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宝石村催生一条七彩毒河--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狂热宝石村催生一条七彩毒河

2013年04月24日14:32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加工厂内的宝石原料

宝石加工厂周边的水域被污染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黄礼琪 通讯员 罗志光

  23日,惠州市博罗县罗阳镇小金村,年轻的张士杰骑着摩托车在街上乱窜,九年来,他又一次无所事事,他家创办的石材切割厂被政府切断了电源。在这个村庄,一起被关闭的宝石加工厂还有一千多家,上万跟他一样的工人迅速失业。如果算上周边村庄,有两三千家宝石加工厂被关闭。这样的整治,当地的玉石加工厂九年来经历了三次。

  A

  上千家加工厂,藏身民居十余年

  地处于博罗县罗阳镇的小金村在37年前只是一个小村落。1994年,37岁的香港人纪超铭来到这里后,改变了这个约35平方公里的乡村。当时纪超铭在小金开办第一家宝石加工企业——利雅宝石厂,从事中低档的半宝石加工,原料主要是白石和玛瑙。那时小金路边基本都是田地。两个朋友在附近做宝石加工,是他来到惠州的理由。他没想到,自己的企业竟然为小金“孵化”出一个完整的宝石加工产业。

  利雅宝石厂开办两年后,该厂一些工人下班后,与本地人合作加工宝石。有的甚至离开公司,租用村民的房子,另起炉灶。1997年,广州荔湾广场建成,1999年成为专门的珠宝交易市场。从此,小金村的宝石产品有了销售窗口。“荔湾广场对小金村的宝石加工行业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纪超铭说。

  荔湾宝石市场开张后,利雅宝石厂的采购和出纳蓝敬良、阿榕夫妇离开公司开了作坊,请了约10个人。此后,除了蓝敬良夫妇,前后还有30多人从利雅宝石厂走了出去,开设自己的小作坊。经过数年的发展,小金口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产业链,要颗螺丝、要块石料,都可轻松买到,还有人每天跑运输到荔湾广场,小件货物很便宜就可以发过去。后来连重庆、福建等地的小老板都到这里开厂。

  据小金村村干部何光明介绍,不久前统计全村有1736家宝石加工厂,包括小作坊,如果算上周边村庄的玉石加工厂,这一带有两三千家,产值十多亿元,有的作坊主甚至认为有数十亿元的产值。

  数量庞大的宝石加工厂给小金村村民带来额外的收入,原本失去土地的村民,一边收着厂租一边做起了小生意,而小金村也越来越有了小城镇的景象。由于排污等设施空缺,这上千家玉石加工厂大多数没有证照,厂房“暗藏”在村民家中。多年来,对这些属于放羊式的厂家,政府部门无从引导,厂家随意排污,这也给自己的前途埋下致命的隐患。

  B

  倾倒废颜料,河流大变色

  今年2月下旬,网友“邪恶百科”在网上发帖称,目睹惠州市博罗县罗阳镇小金村小金河“血流成河”。“邪恶百科”描述说道,当时他经过小金口长城学校附近的山坑桥,“发现桥下的河流被排放重度污水,整条河流完全变为红色。这河水最后是流入东江,那可是老百姓的饮用水源。”

  网友网上发帖曝小金河“血流成河”后,记者在小金口山坑桥考察发现,当时河水确实呈浅红色。沿着河道往上游方向寻找,在博罗县罗阳镇小金村附近的一个小桥下,记者发现一个排污口。此时排污口正往河道排放紫红色液体。而在桥的另一侧就是村子的垃圾场,垃圾直接倒入河中,造成整个河面被垃圾覆盖,恶臭熏天。

  光彩夺目的宝石在加工过程中为何会污染环境?提到污染,小金村销售宝石加工设备的张老板说,宝石加工噪音、空气污染明显。污染大户是染色厂,这些厂家没有污水处理设备,直接往河里排,难怪河流变颜色。

  博罗县环保局相关工作人员则回应称,小金河的污染原因主要是位于小金河支流上游的小金村的宝石加工小作坊。这里一共有800多间宝石加工小作坊。这些小作坊将废弃的颜料直接排放入小金河,因此河水经常呈现不同的颜色。博罗县政府曾与2012年11月份出台过小金河综合治理方案,并曾经采取过两次行动,均遇到小作坊主联合阻挠而搁置至今。

  4月17日,博罗县工商、供电、环保、国土、环卫和罗阳镇等部门联合组成工作组,兵分六路,对在小金河流域排查出来的石器切割作坊逐户整治,主要是切断其生产用电,拆除石器作坊的电表、供电箱等供电设备,防止作坊业主私自重接用电。截至22日,据博罗县官方通报小金村的近千家无证石器加工作坊被依法切断生产用电,2家企业已停产自行拆除设备。

  C

  政府欲铲除,厂家大叫惨

  对小金村的作坊主来说,这场断电整治行动是迟早的,只是这次让他们措手不及。重庆人陈女士是小作坊主里面的一员,她和丈夫两人到这里开厂才几个月,投入了几十万还没赚回来就遭关停。同样来自重庆的张士杰说,小金村的玉石加工厂要被驱赶的消息一传出,韶关市一工业区的领导马上上门来招商,邀请他们集体搬迁到韶关,前几天已经有人到韶关考察。他认为,无论韶关还是重庆都不如惠州小金,因为市场在广东,这里已经形成有影响的加工链条。他说,前几年他一老乡赚了200万元搬回重庆,搬来搬去200万花完了,最后剩下5000元时,他搬回小金,又把200万赚回来。这次如果要搬迁,厂家损失惨重。

  从事宝石销售的来自湖南的薛煜说,这里是广东最大宝石加工基地之一,按照一家厂每月数万甚至数十万元的出货量,保守估计,这里承担着数亿元的宝石交易量。开杂货店的本地人刘先生告诉记者,作坊纷纷撤出,似乎又回到20年前的样子了。小金村民钟女士向记者介绍说,1993年,该村的全部土地被政府以每亩7000元征收走了,村民没地耕种,都是靠租金生活。钟女士说,她家里有一个90多岁的老人,两个孩子,每年2万元租金,现在没人租了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当地也有居民对整治小作坊拍手叫好。本地村民钟姨告诉记者,她家墙外有三家宝石加工厂,噪音非常大,影响她的正常生活。“河水一会变红,一会变蓝,肯定有毒了。我家菜园就在河边,菜都种不壮。”该村一位80多岁的高阿婆说,自己50岁的儿子因为长期吃这种河水种的菜,长了肿瘤最后去世了。

  行内人士对记者说,这一带加工的其实基本都是低端宝石和饰品,并非那种高端的纯天然宝石,因此也需要通过大量的染色来提高美感。香港人纪超铭说,如果能把加工作坊集中起来,加以规范,建立一个平台,加入文化创意,建设批零市场,建立公共营销网络,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影响,这个产业是值得期待的。

  博罗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则说,目前,小金村零星作坊很多,因对环境会造成污染,从2006年起就没再新增核准登记。“应彻底整治,不留痕迹,彻底退出”。

  据博罗县罗阳镇环保部门介绍,对小金村涉嫌环境污染企业的整治分三步走:首先近90家有证有牌的企业证照是否齐全和有无过期、废水排放是否达标,符合标准的,继续生产;不符合标准的要补齐手续、限期整改,涉及30多家企业;对无证无照的污染企业进行依法取缔和关闭。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到: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