准为年收入低于2150元。这个系统自去年9月份开始运行,用了几个月录入信息。春节后开始进行核查,目前,已有9户因缴纳住房公积金、21户因拥有车辆,在该县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中显露原形,不符合低保条件被取消。
有三处房产 还申请低保
昌乐县民政局低保科赵卫东告诉记者,现在骗保者会隐瞒一些情况。在现场审查时,骗保者会领着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到自己条件较差的住处,就算他们到了现场查看,也不能完全掌握其详细信息。但是这个系统实行后,不用到现场就能查出来骗保者的详细信息。
“那天有个人来申请低保,我们接到申请后就去现场查看,看过后觉得他家里条件确实不好,符合低保条件。可我们回去上社会救助信息平台系统一看,实际情况却让我们大跌眼镜,他们家竟然有三处房产,最后经过核实,他承认隐瞒了自己其他几处房产,试图骗保。”赵主任说,以后像这样隐瞒情况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低保户的。
据了解,系统具有批量自动核对功能和数据库连接自动核对功能,这样也节省了人力。“但是这个系统只能调取低保户在昌乐县的相关登记信息。如果,低保户在昌乐县外的地方买了房,那么昌乐县房管局便没有此项记录。”赵主任说,如果低保比对系统在全国实行,那么筛查低保户的力度会更大。
低保证 一季度一认证
发现骗保者将没收低保证,那么如果骗保者迟迟不出示不上交低保证怎么办?17日,记者了解到,昌乐县民政局在系统施行后,也开始了一季度一认证的制度,享受低保的人每个季度都要去民政部门盖章确认,避免了这一现象。
从去年10月份开始,昌乐县民政局下发通知,低保户实行一季度一认证制度。每一季度,低保户都要到民政部门盖章认证,这个章是低保专用章。只有通过盖章认证,低保证才能具有效力。农村的低保户到各地民政办盖章,城区的到县民政局盖章。
“一些低保户在生活变好了之后,并不及时上报,而是继续使用自己的低保证,这样对其他经济困难的人不公平。这次查出来的几户就是这样。”昌乐县低保科工作人员说,一季度一认证可以及时取消不再符合低保条件人的低保资格。在昌乐其他单位,他们也下发了低保证需盖低保专用章的通知,这样就算一些人想逃避认证使用低保证,其低保证也没有效力,其他单位也不予受理其优惠业务。如果不来认证,工作人员会把他们列入重点排查名单,立刻筛查。如果发现问题,马上取消低保资格。以防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拿着低保证去享受不该享受的待遇。
系统配备 一站式医疗救助
除了低保比对系统,昌乐民政局还配合开发了一站式医疗救助系统和短信系统。“原先手机曾作为入保的制约因素,如今随着经济发展,手机已成为大多数低保对象的生活用品,我们整合资源与移动、联通强强合作,申请了全国唯一的短信服务代码,建立MAS短信服务器的数据库,与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端口对接,实现了固定IP地址捆绑。”昌乐县民政局低保科赵卫东主任说,可以用短息的形式方便快捷的将惠民政策、就业信息、致富技术以及通知类的提醒发送到服务对象手机上,助推低保对象信息数字化,方便了后期跟踪回访和服务。
另外,他们还将这一系统进行了拓展,将城市医疗救助与农村医疗救助融为一体,研发了“医疗救助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与“新农合管理系统”、“城镇医保管理系统”实行联网运行,将救助范围从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延伸到低保边缘家庭,并分类建立起参合补助、住院救助、门诊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五条救助线,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救助体系。实现了医疗救助和“新农合”报销的“一站式”同步结算,变“医后救助”为“实时救助”,大大减轻了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和奔波之苦。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