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连海在演讲。本报记者 晋森 摄
本报记者晋森在专访纪连海。本报记者 王海龙 摄
27日,央视《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纪连海作客汶上太子灵踪文化节“名家讲坛”,做了题为《汶上的文化价值与地位》的演讲。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他从东夷、儒学、运河和佛教四个方面阐述了和汶上的关系。
儒学首次在汶上认可
“现在会议时间之所以开得长,是因为大家都坐着。如果都站着开会的话,这个会议时间长的问题就很好解决。”讲座一开始,纪连海就以幽默的语言开场。他幽默的话语引来听众的阵阵掌声。
纪连海首先从东夷文化说起。“汶上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纪连海说,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都属于东夷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保留了大量的东夷文化。东夷文化是征伐文明,和齐文化密不可分。
孔子是整个中国思想不可逾越的高峰,汶上是儒家思想的首次实现地。孔子倡导的思想,实现过一回,就是做中都宰时实现的。因为在这里的成功,随后他担任了司空、司寇。如果在这里实现不了,孔子的学校也可能办不起来。正因为孔子在汶上的成功,他的思想才被人们信奉。2500年前的汶上人是好人,那时候他们就接受了儒家思想。
重农抑商从南旺崩溃
大运河从吴王夫差到元朝修了一两千年,南旺运河水利枢纽是运河的制高点。运河的作用在于南粮北运,南旺的作用还在于中国思想的改变,运河让人们融入现代的文明。
随着运河的大规模运用,商业受到重视,中国几千年的“重农抑商”思想在南旺突破。有个南旺码头,粮食的运输更加方便,发展了当地的经济。它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三峡水库,尽管时代不同,但指导思想是一样的,官方的重农抑商思想从运河开始崩溃。
“我最期待下午的南旺运河枢纽工程之旅,让我实地看一看。”纪连海说。
发展旅游别仅靠门票
佛教为何在汶上发扬广大?纪连海表示,这主要是汶上佛教有皇族背景。佛教在北齐达到历史的巅峰,在北齐山东的佛教达到鼎盛,整个北齐有200多万名佛教徒,山东又是核心,最有名的就是宝相寺。
宝相寺之所以发展起来,是因为有一位汶上人在宝相寺出家,这个人不简单,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重孙赵世昌专门请他在寺里替他念经的,这人才能自由地出入京城,最终促使佛教在汶上流行并发扬。
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汶上的佛教资源?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纪连海表示,他建议适当地降低门票价格,可以收一定的门票。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对于普通香客进行减免,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的愿意来旅游,这样人气有了,景区周边的市场也火了。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