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佛山制造的青春:顺德糖厂上榜“国保”--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致佛山制造的青春:顺德糖厂上榜“国保”

2013年05月09日08:48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近日,国家文物局网站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山有3个入列,分别是高明古椰贝丘遗址,顺德清晖园及顺德糖厂早期建筑。当中,高明古椰贝丘遗址曾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清晖园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顺德糖厂则有“中国甘蔗制糖之父”之称,也是佛山首个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业遗产。加上此前入选“国保单位”的佛山祖庙、康有为故居、南风古灶、东华里古建筑群,佛山的“国保单位”增至7个。

  古椰贝丘

  岭南保存最完整贝丘遗址

  作为高明首个“国保单位”,古椰贝丘遗址位于广明高速荷城出口的右侧。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遗址由数个小山丘及大片空地组成,并有约500米长的围栏进行围闭。

  高明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李梅玲昨日介绍说,古椰贝丘遗址的价值主要是埋藏于地底下的文物,它距今约4500年左右,是岭南发现的诸多贝丘遗址中是最为完整、最为典型、挖掘最为科学细致的重要遗址。该遗址保留了距今5000—7000年之间的史前人类生产、生活遗存,在考古学编年方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在该遗址发现的大量史前动植物遗存,在研究珠江三角洲史前人类生存的古环境等方面具有填补科研空白的重要价值。

  因其重要性,古椰贝丘遗址曾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于2006年获得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二等奖。

  记者昨日发现,由于遗址还处在未开发阶段,有村民在遗址上养了8口鱼塘。李梅玲对此表示,为加强遗址保护,政府已将周边200多亩土地征下,并划定了约162亩的核心保护区,目前正在建设3公里长的围栏,本月内可以完工。“对于村民在遗址内养鱼,在不改变地表环境的前提下,政府将与村民协商,最终让其从中迁出。”

  就古椰贝丘遗址未来的开发模式,高明区文体旅游局称将把其打造成一个湿地公园,为佛山文物保护及发展文化旅游注入新活力。

  顺德糖厂

  为顺德制造留下历史印记

  顺德本次有2个项目入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清晖园作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已名声在外。相比之下顺德糖厂早期建筑成功入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让顺德人喜出望外。“顺糖走过了顺德整个工业发展时代,是顺德民族制造业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本次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至名归。”业内人士分析道。

  顺德糖厂是中国第一批机械化甘蔗制糖企业,有“中国甘蔗制糖之父”之称。糖厂投产于1935年11月,从捷克斯可达公司引进全套制糖设备。从改造糖厂榨机系列,实现甘蔗运输机械化,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改用直流电力机配可控硅调连装置,到首创国内亚磷双浮法炼糖工艺,采用国际食糖质量标准组织生产。

  1993年,曾经显赫一时的顺德糖厂正式停产,成为了顺德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它被确定为顺德最早一批转制的国有老字号企业、国家首批经济体制改革试点企业之一。顺德糖厂的转制方略是:以职工内部持股的方式

  组建一个公司,以公司的名义集体租赁顺德糖厂。这也成为顺德转制的一种模式。

  后来,顺德糖厂全面开工,榨糖、发电、造纸等等纷纷上马,还先后收回了当初濒临倒闭时被“优化”出去的500多名职工和纤维板厂。曾经“死火”的顺德糖厂甚至开始向外扩张,兼并、收购了几个濒临破产的小企业。

  1995年4月4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可以看到关于顺德糖厂“起死回生”的报道:每天都有3000吨甘蔗从四面八方涌来德胜河码头,沉睡多年如废铁的榨蔗设备又重新轰鸣,200多职工重新回到机器旁……

  本次顺德糖厂早期建筑作为工业遗产成功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佛山文物保护的一个新突破。据悉,顺德糖厂早期建筑是佛山首个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业遗产。

  相对于清晖园的风光无限,顺德糖厂因其是工业遗产,并不受游人所喜爱。顺德曾一度提出打造顺德糖厂体验园,形成集遗产保护、创意研发、旅游体验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使其成为未来顺德的游客集散接待中心,但最终并未成功开发。未来,顺德是否对其继续开发?昨日,记者也致电顺德区文体旅游局文物科,该科负责人表示,暂无开发意向。

  ■观察眼

  工业遗产

  守住佛山制造的一段记忆

  如果问现在的老人家,他们会告诉你,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没有科龙、美的,也没有格兰仕,甚至家电行业都没起步,当时顺德最出名的是五家糖厂、五家丝厂。顺德糖厂的税利收入甚至占了顺德的半壁江山。目前,这些曾经诉说着一个时代历史,记忆中“顺德制造”起步的印记都在城市的发展中渐渐消失。

  在世界上众多的文化遗产类型中,工业遗产是一个年轻的族群。与其他古迹遗址如宗教庙宇、民间古迹等不同的是,工业遗产在工业历史上直到上个世纪,人们还是缺乏对它们重要性和民族性的认识。

  加之很多人认为近代工业污染严重、技术落后,应退出历史舞台,不少工业遗产首当其冲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若不是被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偏居一隅的顺德糖厂也许将被历史遗忘,随着机器的锈蚀,甚至是新城的改造灰飞烟灭。

  每段历史都应该成为被铭记的对象。在笔者看来,一座文化城市应该是有历史痕迹的城市,因此保护这些痕迹也就成为必然,工业遗产保护自然成为题中之意,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刘嘉麟

  南方日报记者叶能军 刘嘉麟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