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旅西华侨华人企业的多样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正在进入时尚业、新能源、通讯业、媒体及互联网产业等,很多企业在各自的领域中都闯出了一片天地。
品牌战略见成效
在位于马德里市区北部的布拉沃莫里约大街上,有一家名叫Mulaya的时尚品牌专卖店。虽然是工作日,但仍有不少顾客在这里选购商品。
“我看过报纸的报道,知道这是一家中国人开的时尚品牌店,来过几次,这里的购物环境不错,衣服选择也多。”拎着刚买的衣服从店里出来的一名中年女性顾客玛丽娜对本报记者说。
Mulaya时尚连锁店由一对年轻华人夫妇在2003年建立,除了这家分店,在马德里、巴塞罗那、巴伦西亚等多个城市还开设了21家分店,已经成为西班牙一个小有名气的时尚品牌。
该品牌的创始人何建维告诉本报记者,“很多西班牙主流媒体都报道过我们的品牌,品牌战略帮助我们赢得了更多的客户,未来我们将继续把Mulaya这个牌子做大做强。”何建维表示,虽然目前Mulaya的规模还不算大,但公司在店面形象、货品选择、员工培训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努力向一线时尚品牌看齐。
与许多华侨华人交往的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对于旅西华社的新变化很有体会。“谈到华侨华人时,西班牙普通民众往往会简单地把他们与中餐馆、食品店或百元店联系到一起,但事实上,华侨华人企业的多样化发展趋势正越来越明显地呈现,正在进入时尚业、新能源、通讯业、媒体及互联网产业等,很多企业在各自的领域中都闯出了一片天地。”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庞迪我中国文化中心秘书长费利佩·德巴萨对本报记者说道。
苦练内功创一流
在位于马德里郊区的照明设备公司Artesolar的总部,公司总裁陈胜利骄傲地告诉本报记者:“我们公司在节能灯领域市场广阔,客户包括了西班牙各级政府机构、大公司和超市,连西班牙王宫的照明系统都是由我们设计和组装的。”目前Artesolar在西班牙全国有17个分部,雇佣员工500人左右,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西班牙当地人。
陈胜利认为,华人公司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就必须拥有新思路,在产品和经营上做出自己的特色。尽管在西班牙市场上公司的竞争者包括了飞利浦、欧司朗等知名国际品牌,但公司从一开始就定位做一流的节能灯供应商,注重苦练内功。为了保证质量,公司收购了加泰罗尼亚的LED21研究所,有10多名研究人员专门进行公司产品的研发和质检。公司还通过外部检验来保证产品质量,与西班牙多所高校的实验室建立了经常性合作关系。公司还注重员工的培养,迄今已有3000人次参加了公司总部开设的员工培训班。
“苦练内功”的效果显著,目前其照明产品到最终客户手中时,损坏率仅有0.07%,这一比例远低于业界平均水平。公司销售主管阿方索·桑切斯高兴地告诉本报记者:“这是我工作的第一个华人企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与其他西班牙企业没有区别,无论是经营和管理都非常正规和专业,我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
社会融入度提高
随着旅西华人社区的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正在进入西班牙的公司和企业工作。目前,在桑坦德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西班牙电信等著名企业中都有华侨华人的身影,其中有些已成为了高层管理人员。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熟练掌握外语、社会融入程度高。
担任西班牙电信公司独立顾问和其他数家西班牙企业董事的陈红就是这些职业华人的代表。“目前在西班牙大企业工作的职业华人的数量不少,未来会越来越多,成为西班牙侨社新形象的一部分。”陈红告诉记者,为了能够让西班牙主流社会更全面地看待华人社群,陈红发起成立了西班牙中国会,目前有会员100多人,几乎都是在西班牙各大公司工作的华人精英。
对于华人社会的发展,德巴萨看在眼中、乐在心里。“作为中国人民的朋友,我由衷地为旅西华侨华人的发展感到高兴,更为华人在发展过程中做出的新尝试、新努力感到激动。”德巴萨说。“华侨华人是西班牙一个非常受尊敬的移民群体,他们勤劳肯干、尊老爱幼的优秀品德和积极的创业精神受到西班牙主流社会的肯定。在经济危机之下,华侨华人的创业精神尤为值得学习。我想,随着西中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和华侨华人社会融入程度的不断提高,西班牙人对于中国和作为中国形象代表的华侨华人将会有更多新的认识。”
(本报马德里4月29日电)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