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日当天,学生管乐团为参观者进行表演。学校供图
华中师大一附中朝阳学校校园一角。
教师进行思维课堂展示。
上周六(5月11日),本报组织的“教育均衡校园行”活动来到华中师大第一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吸引了300余名学生和家长进校参观。当天,该校面向家长开放了初、高中非毕业年级的教室,展示别具特色的思维课堂。同时,学生个人风采展示、学生交响乐团、棒球队等社团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学校特色
思维课堂引领教学
2010年9月,朝阳区教委与华中师大一附中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依托湖北名校优质的教师和管理团队,采取引进办学模式在朝阳区打造一所全新的完全中学。短短3年时间,华中师大一附中朝阳学校凭着扎实严谨的校风,高品质的教学在朝阳区强势崛起,逐渐成为百姓心目中的优质校。
思维课堂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校长苏远东介绍,传统的课堂教学侧重知识与技能,不注重方法和思维。而思维课堂,则是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核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开放日当天,高一(4)班的语文课吸引了不少家长。教师以一张数字0的图片开讲,鼓励学生们发散思维。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们的思路逐渐打开,从考试分数到形状,再到正负数的分界,进而联想到人生……学生们丰富的联想让听课的家长们惊讶不已。
为引导所有教师主动在课堂上训练学生思维,学校推出做得好的老师作为挂牌教师,其他教师可以随时推门听课。同时,通过专家引领、校内培训、赛课比拼及新的学校管理等方式,逐步将思维课堂覆盖到所有学科。
京楚联动打造名师
作为一所引进校,华中师大一附中朝阳学校有着浓郁的湖北特色。校长苏远东来自华中师大一附中本校,是数学特级教师、国际奥数金牌教练。同时,总校先后从湖北派出了15位优秀教师过来执教,承担语数外理化等主课的教学,这些老师在北京一呆就是3年。
同时,学校教师还有不少朝阳区和其他区县引进的骨干教师,以及应届大学毕业生。由于教师来自四面八方,同时又有北京和湖北文化的差异,学校对教师培养提出了融合、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
学校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分校总校互动,邀请总校的教研骨干来北京指导教学,通过课堂听课、示范讲课等方式,将总校优秀的教学经验分享给北京的师生们。在学校内部,包括校长在内,所有行政干部、教研组长都要深入课堂听课。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学生课堂满意率的提升。在朝阳区举办的说课、公开课等教研活动中,华中师大一附中朝阳学校的老师们表现突出。学生成绩也在稳步提升,初三年级学业成绩从初一入学时在全区近80所初中排名第40名左右,一跃为现在的前10名。
尊重学生多元发展
学校注重学生健全人格培养,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结合当前独生子女的现状,学校推出的“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意识。
每个班学生之间都自主形成了师徒结对。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师徒的合力作用,提问俩人,徒弟答师傅补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后,师徒还可在做作业、体育运动等方面发挥帮扶的作用,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
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并为他们发展创造条件。与一般学校设社团先看教师不同,在华中师大一附中朝阳学校,学生社团的建立多是从学生的兴趣和创意开始。苏远东校长介绍,无论学生有什么千奇百怪的爱好,只要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理念一致,都能得到学校支持。目前,学校已组建了管乐、舞蹈、马术、击剑等20余个学生社团。
学生的爱好得到了尊重和满足,也为学校迎来了素质教育的累累硕果。截至目前,全校已有近400人获得市区级、国家乃至世界级奖励。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华中师大一附中朝阳学校的孩子们正在崭露头角。
□现场
参观者:全英文课堂受关注
早上8点,开放日活动还未开始,家住东坝的刘先生带着女儿早早来到学校。刘先生告诉记者,女儿就读小学六年级,成绩不错,有推优资格,家人正在考虑小升初推优填报哪个学校。
“这里交通很方便,离我家只有五六站地。”刘先生说,选择学校首先看交通是否方便、周边环境是否安全,女儿年纪小,学校管理也很重要。来到华中师大一附中朝阳学校后,这里宽敞的教学楼、标准化操场令刘先生印象深刻,觉得这个学校挺不错。
和爸爸不同,女儿小刘则对学校的课堂产生了兴趣。她听了一堂初一英语课,老师整堂课基本都用英文讲授,这让小刘很“震撼”,直呼“老师太棒了!”随后,她又和爸爸一起看了学校艺术团表演。她偷偷告诉记者,已经和爸爸商量好了,就选这个学校,因为艺术团的架子鼓表演也很吸引她。
在校生:来这里爱上数学
当天活动中,位于教学楼四层的优秀学生展示吸引了不少家长。十余位学生一字排开,每人旁边放置着一块展板,展板上写着他们在学科竞赛、写作、体育、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初三(2)班的张慧雯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学校招收的第一届学生,张慧雯在这里度过了近3年。她告诉记者,初来学校时,自己成绩一般,对数学的兴趣不是很浓。班主任冯天芳老师是从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派来的数学名师,教学很有一套,总能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也让张慧雯渐渐地爱上了数学。她开始发展数学爱好,多次参加市区各种比赛,并在美国AMC8比赛中拿到了金牌的好成绩。
张慧雯说,学校老师特别负责,对学生很关心。同学们哪里不懂,找到老师总能得到耐心解答,甚至老师还会放弃休息时间给学生辅导。“虽然现在不是名校,但这里教给我们的东西不亚于任何一所好学校。”张慧雯自豪地说。
□对话
华中师大一附中朝阳学校校长苏远东
新高一前20名学生可到总校学习
京华教育:思维课堂是学校的一大特色,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会有哪些举措?
苏远东: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除了继续推行思维课堂,我们即将开展全方位的思维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准备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和训练中心,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思维能力。希望我们的学生比其他人更会动脑子,更有思考力、更聪明。
京华教育:作为一所引进名校,百姓对它的认可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种变化你感觉到了吗?
苏远东:这种变化在招生时感觉尤其明显。第一年因为开学晚,很多学生都是招生结束后从别的学校转过来的,而从第二年开始,随着老百姓对学校的逐渐了解,生源质量也越来越好。去年小升初报名1300多人,最后只能招200人,压力很大;今年更甚,招生工作才刚刚开始,就有800多人报名。
京华教育:学校今年招生计划如何?
苏远东:初中计划招收6个班,每班30-35人;高中计划招收4个班,每班26人(含择校生和名额分配生,其中有40名住宿生)。
京华教育:北京学校与武汉总校的学生之间有交流机会吗?
苏远东:在学生方面,分校和总校互动交流很频繁。每年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学校筛选的方式,至少组织初中、高中各一批学生到总校开展为期一周的交流,和总校的学生一起上课、吃饭。同时,还有学生干部的交流等。初步估算,有机会到总校交流的学生,高中基本能达到一半,初中近三分之一。
今年,我们还将在新高一进行试点,进入学校前20名的学生均有机会到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中部学习,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特别优异的学生可获得奖学金。
京华教育:正值升学季,对家长选择学校你有何建议?
苏远东:第一,适合孩子的学校是最好的学校;第二,孩子喜欢的学校就是最佳的学校。当一个孩子喜欢一个学校时,对学校有一种情感投入的话,学习就会很有劲头,目标指向很清楚;第三,和家长教育理念和方式一致的学校是最好的学校。
京华时报记者张灵
(来源:京华时报)