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财产公示,法国的“迟钝”你懂吗--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官员财产公示,法国的“迟钝”你懂吗

2013年04月20日12:09    来源: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本报观察员 王昱
4月15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38位内阁成员的财产清单,开创了法国历史上的先例。人们在惊讶于这位左翼总统的果决时,总不免想到一个问题: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欧盟27个国家中已有25个先后实行,法国这个共和革命中的老大哥,反而成了这场改革中的“小老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财产公示制度”这个今天看起来充满着阳光和透明的词汇,实则有着一段悠远而透着几分黑暗的历史。这一制度的最早源起,可追溯到古罗马的共和国时代。那时候,掌权的政客们如要置其政治对手于死地,最经常的做法就是宣布其为“共和国公敌”,并顺手开列一张“财产清单”,许诺杀死该“公敌”者可按比例分得其一部分财产。此种方法据说非常能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西塞罗就死在了这种“财产公示”上。
讽刺的是,西塞罗本人其实是个共和派,倒是宣布他为“共和国公敌”的政治对手安东尼,反而是终结共和制度的“后三巨头”之一。“共和国公敌”西塞罗被“财产公示”弄死之后没多少年,共和国本身也寿终正寝了。
西塞罗死后过了近两千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自居为罗马共和体制继承者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系统地继承了“元老院”“保民官”等一系列罗马共和国时代的名词,当然也少不了从“共和国公敌”和附着于其上的“财产公示”制度中“汲取智慧”。一张张财产的清单被贴上了墙,一颗颗“公敌”的脑袋落了地。
经历了大革命的法国,对保障个人隐私产生了十分强烈的“执念”。这种“执念”甚至影响到了法语的发展——法语中称呼不熟悉的人为“你”仍是一件十分失礼的事情。两个人之间如想确立朋友关系,一定要问上一句,“我们能以‘你’相称吗?”据说最经典的回绝方式是密特朗总统发明的——“您随便吧。”
“财产公示”制度发展到今天,早已脱去了曾经的血腥和阴谋,但这一词汇的前世今生里隐隐透出的某种矛盾,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消解的。为了整个社会的自由与公平,有时要损害一些个人利益,但如果自由之名被滥用,却将成为一只噬人的野兽。在这种两难之中,对大革命痛感至深的法国人选择了优先保障个人权益。明晰了这一逻辑,我们就不难理解法国人为何会在全世界“财产公示”的风潮中甘守迟钝。

(来源:齐鲁晚报)

分享到: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